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394  
标签:教学论文
论语:君子之道(2)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读解】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君子不是个“东西”,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主张的,是与没有灵魂的“东西”相对的。

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①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b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 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

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 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 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读解】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个什么什么马难追。”所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往今来关于讲信用的精言 妙语的生动故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孔子在另一个地方对子贡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这种对“信”的强调,使人想到文天祥的绝笔:“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信用高于生命。

  不过,说得最多的,强调得最重的,往往也是问题最大的。背 信弃义与讲信用就像是一时孪生兄弟,他们穿越古今文化作品,跨 过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与我们同在。或者更准确他说,越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背信弃义与讲信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前者还大有占上风的势头哩。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大书特书圣人的呼吁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做事当以忠信为本。不要去和不仁的人亲近。如果自己一旦有了不对的地方,一定要马上改正,不可畏难。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①!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注释】①硜硜(keng坑)——气量狭小而固执的样子。

②斗筲(shao梢)之人——斗,量名。筲,竹器。斗、筲都是容量小的器具。斗筲之人,指气量和见识小的人。

【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孔子说:“以自己的行为不端正为耻辱,出使其他国家,不辜负君主的重托,这样的人便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请问差一等的。”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有孝行,同乡的人称赞他有悌德。”子贡又说:“请问再差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信实,行为一定果断坚决,这是不问是非曲直只管固执己见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差一等的士了。”子贡又说:“现在在位执政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哎!这些气量狭小的人算得了什么!”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够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士了。”子贡问:“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子贡问:“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子贡说:“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评析】

任何古代国家,都是等级社会。对于中国古代的等级社会,三六九等只是一种说法,并没有具体的分法;过去有一种将人分为十等的说法,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革中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应该就是源于这种说法。这种说法的儒,就是当时的士。周时的士属于贵族阶层,地位并不低,周代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即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士是贵族的最下层,后来士作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从事儒业的儒者应该属于士这一阶层。



展开全文阅读其实,士不能占有土地,并不是真正的贵族,应该是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依附于贵族阶层、为贵族阶层服务、辅助贵族管理政事的一个特殊群体。孔子将士分为三等:一等士尽忠,二等士尽孝,三等士守信。不能忠孝两全的时候,取忠舍孝往往被提倡和鼓励,取孝舍忠的也有,但大都销声匿迹。这句话比较费解的是三等士。一等士、二等士都可算作君子,而三等士却被打入另类,算作小人。

同样都是士,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孔子推崇信,可“言必信,行必果”的士怎么就成了小人呢?后来人们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褒义词用,而在儒家那里,它最多可算作中性词。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一个是“硁硁然”,一个是“唯义所在”。“硁硁然”是指浅陋固执的样子,“唯义所在”是指一个士的言行都要符合于义,可是,“言必行,行必果”怎么就是浅陋固执、怎么就不符合义?为什么要把“言必行,行必果”与浅陋固执、不符合义关联在一起?孔子的思想还真是微言大义、哲理深刻,短短的一句话就让人费解!闲人虽然无知、浅薄,但多少上过十几年学,认得几个字,也读过几本相关的书籍,怎么就这么笨呢?惭愧呀!不知那些同我一样的普通百姓会怎么理解、领会孔子的这段话语?也许绝大多数百姓根本就不读《论语》,但愿如此。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中“中庸之道”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的时候,能够“狂狷”一些会更好,比如在恋爱的时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狂一些、激情一些,显然是比温吞水更好一些。

事实上为了到达最后中庸的结果,许多时候往往不得不使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该适当偏高于实际能力之上一点,才是最恰当的。定得太低,大家不需要很努力就能完成;定得太高,大家明明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干脆放弃。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调和左右矛盾的意思,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小人就不一样了,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虽然别人影响了他,但人各有志,到了厉害关头,意见冲突,相处就不会融洽。和而不同,也就是说世上不会只有一个真理,一种想法,一个声音,君子应该游刃于不同见解之中,博采众长,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思考和基本原则。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孔子说:“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孔子说:“君子跟各方面的关系和意见求得协调和谐,而不是一时苟且求同,小人则苟且求同,而不是协调和谐。”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能够保持独立见解的合作是更加有力量的合作,没有独立见解的盲目的合作只是乌合之众,是不能长久的,也是没有力量的。赞同孔子的这个观点。

诸葛亮和刘备的合作,可以说是君子合作,而刘关张的合作,就有点小人合作的味道。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候,刘备为了报私仇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明明知道当时不是和吴国交战大最适当时机,却还是为了兄弟义气,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劝阻,勉强出征报仇,结果仇没有报成,自己也含恨后亡,实在让人叹息。

根据这个判定标准,也比较容易区分出那些网友属于君子,哪些属于小人。哪些只看人不看文章不看是非不看观点,只要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就赞同,只要不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就攻击的网友,就属于网上小人。而那些不管只对事不对人,只根据文章好坏,观点是非对错进行评价的网友,就属于网上君子。
【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三种朋友会给你益处,三种朋友会给你害处。正直的朋友,守信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这是有益的。逢迎谄媚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这是有害的。”

【评析】这句话应该是指君子交友,普通人交友没那么多讲究,也无须那么多讲究。酒友、学友、事友、商友、战友、诗友、歌友、戏友、牌友、乡友等等,不胜枚举,只要大家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有共同的利益,都可以将对方作为朋友看待;只要人家亲近你、看重你,愿意与你往来,你就没有必要非得去考察人家是否正直、诚信、博学,也没必要去考察人家是否逢迎谄媚、恭维毁谤、花言巧语。

普通人没什么远大志向,没什么崇高理想,所谓朋友,无非就是大家在一起开心快乐,没必要那么认真严肃,只要远离犯罪就可以了。

再说,交友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益损,如果你是一位正直、诚信、博学的人,并且只结交正直、诚信、博学的人,那么谁去影响那些逢迎谄媚、恭维毁谤、花言巧语的人?这岂不是太自私和缺少社会责任心吗?

孔子将朋友划分为六种,认为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好处,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坏处。这话从理论上讲,确实有道理,所谓“跟好人学好,跟叫花子学讨”,多于诚信的朋友、正直的朋友、有学问的朋友交往,自己也能有所提高。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比较难以操作。首先,这里所说的六种朋友的表现,很可能同时交叉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无法将其逐一区别开来,比如一个见闻广博的人也可能是能言善辩的人,我们是与其交往、还是不与其交往呢?其次,一个人是怎样的人,我们不通过长期的交往,怎么能辨别出他属于哪一种朋友呢?再其次,一个人曾经有过某一种缺点,难道他不会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改变吗?最后,这样的交友标准也太势利了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和不足的人呢?如果大家都只愿意与有学问的人去交往,那么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要与不太有学问的人交往呢?


展开余文
所以交朋友确实需要挑选,但是也不能那么太过势利,即便某些朋友有些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只要我们不去学习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就行了,没有必要拒绝与他们交往。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评析】孔子所说的“礼乐”我们今天以无从知道究竟是什么,不过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音乐和歌曲来调节自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称赞别人为乐事,这一点在今天好像并不被普遍接受,一味地称赞别人会被别人看成是“没有原则的烂好人 ”,还可能被别人看成是“马屁精”,不过从实际效果来说,多说好听的总比说不好听的更加有人缘。以有贤德之友为喜好,这个就更加不好说了,即便是有,也不方便去说,说了别人会觉得你是在炫耀自己。即便是炫耀,今人也只炫耀朋友的财富、名声、权势、学问、甚至美貌时尚等,已经不可能再炫耀什么朋友的贤德了。这不全是今人不重视贤德,而是这个贤德比较抽象,不好衡量。

对于孔子所批评的“骄傲、闲游、大吃大喝”,则几乎已经与今天的标准完全不一样。当然,今人也告诫我们不要“骄傲”,但许多时候,也鼓励骄傲,当然用的是另外一个词“自豪”。“闲游”在今天不但已经不被批评,反而成了一种高质量新生活的追求目标之一。以闲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正被当成朝阳产业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对于“大吃大喝”,人们口头上还是反对的,但是心理基本上都是喜欢的,尤其是如果大吃大喝不花自己的钱,那更是求之不得。尽管大家都知道大吃大喝不利于健康,公款吃喝更是犯罪,但是人们依然乐此不疲。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轻视地位高贵的人,侮慢圣人说的话。”

【评析】人是需要有所敬畏的。有宗教信仰的人敬畏神,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敬畏人;被敬畏的人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永远被敬畏,因为人们一旦用推己及人的思维去评判被敬畏的人,就会对这个人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一个民族一旦普遍没有敬畏了,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那些道德家们认为这样不好,就千方百计地拯救以前曾经被人们敬畏过的“圣人”,或者再造一个活着的“圣人”,两种办法都有成功的时候,但都不会长久。翻来覆去折腾几遍,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就彻底没救了。

敬畏天命有点敬畏神的意思,但是太玄妙、太笼统,起不了多大作用。敬畏位高者没有道理,位高者没几个好东西,几乎全是一些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不值得敬,人们也不会敬。敬畏圣人之言,搞了几千年,后来人们发现上当了;圣人之言既不能使民族富强,也不能使人民自由幸福,所以现在敬的不多了。

用孔子这句话来评判,闲人绝对是个小人,不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几样都占全了,不过转念一想,像我这样不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的人,在中国、在地球上何止千百万人,也就不觉得可耻了,相反,倒觉得那些靠畏大人、靠鼓噪圣人之言谋取功名利禄的人实在是可耻。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孔子说:“君子所思考的有九件事:观看时思想是否看清了;倾听时想想是否听明白了;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想想态度是否恭敬;想想说话是否诚实;想想办事是否认真;有疑问想想怎样请教;发怒时想想后果;看见财利想想是否符合道义。”

【评析】君子九思几乎把儒家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全包括进去了,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君子是完人,做君子就是要做个完美无缺的人,只要是人,只要还有七情六欲,恐怕谁也做不成君子。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释】 (1)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2)过:有过错的时候。(3)如:好象。日月之食(同“蚀”):日食和月蚀。(4)更(geng1):改正错误。(5)仰:仰望。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贡说:“君子有过错的时候,就好象日食和月蚀一样。有了过错,人们都能看到;改正了过错,人们还会都仰望着他。”

【说解】日食月蚀,不是日月故意遮蔽光辉,只是被外物一时遮蔽,因此,日月仍是日月。本来日月明亮,当发生日食月蚀的时候,便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许因此而受到的批评与责难更多。当日食月蚀过去之后,日月依旧光明,甚至显得比以往更加光明。君子效法天地之道,心性要像日月一样光明。皇侃《论语义疏》中说:“日月之蚀,非日月故为;君子之过,非君子故为。日月之蚀,人并见之,如君子有过不隐,人亦见之也。日月蚀罢,改暗更明,则天下皆并瞻仰,君子之德,亦不以先过为累也。”因此,有意地犯错误,便不是君子。君子无意间犯错误,不可掩饰。文过饰非,便不是君子。知过即改,方是君子所为。张岱《四书遇》中说:“玉不掩瑕,人不以瑕而贱玉于石;镜不掩翳,人不以翳而贵铁于镜。君子不掩过,人不以过而贵小人于君子。”

【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 ①之:至。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读解】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电灯泡儿有玻璃。”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无耻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法句经》说:“那些不以该耻者为耻,而抱待邪恶之念的人, 将会下地狱。”

  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但, 丁《神曲》中那些下地狱的人,当然,或许还有西门庆、潘金莲 ...... 然而,一旦他们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升迁炼狱,“浪子回头金 不换”,说不定还有一二上天堂的机会哩!

  无耻至耻,免于羞耻。

标签:教学论文 论语:君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论语:仁义礼智(2)
下一篇:论语、孟子:修养的境界,君子不忧不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