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79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游东坡赤壁,解人生难题(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论文)
沙市一中 邓金平
自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的阶段,当个人对自己生命有了明晰的意识和价值追求的时候,都会对自我生命的存在产生许多困惑,比如因生命短暂而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怅惘,因思慕追求终不遂愿而有“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感叹,也有总认为自己一无所有而生“叹命运之不济,怨苍天之不公”的哀鸣。细心阅读苏轼的《前赤壁赋》,或许可以为解决这些困扰我们一生的难题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江月不尽,宇宙无穷,而自己生命却连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也不如,且羽化登仙也终是幻想,这怎能不让我们兴起“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的悲叹呢?但是从变的角度来看,就是恒星并不永恒,宇宙也在不停的运动,一切事物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都有产生,也有消亡。羽化不可得,帝乡不必期,生命虽短也短不过殇子,再长也长不过老彭,更何况“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呢?所以我们由生而死,在这纷扰的人世好歹也走过一遭,也不必有什么遗憾的了。再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身体不过是自然中没有生命的微尘所聚合而成的罢了,本是尘土,依然要归于尘土;源于自然,终究要融入自然,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所以庄子在妻子去世之后是“鼓盆而歌”,为她回归永恒宁静的自然而庆贺。同样对于现在的我们,对自己的生死就不能同样看得通达一些吗?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人生在世,常因对名利有太多的欲望和追求,“望美人兮天一方”,虽然是“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却终于得不到“美人”的顾盼青睐而恨恨而死。如果我们知道世间万物各有其主,上天注定不归自己所有,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为不曾拥有或者曾经拥有而怅恨痛悔了。而且佛家以欲望为人生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能够象苏轼一样在挫折逆境中淡看得失,那也就不至于总是因为“常怀千年忧”而苦闷抑郁、疲惫不堪了。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我们也时常听到这样的哀叹:我是要钱没钱,要名没名。收入没有,房子没有,朋友没有……总之是一无所有,真正是赤裸一族了!”但他却没有意识到他还有最无私的母爱,以及最宝贵的健康,即使这一切都被夺去,也还有造物主无私赐予却被遗忘的无尽的清风,与不竭明月呢!贫穷与富足、痛苦与幸福,其标准与金钱物质的多寡实在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只是我们被滚滚红尘蒙蔽了双眼,被无尽贪念迷住了心窍,这最朴素的真理,最简单的幸福,也要让我们以一生为代价来寻求!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日忘却营营? ”,面对人生这个大题目,你是否也还有这样的难题有待解答呢?那么神游于东坡赤壁之中,多少也会拂去我们心上蒙满的灰尘,让我们这颗浮躁彷徨的灵魂得到暂时的安宁吧。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游东坡赤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灯下漫笔》漫想三则(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下一篇:
墨子智慧心解(人教版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