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10
标签:
教学论文
当四面楚歌的时候(陈祥书)(教学论文)
当四面楚歌的时候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四面楚歌。说的是楚汉交战时,楚霸王项羽兵少粮尽,被刘邦层层包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楚歌,项羽就大惊失色道:难道汉军全部占领了楚地?为什么楚人会有那么多?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困境。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有诸多春风得意的时候,但也难免会有四面楚歌的情形。面对四面楚歌的情形,你将作何打算?虽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大方面来讲,大概也只有四种:一是举手投降。其实质,就是怕死。虽说举手投降,可免除一死;但苟且偷生,不应是男子汉所做;苟延残喘,不该是大丈夫所为。因为贪生怕死,失却了为人的勇气;可耻求生,丢失了做人的骨气。不仅会为世人所讥笑,为社会所不耻,而且还会臭名昭著,遗臭万年。二是坐以待毙。其实,就是一种等死。虽不失男子的气魄,不失为人的气节;但无所作为,消极等待,最终也免不了一死,总不免有些遗憾。所以,它算不上是上等之法,顶多是个中等之策;为有识之士所不取,为有志之人所不为。三是慷慨自刎。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自死。虽然没有被俘虏的危险,没有被侮辱的灾难;但始终是缺乏信心的表现,缺少抗争的行为。虽然死得壮烈,但也死得悲惨。虽然豪气长存,但也不免有些遗憾。四是勇猛抗争。具体一点,就是拼死。而拼死,或许能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垓下之围;或许能赢来一线生机,走向新生之路。虽说未必就能成功,就能胜利;但从拼死的行动来看,勇气可赞,精神可嘉。虽说未必就是最佳,就是最妙,但在那种情况下,恐怕也是唯一选择,唯一能做。因此,愚以为,第四种理应是我们的态度。也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勇猛抗争,不是盲目抗争,漫无目标,而是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不是有勇无谋,乱蹦乱跳,而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而要想真正做到勇猛抗争,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稳定军心,树立信心。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柳暗定会花明。不要因为被围垓下,处于困境,就慌了手脚,乱了阵线;而应当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安定人心,稳定军心。不仅如此,还必须树立百倍的信心,坚定必胜的信念;对前途满怀希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因为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信念是人的力量源泉。一旦失去了信心,那就意味着全线崩溃;一旦没有了信念,那就意味着彻底失败。二是挺起胸膛,毫不畏惧。面对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不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是挺起胸膛,坦然面对;不是胆战心惊,坐立不安,而是沉着冷静,巧妙应对;不是心慌意乱,手忙脚乱,而是临危不惧,临阵不慌;不是贪生怕死,畏缩一团,而是顶天立地,无所畏惧。三是决不屈服,血战到底。面对敌人的诱降,要严词拒绝,决不上当;面对覆灭的命运,要血战到底,决不投降。要敢于拼命,勇于战斗;坚信能拼才能赢,能战才能胜。具体一点,要拼个鱼死网破,拼个你死我活;要拼到流尽鲜血,拼到最后胜利。要战个天昏地暗,战个血染沙场;要战到最后一刻,战到壮烈疆场。四是想方设法,杀出重围。面对孤立无援、四面受敌,不光要有勇气,要有智慧,还要智勇相谐,融为一体。具体地讲,要以勇气为基础,以智慧为核心;想出破围的高招,设出解围的妙计。虽然垓下之围难破,四面楚歌惊心;但如果我们胸怀大勇之气,心存大智之谋,那还有什么敌阵破不了呢?还有什么围困解不了呢?
垓下之围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没有勇气,举手投降;四面楚歌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没有智慧,无所作为。所以,面对垓下之围,最为重要的是要敢于拼命,勇于抗争;面对四面楚歌,最为关键的是要善用计谋,巧用高招。因为只有大智大勇,智勇融合,才能冲出垓下之围,唱出胜利之歌。
原载《教师报》(2005、7)
标签:
教学论文
当四面楚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精品美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下一篇:
申辩与反驳(王世美)(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