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806
标签:
备课资料
三礼与古代中国(备课资料)
中国古代是把“礼”怎么分类的呢?
按照传统的分法,“礼”分五类:一是吉礼,主要是解决祭祀的问题。吉礼内容包括祀天、祭地和享祖。祀天是祭祀天的,包括天地、日月星辰以及天地的神灵等。祭地是对山川、河流、包括祭社稷之神。享祖就是祭祀祖先,古时候有家庙、有族庙,要依时进行祭祀。二是嘉礼,内容很多,比如登极、朝会、大婚、飨宴、巡狩等。三是宾礼。宾礼在先秦的时候作用非常大,当时实行的是贵族共和体制,国王很类似盟主,到了后来建立了统一的集权的制度,军队归国家或皇帝统领。在先秦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分封制度,因而很多是外交礼节。秦汉以后宾礼就发生了变化,演变为国君与臣子、大臣之间的礼仪,唐宋时期宾礼就变成了普通老百姓之间交往的礼节。四是军礼,主要是军队活动中的礼仪规定,现在我军还有内务条令,规定军礼。五是凶礼,原来是指国家有一些灾难应该怎么解决。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有的国家发生灾难了就降半旗,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因为古代人很迷信,讲天人感应。在一些地方发生水灾、地震了国君要先反思自己,是不是行政失误了,先把罪犯赦免了,把财物分一分,把自己占有的土地让给人民。到后来随着礼的下行,——孔子曾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礼是在贵族的体系内,是上流社会,在下流社会是不讲礼的。礼主要是维系贵族共和制。战国以后,到秦汉的时候,礼逐渐的下行,——丧葬逐渐包括在凶礼之内。我们现在研究的还有葬礼,这个研究比较充分,我们发掘古代的墓志,古代非常讲究这个礼制,墓多宽、用多高的棺椁,里面放的祭器有多少都有规定。
二、关于《仪礼》
下面我们谈谈关于古代的“三礼”,也就是中国古代的三本礼书。
第一本是《仪礼》。我们中国都讲四书五经,五经在早期是六经,就是诗、书、礼、仪、乐、春秋。因为后来《乐》消失了,所以就变成了五经,但我们习惯上还是说六经。五经中的礼就是《仪礼》,最初不叫《仪礼》就叫《礼》,因为《礼》这本书主要是讲士阶层的礼仪规范,所以这本书又叫《士礼》,到西晋的时候才把这本书改成《仪礼》,就是礼仪的意思。这本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礼”的著作。司马迁认为《仪礼》这本书是孔子所做,班固也说孔子将遗留下来的周礼改编成了《仪礼》。《礼记》也记载了孔子编撰《仪礼》,《礼记•杂记》说鲁哀公叫人跟着孔子学礼,就是学《士丧礼》,可知其成书很早。
现在看到《仪礼》一共有十七篇,有5万多字。因为古代的书是用竹简写的,是一捆一捆的,并不是一本书。绳子一段顺序就容易乱,就像我们现在有的书如果不打页码就容易乱掉一样。秦汉时期的礼仪顺序就出了问题。仪礼先有一个叫高堂生把礼传给萧奋,萧奋传给了孟庆,然后到后仓,后仓教了三个人,一个人叫戴德,一个叫戴圣,另一个叫庆普。他们经后仓传授以后,他们都做了整理,篇数相同,都是十七篇,但次序不一样。现在留下的是戴德礼和戴圣礼,他们是叔侄,后来被称为大戴和小戴。不过1955年甘肃武威出土了汉简,其中有《仪礼》,很多人认为这是庆普本,因为它和戴德本和戴圣本都不同。所以,现在《仪礼》还有排序的差别。
《仪礼》记述的是“士”这个阶层成年之后怎么学会礼参与社会活动。《大学》中说的人怎么参与社会的顺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想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从自己的修身开始,然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仪礼》则写的在这过程必须面对的一些礼仪规则。比如第一篇是冠礼,通过加冠表示作为成年人举行的第一个仪式,然后就是婚礼。接着就面对一个祭祀的问题,你成婚以后就要参与一些祭祀宗庙的活动。古代的丧礼和祭礼很重要,接下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治国家的时候涉及到的礼仪就是朝礼,比如朝聘礼,讲述的是朝廷聘用仪式。古代的时候是很复杂的,与社区有社交的乡饮酒礼和射礼,有的人说是在春天,有的人说是在秋天,其中有一部分是敬老人礼仪,这就是饮酒礼。怎么饮酒,怎么与朋友交往都要学会这套规则。比如射礼,也是每年要举行一次,春秋时期通过射箭来选拔人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射礼的意义是想通过射箭比赛来讲人与人君子之间的竞争。孔子讲:君子争就是按射礼来交往,怎么在竞争中保持你的君子风范。《仪礼》这十七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仪礼》我们称它是一个“士礼”很形象,就是一个人从成年后到走向社会必须要掌握的礼节。
《仪礼》这本书对中国古代有哪些影响呢?
第一,它强调士人修养的培养、养成。它把整个礼仪贯穿于人的培养之中,作为士人成年的必修课程,也是社会交往的规则和风俗。第二,中国古代之所以形成宗族关系、亲情关系,正在于这种士礼所维持的尊尊亲亲的社会秩序。“礼”最初形成和“法”不同的取向就是,法是一贯的,不管是父子、夫妻,有问题了都要用法来解决。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礼不同,礼是讲人情的,将远近关系的,在法家的体系中,他们认为“礼”过于讲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所以不利于国家推行秩序。我们知道“礼”产生于商周时期,在商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这种分封制度的维持就是靠血缘关系的,就是国君把自己的孩子分封全国各地,然后他们去世以后嫡长子继承皇位,然后再分封土地,这样就在全国就形成了以他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体系中,我们到后来也是如此,皇帝把自己的孩子分封到全国各地,期望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现在民间还流传有一种长子、长孙的概念。这里面的优点就是利于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是以家为单元,先有家后有国,一家一家作为单元发展。所以我们的礼仪制度首先是维护家庭的和睦,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然后建立一个整套体系。缺点就是过于讲人情,所以对于国家推广“法”不利。
三、关于《周礼》
《周礼》,我们大家读起来可能很费劲。这本书实际上最初的时候不叫《周礼》,叫《周官》。在秦朝的时候,下了焚书令,《周官》这本书就找不到了,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文帝的时候有人找到了一个乐人,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音乐工作者,他叫窦公。窦公就给汉文帝献上了一篇魏文帝时期的文章叫《大乐官》。后来景帝有一个孩子叫刘德,他被封为河间王。他得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周官》,分天、地、春、夏、秋、冬六个篇章,但最后一部分《冬官》没有了。因为冬官是司空,他就取了一本书和他内容近似的书《考工记》补上,这样就形成了《周官》。这本书形成以后,刘德就献给了汉武帝,但武帝并没有用,汉武帝和刘德都是景帝的儿子,但是因为刘德的学问、人品特别好,山东的儒生都跑到河间献王这里,所以武帝对河间献王是既敬、又畏。认为刘德在文人的心目中是超过了自己,所以汉武帝就压制他,把他的书藏于密室。西汉后期,刘歆整理皇宫的藏书时就发现了这本书,他就请当时执政的人王莽立为博士,改名《周礼》,因为刘歆就认为这本书是周公所做,所以后来很多人认为“周”就是周朝的“周”。也有学者考证,这本书里面没有提到一个周公,所以不可能是周公所做的,所以解释成周朝的周不对。这个“周”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周官》里面是分六个官:春、夏、秋、冬、天、地。六官手下是60个属官,这样就是360个官,这360个官实际上是象征天地360度。因为这个“周”是周天之官,这样解释起来就好一些了。
展开全文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周书成立于什么时候一直有争议,我们先不管。一个是说西周时期周公所做,这个没有证据。还有人说是刘歆伪造的,这个又太晚,所以这样的话,战国时期也不对。后来有个学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战国时期写数目字的时候一般写十二就是就写成十二,而战国之前是写成十有二。这样大致上我们就确定为春秋时所作。基本上反映了周朝的制度,但也有与周朝制度不同的地方,有的学者根据出土的一些铜器铭文与《周礼》里面记载的馆制来比较,发现同的少,不同的多。所以我们说《周礼》并不是完全是周朝的官职,也带有理想的成份,当然它也反映了周代职官制度。
这本书里面把官员分成六类:一是天官冢宰,冢宰主要是管理国家的政务,包括财政和建设。二是司徒,也就是管老百姓,所以就掌邦教,也分管土地和赋税。三是宗伯,掌管礼仪的、也管教育和文献,他和他属下就负责礼仪这一块。四是夏官司马,司马掌管军事、军政。古代的司马一般都是掌握军事的,同时也包括掌管兵书和一些行政,比如军事训练。五是秋官司寇,主要是管司法的,掌邦禁,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司法。孔子就做过大司寇,他实际上是管兵书和行政,也管外交。六是冬官司空,但这篇已经佚失了,《考工记》记载了古代大量的制作,制作弓箭这样的一些工艺。
《周礼》对中国影响很大,汉、唐、宋经常引《周礼》改制。如王莽就从《周礼》里面寻找根据,官职根据《周礼》来改,而且还根据《周礼》改礼仪制度,根据《周礼》改赋税,所以王莽改制失败,就在于过分照搬《周礼》,把周礼看作一种经验,而不是一种理想。西魏时,宇文泰进行改革,也是以《周礼》来设官职。王安石变法,也从《周礼》里面找根据,他重新对《周礼》进行了解释,并加以借鉴,如青苗法都是从《周礼》而来。太平天国起义时他们就按《周礼》建礼制,《周礼》里面有女官他们就设立女官,整个太平天国军队的编制是按《周礼》来的,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而且还根据周礼的记载分配土地。《周礼》里面讲军政合一,老百姓平时一家出一个人参加军事训练,打仗时就跟着走,很类似现在的民兵制度。
更有影响的是《周礼》建立的官僚体系为历代中国所通用。唐仿照《周礼》,订《大唐六典》分六官天地春夏秋冬。武则天改制时,还有意识学《周礼》来改官制。明朝编《明汇要》,明确写其设官大体按《周礼》规六部。后来我们说从唐朝开始的礼、户、吏、刑、兵、工的六部,也就是说我们在周朝的时候,在《周礼》里面天官、地官等设置与礼、户、吏、刑、兵、工就很类似,比如兵部近于司马,刑部近于司寇,工部就近于司空,户部近于司徒,礼部近于宗伯等。而且古代官吏考核也借鉴了《周礼》,比如他们考官成、官行和官力,官成就是考察官员的成绩,还有官员的能力,还有官员的廉洁。考察的方式也是按《周礼》分两种:一个岁计、二是大计。岁计是年终考核,三年任期期满之后要进行考核,很类似现在的任期考核。考核的标准按《周礼》的描述共分几类,第一个是善,也就是德行如何。第二是能力,第三就是敬,看是不是很勤奋,很勤勉。第四是正,作为一个官员是否公正,是否能够秉公执法。第五是法,考察是否遵纪守法。第六是辨,你是否能辨别是非。我们现在考核也是这些内容。
另外,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也受其影响。由于《周礼》成书于商周时期,那时实行的是尊尊亲亲的原则,比如几个贵族商量以后就可以任用官吏,这个尊尊亲亲发展之后到汉代,就变成了任子制度,就是高官的孩子也可以被推荐做官。而且察举,是规定高官你可以推荐一个人做这样的官。这些意识都是从《周礼》里面来的。
四、关于《礼记》
《礼记》这本书是对我们现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因为《周礼》记的官制我们现在基本上不用了,《仪礼》记的礼仪我们现在都不用了,而且我们也很难懂得那些名物制度的具体细节。这两本书离我们比较远,离我们比较近的还是《礼记》。
但在春秋时期影响最大却是《仪礼》,孔子以及先秦的儒生在传授的时候留了很多参考资料,比如冠礼,他解释说为什么要举行冠礼,后来学者传授给弟子时也要进行解释。这些解释和参考资料被称为“记”,也就很类似于现在的笔记。这些记最初是随着《仪礼》流传的,越增加越多。到了汉朝,有人就开始整理它。戴德和戴圣把附在《仪礼》中的记录剥出来,不放在《仪礼》里面,然后单独成书,分别编写了一本书。大戴的是85篇,小戴的书是49篇。大戴有些篇章失传了,没有广泛的传播。小戴的流传较广,现在一般所说的《礼记》主要是指小戴《礼记》。
《礼记》大约十万字,正好是《周礼》和《仪礼》加起来的篇幅。我们现在看小戴礼49篇,内容很丰富,也很博杂。其中的内容都是从战国到汉初的学者写的,有些篇章写的很晚,具体哪一篇是谁写的现在很难考证,虽然有些说法,我们都无法确实证明。
《礼记》的内容,按照梁启超的分类是五类:第一类是解释礼的本义的,比如什么是礼。第二类是专门解释《仪礼》的,《仪礼》的十七篇这里面都有专门的解释。第三类是孔子和当时的一些人关于问答内容。第四类是记述一些故事,第五类是格言。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就是三类,第一类就是解释《仪礼》,比如《仪礼》里面有婚礼,《士婚礼》就是士婚的意义。《仪礼》有《士冠礼》,就是士人举行加冠的礼,为什么要加冠呢?《礼记》有一篇《冠义》,对加冠礼进行解释。第二类就是乡饮酒礼,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社交礼仪,《仪礼》就讲乡饮酒礼的原则:先是登堂,然后是鞠躬,然后献酒,然后退下来,然后念祝词,然后坐下来,讲一个过程,他怎么说,你怎么说,他怎么答,你怎么答。到了《礼记》里面,他就讲为什么你要三拜、为什么要献酒,对这些仪式进行解释。
第二类是整合和发扬儒家学说的。比如《大学》和《中庸》,《大学》是讲外王之道,《中庸》是讲内圣之法,就是讲怎么来养心性,使自己走向内圣,如何通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类是记一些日常礼俗的规定,古代礼俗到士这个阶层以下就不再过分讲礼,这就是所谓的礼不下大夫。《礼记》里讲“礼不下庶人”,士这个阶层是“礼”的终结。虽然民间也讲礼,但那不过是礼俗,而不被视为经典的礼。汉代以后很多学者都想把“礼”推广到士阶层以下,所以有一个曹褒专门治礼,他说读书人以下的人不讲了礼,但一直没有成功。一直到清朝,都没有撰成功。但民间也有礼,这个礼不是作为仪礼的礼,而是礼俗的礼。比如《礼记》里面有《曲礼》,乡曲礼,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社区。讲内则,讲夫妻之间怎么交往。还有一些礼俗,比如“将上堂声必扬。”就是你去别人家,一般正常的话我们应该先敲门,等待主人接,但如果没有人,你不能悄悄的进去,你就要声必扬,要说话进去,如果人家没听见就容易引起误会。这些都是我们经常用的。
展开余文
《礼记》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在理论层面上。首先是社会理想。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所追求的目标,包括现在追求的目标在《礼记》里面都写了,先是小康社会,然后是大同社会,康有为变法时就写大同书,孙中山也主张天下大同。所以这种思想、观念之所以对人类有影响就是他所提出的影响是几十代、几百代都达不到的。我们先秦时期提出要建小康社会,现在我们还在建设,尽管内容不同,但这个理想缺失以一贯之的。《礼记》里的这个社会理想激励了几千年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我们每次变法都是追求社会的更加平均、更加平衡,贫贱、富贵、包括老少都有所养,这是中国几千年进行变革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源泉。我们现在提出的老有所养,老年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少有所安,给小孩建立一套培养体系、教育体系。这些不仅是我们现代的需要,也是我们几千年的一个梦想。
其次是德治观念对中国政治应该非常大。我们在治国的时候,法家讲以法为主,儒家讲德为主。所以这个制度要求国君和领导必须做表率。儒家要求是领导要给当地的老百姓做示范,是国君要给天下人做示范,这样通过示范和典范的作用建立起一个讲究德行、重视德行的社会体系或政治文化。我们现在也在讲以德为主。
第三,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体系在《礼记》中得以全面体现,而且忠和孝常被作为社会体系的道德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强调忠孝,在家尽孝,出外尽忠,认为孝是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结合的根本。从汉朝开始就讲以孝治天下。所以帝王对自己的母亲、母后很尊重。一个对自己父母不尊敬的人会对社会关爱吗?一个对自己的妻子儿女担不起责任的人会对社会承担责任吗?所以这个由近及远,这种观念意识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对父母、孩子、妻子怎么样,就能看到他对社会的态度。我们现在已经很重视这方面了。比如一个人他父亲去世了不管、母亲去世了也不管,时间一长我们就产生了疑问,就是他的亲人有病了都不管,他怎么对待别人呢?所以儒家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先爱护自己的父母才能爱别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才能爱别人的孩子,官员只有能在社会中做示范作用,参能担当起治国的重任。
总的来说,“三礼”的所体现的理论体系、制度规定以及其精神取向等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的进程,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想法和观念也与先秦的这三本书息息相关,而且很多礼俗在现在生活中还在使用,以后有时间我们来谈谈礼仪与当代社会。谢谢大家。
文章引用自:
标签:
备课资料
三礼与古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老师啊,你为什么不感谢自己的学生?!(教学反思)
下一篇:
“三礼”与古代中国(一)(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