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047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备课者:郑时仁、欧阳明
一、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那些教训。
2、难点: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品味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教材分析:
本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教具准备:U盘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1、文献法:课前收集并整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体验法:要求学生展示想象,畅想表达。
4、对比法: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六、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点:想象美丽荒漠之景;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探究原因,吸取教训;主题思想,品味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二)教具准备:U盘
(三)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同学们,现在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而以前的罗布泊是绿树环绕、牛马成群、鸟雀翻飞。为什么发生如此大的变故?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字词掌握
萧瑟(xiāo sè):形容冷清、凄凉。 和煦(héxù):温暖。
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吞噬(shì):吞食;并吞裸露(luǒlù):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戈(gē)壁滩 无垠 (yín ) 边缘(yuán)
2、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针对题目,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目的: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
3、合作探究:
通过多媒体对比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今昔的变化,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昔日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近日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让学生探讨罗布泊消逝及青海湖、月牙泉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4、主题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方法:学生讨论作答。目的:体会作者感情,导入“保护环境”这一话题)
5、品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要求学生找出体现报告文学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句子。(教师提示: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方法: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句子评析。)
6、总结课文并板书:
总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我们应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我们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人的介入
仙湖 罗布泊 荒漠
真实性
青海湖
报告文学
月牙泉 文学性
展开全文阅读
痛惜 环境意识 生态保护
7、布置作业。
练习说明
一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本题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归纳能力。问题的三个方面,提示了整体把握的入手处,启示学生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先要把课文内容分析为几个基本的方面,然后分别提要。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变化的原因,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二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本题抓住课文表达方式的特点,作了适当提示,让学生揣摩富有表达效果的句子。 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又如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严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又如"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馈。
引用数据的句子更多,如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l万多立方米"。广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三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本题与第一题可谓同工而异曲,第一题要求用概括的语言扼要说明,本题则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是描述的训练,又是口语的训练,又是想象的训练。
示例:
我今年整整100岁了,小时候,家就住在罗布泊湖畔,那时候,罗布泊碧波万顷,我跟小伙伴常常撑小船在湖面上转悠呢。我们看野鸭在水面嬉耍,我们听小鸟在空中歌唱,啊,那时候,阳光那么明媚,天空多么美丽,湖面多么广阔!听老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多么可怕,那还远着呢,我们这里可是神仙住的地方。一排排胡杨林,像绿色的长城,遍地绿草,牛马成群,夏熟时节,田野里翻滚着金黄的麦浪,家家过得挺殷实,新疆是个好地方,咱罗布泊也是个好地方。
可是好景不长,我25岁那年,就是1925年吧,国民党政府不知为什么,偏要将塔里木河改道,让河水向北流入孔雀河汇人罗布泊。那年头,我年轻力壮,也被拉去当河工,又打坝,又开河。塔里木河改道了,我们庄上断了水,风沙飞扬,田没法种了,日子没法过了,只得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新疆解放了,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听说我老家那一带又好了一阵。你问我如今罗布泊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唉,那会儿人傻呀,根本不知道什么生态不生态,建设边疆,热情是挺高的,队伍浩浩荡荡开来,地质队又发现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许多矿藏,开垦农田,开矿办厂,好不热闹,耕地要水,开矿要水,这里修水库,那里修引水渠,河水哗哗流淌,流向农田,流向矿山,真有欣欣向荣的气象。可想不到,塔里木河下游遭了殃,罗布泊水域一天天缩小,最后完全枯干了。前不久,我给考察队当向导,到过小时候住的地方,那里连棵草也不见,连只鸟也不见,更不要说胡杨林了,望着成片倒塌的胡杨林,我心疼啊,那胡杨树我也亲手栽过,祖祖辈辈的汗水都自流了!望着茫茫沙漠,我心疼啊,我蹲下去抓了把黄沙,对考察队员说,你们想象不到吧,80年前,这里曾是我童年的乐园啊。
四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本题沿着救救青海湖的思路拓展,让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问题是一个大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实地考察,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七、教学后记: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罗布泊,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大雁归来(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