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64  
标签:教学论文 八年级教学论文
源头活水,欢乐课堂教学法与目标教学的整合(河大版八年级教学论文)
 河北省沧县杜生镇第一中学 赵增军  

邮政编码 061029 邮箱 yxtd456@sina.com.cn

摘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确实做到关注学生这一课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知识主动探求、掌握,占有的欲望,并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勇于表现,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躬身实践,于参与实践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形成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和教师的妙口点拨中体会到我们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路人,我们的积极参与是课堂的欢乐,我们出色的表现是老师那怒放的心花和无以名状的喜悦,我们综合素质、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是师生融洽共进的无限动力。

关键词:目标教学 欢乐课堂 以生为本  自主学习 积累 主体 兴趣  整合  

二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就是说,同样从师学习,其中出类拔萃的学生,必定是以学为乐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自主学习,丰富积累,以生为本,突现主体”是我在打造“源头活水,欢乐课堂”教学法中与学生共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也是我将目标教学扩展为课上目标和课下目标,并决定与学生徜徉“大语文课堂”而合作实践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追寻其渊源,得到初步的了解,从中更加大了师生努力的力度。

孟子曾用射箭的形象比喻来提示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实质,可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的先河。其  “君子引而不发,跃  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即教射  箭 的虽然张满弓,却没有发箭 ,但怎样瞄准  靶子,保证必然命中的巧妙而生动的思想活动和动作,已活生生的充分表现在学者面前。教者之所以“不发”,就是因为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实际操作,而要掌握它的就需学生灵活体会自己的实际操作;那么凡具有学习能力的人,都是能够努力跟得上的。我以为”不发“的动作是引导,体现了教师引路人的作用;而那不偏高不偏低的点拨、指导、则是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求,自得,自发参与与勇于实践的主体作用。

到了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也以教射箭为例,强调了教中”方法“的重要,即满而后发。射  之法也。”他又说“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就是说教师丢掉方法就不能进行教育,学生丢掉方法就不能进行学习,可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中”授之以渔“的重要性。另外朱熹还提出了商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引路人的指引中独立思考有疑难问题师生商量研讨;他还主张讲授时间少一些,践履多一些,也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我认为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想的发展,也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取知识,得到发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进步的可行之法。

我在原有目标教学的基础上,溶进“源头活水,欢乐课堂”教学法的实施举措,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目标教学和“源头活水,欢乐课堂”教学法的整合。

一、明确单元目标,提前布置课下的自主学习,丰富学生积累,积极备战课上互动资源,赢得源头活水。

教学中,首先用一节课,通读整体感知,明确该单元的训练目标,有针对性的布置课下的学生自主查找、积累、自析感悟的作业,使学生课下有目的的准备资料,从而为课上的师生间积极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能勇跃地参与、大胆的表现很好地蓄势,让学生记住:参与能得到锻练,表现是生命不竭的专线,21世纪,不会表现,就没有很好的工作干。

二、多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突出全面发展,有感染力度的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的存在环境决定人的成长,环境与人的结合,就产生情境。人在情境中生存发展,对情境教学则不可忽视。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我在教学中,从多角度,精心创设导入的情境,使学生未闻曲调先有情,从而以“乐之者”的身分步入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如: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重在演示过程。我在教学《卖油翁》一文是,先拿着一个开着口的大葫芦、一个铜钱、一杯水和一个汤匙走进教室。学生即为之心动,集中注意力,当我先以汤匙舀水先后往葫芦口上没放铜钱的葫芦和放有铜钱的葫芦中注水时,学生们会很快对老师的技术有一定的评价,让学生说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再让学生做演示,共同分析发生不同效果的原因,当然很容易在没学课文之前就能得到“熟能生巧”的道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言而喻。

2、借助图画或幻灯图片拓展情境。借助此法可把所要讲的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比如讲邓稼先之前,先用幻灯放出关于原子弹、氢弹的图片,学生会很快纳入到课文的情节、意境中。又如再讲以《春》时可先打出些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美的气息,走进春天。此法可谓行之有效。

3、故事性材料渲染类似于课文内容的情境导入法。

比如我在教授《斑羚飞渡》一文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同学们:先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森林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很猛,一大群蚂蚁被大火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眼看他们就要被大火吞没。这时在一只大蚂蚁的示意下它们迅速地聚拢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了一个大球。大球快速滚出了火势的包围,大火烧死了不少蚂蚁,但一部分蚂蚁因此得以存活。

  同学们,在这生死关头,小小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今天,我们将来看看沈石溪笔下温顺可爱的斑羚经历的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壮的一幕。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如上文中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可使学生产生对生命的思考。又如在讲《木兰诗》时先放常香玉的精典演唱,提升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展开全文阅读
5、故设意想不到的生活情境。如在讲怎样写好片段作文时,我为集中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故意晚进教室5分钟,学生不知为什么,其情态各异;我在进去之前,故意将上衣扣错扣,尽量衣冠不整,看学生反应,然后以两个问题即刚才那5分钟,你观察到了什么,老师今天与以前相比亮多了吧?定能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使片段写作有了生命之源。

三、展示目标,师生明确本堂课互动的方向。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即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应在目标的展示中得以体现。并在叙述语言中初透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如在《斑羚飞渡》一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情境导入-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自主合作-迁移拓展,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采用配乐朗读、速读、跳读、竞读、范读、齐读、指名读等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思考,整体感知,实现每节课均有的最基本的目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五、协作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全班交流。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小组合作,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大胆答疑的能力。

六、品味赏析,陶冶学生的情操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形象感和直观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片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词句,进行品味,体现语言文学中对语言的分析揣度,进而能对精彩之处进行复述,初步实现口语表达目标

七、拓展迁移,与生活接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趣事,社会上的热点,焦点,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联系法,把课堂中学得的迁移到“大语文课堂”中去实践,从而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八、师生小结,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

  首先学生自发的总结一堂课的收获,共同检测合作互动中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运用激励策略,给课堂评选的“明星”热烈的掌声,以资鼓励。

九、作业设置,开放自主,补写仿写,妙笔生花。

教给学生运用“添补策略”,合理地进行课下创作,既不偏离文章主题,又要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将文章中一些因不言自明或余意未尽的情节给以添补,从而在此作业中既对主题加深了解,又能训练学生的片段写作,激励学生用心与作家共舞,用笔与名人笑颦。学生兴趣浓厚,佳作层出不穷。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古代文学家朱熹提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就说明了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所以,我在设置作业时,注重了学生的仿写训练题的安排,让学生从此类题的训练中充分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

十、开辟第二课堂,广闻博览,多方涉猎,无掬交流,拓宽积累与表现的空间。

“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之影射,不必有意模仿,而思考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所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其意在此。”(叶圣陶)资料库网络开膛破肚 , 课内外衔接言之有物。(赵增军)

我在教学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结合着课本名篇导读部分,引导学生学会对文学作品的鉴别与欣赏。并鼓励学生多方涉猎,在上课前三分钟指定一名学生,交流指定的话题,当然所指定的话题与该堂课的主题是接近的。这样,学生既有自主的读书与积累,又会产生为出色展示自己积累而勤于加功所备材料的完美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互促互进,共同发展。

另外每两周举行一次积累交流课、每四周举行一次日记、作文交流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溢着自主合作交流、探究、表现的大语文课堂的轻松、愉悦的氛围,全面促进学生的欢乐、自主、自信地发展。

总之:欢乐课堂的环节性力求科学得以激趣。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每一个环节的主角,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让学生觉得充实有趣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也是优质实现各环节教学目标的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实现目标教学与“源头活水,欢乐课堂”教学法整合的枢纽、桥梁。

参考文献:1、《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讲座》 唐殿强 主编

2、《中华教育文集》        兰呈辉 主编

 
标签:教学论文 八年级教学论文 源头活水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雪(鲁迅)(人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