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5251  
标签:备课资料
学习《论语》有感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记得在初中时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论语>十则》,那时的自己为学而学,只是学会了翻译和背诵,而没有用心去领悟其中真正的含义。现在在校本课程中我选了《论语》选读,才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曾经学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

《论语》中述而篇里有这么一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译文很简单,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问闻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但要深究其含义就会发现其中别有洞天。

先来说说“默而识之”孔子让我们要把学习来的知识记在心中,这话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的人每天接受的信息很多,尤其有很多的垃圾信息,要让我们从中筛选出有用的并记住它们,确实有点困难;况且现在的人心都很浮躁,先不说那些不用去学校上学的人,就是以学习为事业的学生中间也是有的人心浮气躁,老师教过的知识好像都懂了,没有静下心来研究,实际就是什么都不懂。而且我认为孔子让我们把知识记在心中不仅仅只是不忘记,更应该有领会、运用的意思在其中,并且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而不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因此,我从“默而识之”中认识到作学问时心要静,不能被外界所干扰,并且要对已学会的知识进行运用和联想。

再来看看“学而不厌”,做学问的兴趣永远不厌倦,我想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一辈子学而不厌,真正能做到的一定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大多数人都认为一旦大学毕业拿到了学位,走上把工作岗位,也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大学毕业只是说明了老师向你传授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束,并不代表学业的完成;而拿到了学位更只是说明你有一定水平的学习能力,而非告诉外人你有多少多少的知识量。走出学校,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而还在学校读书的我们为什么就开始对学习厌倦了呢?

接下来的“诲人不倦”就有点让我困惑了,还望大家点拨,《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领会不了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尤其是最后一个观点,好像和“诲人不倦”有点矛盾,不知道应当何解。 

最后看“何有与我哉”孔子自己反问自己“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在我们看来孔子几乎是完美的圣人,可就是这样的圣人也每日每时如他自己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每个人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又何况完美的孔子呢,可就是这么完美的孔子都要自省又何况不完美的我们呢?

  因此我认为学习《论语》不仅仅是明白其所述的意思,更是学习一种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流行久远的一句名言,尤其在教育界,经常借用这句话来说事讲理提要求,领导对教师如此,老师对学生依然如此。可是在很多时候,一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因而提出的要求就有点可笑。

那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该怎样理解才不致出错?这就要看孔子是如何提出这个问题的。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二节,原文这样记载: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通常人们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这样的: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如果联系前后文,我们发现孔子在这里其实是又一次提出自己的治学态度和教育方法。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把“厌”和“倦”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来看待,就是“厌倦”;若分开来看,“厌”讲的是心理、精神、情绪层面的状态,“倦”讲的是生理、体力层面的状态,这样,用不在同一层面的概念分析说明同一问题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在思维逻辑上是错误的。

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在心里没有厌倦情绪而是充满热情喜悦,那么做好这件事情还能有什么困难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孔子的话语演绎如下:下功夫记住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对待学习要充满热情,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就不会有厌烦的情绪;教诲他人的时候要有耐心,同样也就不会有厌烦的情绪。对孔子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的。

不管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快乐地学习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学而不厌。同样的,对施教者而言,也要能够从“传道授业解惑”中体会到快乐,这样才会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排除“厌倦”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组织教学。孔子的意思是说:学习过程也许有困苦,但要坚持不懈,不能有厌倦情绪;教导他人也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孔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最简单的理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学习持之以恒,育人要有耐心。如果学而厌时怎么办?也很简单:暂停,调整,然后继续学习。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 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孔子说:“凡是自愿送上一些见面薄礼的,我从来没有不对他们进行教诲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展开全文阅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有教无类”,即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孔子从“仁者爱人”的观念出发,对一切可能施教的人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由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

南怀瑾先生将“束修”解释为“反省、约束自己、肯上进的人”。翻译是:“自己带着薄礼来见我,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这是合乎人情的想法,既表示学生的诚意,又肯定老师的负责态度。问题是:如果完全合乎人情,大家都有大致的共识,孔子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如此宣称呢?

试问:难道有的老师比孔子更清高、更热心教学,以致学生不带薄礼,他也愿意教诲?或者,难道有的老师要求过苛,学生带着薄礼,他也不肯教诲?这两个问题似乎都站不住脚。由此显示,孔子的话如果这样翻译,大概不太正确。 我觉得孔子的话应该念成“自/行束修/以上”。意思是:从十五岁(可以行束修之礼的人)以上。换言之,只要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诲。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愤:憋闷,郁积,这里是对事理想不通的意思。启:开导);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悱:口欲言而未能的样子。发:启发)。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举:举出,指明。隅:方角。物之方者,皆有四隅,故举一隅,则可知另外三隅。以:介词,用。反:类推),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复:重复,再)。

【评析】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示他开导他;告诉他(四方形物体)一个角,他不能触类旁通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更多更深的知识。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人们可以看出孔子关于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主张和方法,与今之填鸭式以及大呼隆、赶进度的教学有天壤之别。

【原文】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的学问)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我的行为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评析】孔子告诫弟子,不要以为我的学问高深不可及,我在保留什么秘密。其实,我的学问很简单,我本身就是活教材呀,看看我平时如何为人处世,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的学问就在里面了。所以前贤说过,圣人之道就是天然之道。 ——“二三子”应该是孔们的几个弟子。好可怜!他们以为孔子心中有“道”却隐藏着不愿意教给他们。其实呢,孔子是一个非常坦诚的人,诲人不倦,知无不言。问题是:孔子心中没有什么秘诀性的东西,孔子的“道”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本分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尊敬领导,遵守秩序,在家孝顺父母,服从兄长,谦虚做人,爱岗敬业,凡事不冒尖,危险处要躲开,等等等等。你要让孔子解释自己的道会把孔子难为死,我替他解说的也未必准确。这些东西都是做人的常识性的东西,但大多少人未必能始终如一的遵守。孔子的大发现是:大家都按照常识来做,社会便会自然倾向美好。

我们发现孔子的弟子们经常会有类似的疑惑。圣人原来只是常人一个——这话是李贽说的。

换了墨子的弟子就决不会有类似的疑惑,因为墨子明确地告诉他们了:我的道就是兼爱;为了实现兼爱的理想你们必须准备献身。

【现代诠释】孔子表明作为老师,自己的言行、思想都可以公开,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都可以向学生传授,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可能,在当时作为老师似乎总有某种神方秘诀,使人好奇,于是孔门子弟有这类问题,即使在今日,也常见学生们向老师求“秘方”“秘诀”。另外,我们也看到了孔子师生关系融洽,随问随答;同时,融洽中也有隔阂,但孔子消除隔阂的方法——解释、说明、沟通——值得我们学习。

黄山谷是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大文学家,诗词字画都很好。他参禅的时候,晦堂禅师就叫他参一句话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因为黄山谷是个读书人,是儒士,所以,他的师父就叫他参孔老夫子的这句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就是说:你们这些学子呵!以为我有隐密吗?我这个老师给你们讲道有什么隐藏之处吗?“吾无隐乎尔”。我和你们是开诚布公、心心相印的,没有什么隐藏、保密的地方啊。黄山谷当然理解孔夫子这段话的含义,说了许多义理,晦堂只是不许。黄山谷想:“我是儒士,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师父这样做,不是有意刁难我吗?”心里很不痛快。有一次,他和师父去游山。当时,正是阴历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风吹来一阵桂花香,黄山谷不禁脱口而出:“好一阵木樨香呵!”木樨就是桂花。他的师父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这是稍纵即逝,千钧一发之机),点他道:“吾无隐乎尔!”闻到桂花香的是谁呀?是不是有隐蔽之处啊?是不是和你有隔阂呵?“啊!”黄山谷当下悟道了。这时,他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心里很是惭愧,立即给师父顶礼致谢。

  所以说,见性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玄妙叵测。无奈愚昧者虽经百般指点开示,但总以未见任何奇特神通玄妙,而以为不是,不肯承当。于是心外求法,以期神效。主法者虽悲心痛切,欲大家都能当下见性,成佛证果,但总不能按牛头吃草,代伊承当呵!故不得已,因时制宜,方便变迁了。

  今天,学人听了,若能于当下拨开迷雾,明见佛性,并以观自在菩萨为榜样,于日用中绵密保任,踏踏实实定下心来,时时观照这个本性,叫它在本位上不动摇,不为客观环境所左右,不被物境所牵引,时时长养圣胎,守道养性,勤除习气,则终究会证成正果。这也正是《心经》的妙旨所在。

【原文】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文\行\忠\信,子以四教

第一: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思考

第二: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行动

第三:造就学生正义的社会态度

第四:造就学生诚实的个人品格

【译文】孔子以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德行、忠诚、信用。

【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现代诠释】“四教”中“行”为本,而“忠”与“信”是在处理君臣关系、朋友关系时对“行”的具体体现。而所以说“文”,是因为古代文献记载了大量的前人言行,既可学其善言嘉行,也可汲取古人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展开余文
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那里,人文学科便已基本形成,并且被确定为四大科目,即所谓文、行、忠、信(参阅《论语•述而》),这四大科目,换一个说法,就是所谓德行、言语、政事及文学(参阅《论语•先进》)。而且和前述古希腊时代一样,孔子也主要是通过和学生们的轻松愉快的对话来实施这些人文科目的教育的。说到孔子实施这些人文科目教育的内容,从《论语》看,大概主要是《诗》、礼、乐;至于其顺序则基本上是先教《诗》,再教礼,最后则是教乐,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这样:用《诗》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礼来作为学生行为的立脚点,用乐来完成学生的自我修养。从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孔子的人文教育讲究的是首先得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在他看来,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某种学养,并且因此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参阅《论语•雍也》)。这两点结论还可以从他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见《论语•雍也》)这句话中得出有力的旁证。

【评析】孔子周游列国12年,到处推行它的仁义之治;他的名声远播,如雷贯耳,然而佩服之至有之,不屑之人有之,觉得他沽名钓誉之人有之。仁义,人们都知道它的好处,却很少有哪个国君尝试去推行。为什么?因为,人要从善,太难了。

我曾经问同学:人生来是恶的还是善的?人的一生是在不断改正缺点还是慢慢沾染上了诸多的恶习?不知道。人的善恶与环境的关系比较大,还是与基因的关系比较大?为什么有的人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却会成长为一个恶徒,而污泥之中也有纯洁的白莲?是否与一个人的性格,也就是骨子里的东西有关呢?

宴婴是贤相,却治国严厉苛刻,于是官员大多是小人。在他将死的时候不放心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认为会在这些小人的撺掇下国将不国。于是用最后的力气设计,两枚鲜果杀死三大勇士,又恐吓田成子和黎锄,告诫他们保国,而不篡位,否则会有人杀死他们。二人果真被宴相的话吓住,田成子答应20年内不会篡位。孔子问为什么不实行仁政?宴相回答:齐国已经习惯严厉治国,现在实行仁政,会大乱的。卫灵公的儿子想篡权,几次谋害他。于是卫灵公吓得不敢打理朝政,把权力交给他的王妃南子,他自己弄鹤为乐,其实并不喜欢鹤,只不过以养鹤为借口,不问世事,躲避儿子的迫害罢了。但是最终还是死在儿子的手里。而那个绝色美女南子,却夹在两人之间姓名朝夕不保,为大家所觊觎,于是求教于孔子。她大概是真的喜欢孔子吧。但是孔子却不会动心。或者他已经动心,但是他却不能带她走。圣贤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打算置你于死地的时候,你只能逃亡。于是孔子又踏上征途。但是,至少他为南子出去了太子这一大隐患,这或许是对自己喜欢或欣赏的女子最大的报答吧。

【评析】"子"是指孔子."以"是用.即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教育学生;一.历代文献也就是课内的书本知识;二.社会实践就是课外的一切活动;三.忠心待人;四.言行一致.据此,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的时候.除了注意到了学和行的关系外.还特别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因为后两种都是指人品的教育.

现在的家长和某些教师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只注意书本知识,眼中只盯着考分,把学习好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而忽略了行.忠.信后三种教育,我认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思想教育应是优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是纲,"行"和"文"是目,思想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从点滴入手,不能全指望学校,因为学校还是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它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孩子将来会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在家庭而不是学校.

一个人只要品行端正了,修养高了,那么无论能力是大是小,资质是深是浅,在社会,在家庭就不会与人结怨,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及至,平平安安的度过自己的一生,难道这不是家长和社会所期盼的吗?

【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斗胆想请您解释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解读】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评析】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许多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说的,这就提醒我们:对于孔子的语言,不能过分教条地去照搬照用,甚至不敢移动半分,那样不但将使儒家思想越来越趋向僵化落伍,而且很可能会违反孔子原来的意思.以这件事为例,如果我们不了解孔子为什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用"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去教导原来就好勇斗狠的人,用"有父兄健在不能听到了就行动"来要求原来就畏惧退缩的人,那不是完全把孔子的意思搞反了吗

这句话虽然只是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而说的,但是我觉得同样也可以作为怎样对待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要过分拘泥和强求维护圣人之言的权威性.对于圣人圣言中错误的东西就要坚决否定;落伍的东西就要坚决废弃;正确的东西就要勇敢坚持;符合时代要求的就应该大胆发挥创新.

商鞅原来是卫国人,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公元前359年,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便主动去应聘.在面试时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的变法强国主张获得聘用.然后分别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两次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取得了好的成效.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1895年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对,因为他们顽固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结果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落后了将近一百年.

【雪公讲要】「闻斯行诸」,即是「闻斯行之乎」。「诸」是合音字,用在句末,就是「之乎」二字或「之欤」二字的合音。「之」字就是所闻的那件事情。

子路问:「听了这事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你怎么可以听了就做呢?」冉有也这样问孔子,但孔子答复,却是听了就做,不必请示父兄。

仲由、冉求二人问题相同,孔子答案不同,公西华因此发生疑惑,所以他说:「赤也惑,敢问其中的道理。」孔子答复公西赤,冉求性退,所以引进他。仲由办事,一办就兼办二人分,所以抑退他。退则进之,进则退之,便是因材施教。一方面老师要对学生十分了解,而另一方面,老师个人的道德学问则是根本,不然“以己昏昏”怎么可能“使人昭昭”。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至少要学习孔子的态度,即:崇尚道德,好学不倦。这就是所谓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进入生命,进入过程,进入内心,善待资源,呵护成长。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读解】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是指教育对象,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

  在《述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自行未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

  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子贡,贫穷如颜 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惰贪睡如宰予,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

  有教无类的原则,在今天看来,应该这样理解:不分贵贱和贫富;不分男性和女性;不分年长与年幼;不分聪明与愚笨;不分勤奋与懒惰;不分汉族与别族.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实践,对推动中国的教育、让教育从贵族走向平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两千五百多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并没有能在中国真正实现,直到今天,经济这个无形的大手,还将无数穷人挡在了教育的大门之外。所以在真正解决“三农”等问题之前,“有教无类”的理想,距离我们还很远。想到那些因为贫穷而无法获得学习机会的人们,我们能有条件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们,应该更加懂得珍惜才是。


展开余文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只能作为一种理想。孔子没能实现“有教无类”,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有教无类”,即便是现在,我们仍然没能实现真正的全民义务教育。看看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现状,甚至像朝鲜那样的穷国的教育状况,我们这个主张“有教无类”的国家,难道不该汗颜吗?问题出在那里?出在我们只有主张,而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从来就没有跟上;中国人是用嘴搞义务教育、搞“有教无类”,而人家是用制度。

【原文】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读解】一语道破古今文人通病。

问题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有什么不好呢?孔圣人不是 “自行束情以上,吾未尝无诲”吗?不是“诲人不倦”吗?我们今天不也大张旗鼓地欢迎大家都去充实教师队伍,欢迎大家去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症结在于“好”为人师。而到底有没有“病”却在于是否“能”为人师。

所以“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真正胸有雄兵百万的人并不急于露才扬己,倒是那些年瓶子醋自以为了不起,动辄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出言就是教训别人,一副教师爷的派头。其结果是误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

   不仅如此,好为人师的人还往往自满自足,不思深造精进,结果是不但害人,也害自己。毛病就在于“好”为人师而“不能”。所以,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为人师表者并不在此列。这是我们应当加以区分的。不然的话,谁还敢去加入教师的队伍,去做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本意不一定是贬义的。首先从字面上看,“患”有“忧虑”的“忧患”两个意思,孟子还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何能确定这里的“患”不是代表他一贯的忧患意识呢?因为孟子的这句话没有具体的语境,如果前文有一个人喋喋不休的人对孟子大放厥词,那么这句话无疑就是对前者的讽刺;而没有这个前提的情况下我则会想象为这可能是孟子的自嘲。中国的文人有“人生识字忧患始”的说法,孟子一生得不到统治者重用,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说这句话以自嘲是有可能的。因为孟子的志愿恐怕不是做学校教员,而是做“王师”——统治者的老师,但总是热脸贴冷屁股,难免也有丧气的时候。

再者,孔子“诲人不倦”,孔子是古今天下第一好为人师的人了,孟子这样说难道是要讽刺祖师爷吗?应该不会吧

【原文】孟子曰:“到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注释】①志:期望。彀(gou):拉满弓。

【译文】孟子说:“界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读解】这正是《离娄上》所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的意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规矩,教师不能教,学生无法学。小至手工技巧,大至安邦定国,治理天下,凡事都有法则可依,有规律可循。 因此,一定要顺其规律,不可停逆而行。如果悖逆而行,就会出现“上无道楼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离娄上》)那样的情况,天下大乱。所以,规矩绝不是小问题。大家都应该自觉遵守,从清洁卫生、交通规则等身边事做起。

【原文】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让他羞愧自惭而愤发)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读解】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这是不言而喻的。孟子这里着重谈到的,则是一种独特的方法。 不屑之教,是亦教之。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过,孔子正是采取这种“不屑之教”的 老手。 除了《论语•阳货》所记载他对孺悲的态度是典型的“不屑之教”而外,他教育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说没有什么好责备的,其实正是最严厉的责备。所以,也是一种“不屑之教”。 “不屑之教”的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他,是让他羞 愧而奋发向上。因此,不屑于教诲只是不从正面讲道理而已,是从反面激发他的自尊心。想来宰予是羞愧而奋发向上了的,后来还做了齐国的临淄大夫。 看来,儒家先贤教学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运用,虽然他们当时并不一定概括出了这些原理。

【说明】教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在遵守这个社会行为规范时,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呢?孟子认为,给予教诲,是一种行为方式;不给予教诲,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关键是要看具体情况。这与孔子的教育态度是一样的。《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段记载是说,孔子不上课了,并由此而有点灰心丧气,用我者,即是需要我,不仅是国家用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也是用我,那么,学生要用我即是需要我,需要我我就言说起来,我上课,不需要我、舍弃我,我就将知识收藏起来,不怨天尤人。这一点也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学生有了逃避学习的想法,不仅仅是害怕学习,而是当时的社会影响。私有制的发展,使人们热衷于名誉利禄地位,拼命扩张土地,捞取财富,榨取人民的血汗,以至于根本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品行,只讲现实,只讲财富。而所学的知识也是只供自己的需求而不管别人,甚至根本不想学习,尤其是对“仁、义、礼、智、信”的学习。在面对春秋时期这样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孔子只好将自己的知识收藏起来。而将知识收藏起来,即是不能去为人师表了,也不能去当官为政了,也就只好安贫乐道了。因为要为人师表,要当官从政,必须要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而真正要做到安贫乐道,不被名誉利禄地位所诱惑,则是很难的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孔子认为只有自己和颜渊能做到。在《述而》中还有一段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个意思就是说,对于没有欲望、兴趣学习的学生,是不再重复给予教诲了。古人发表意见和写文章与我们现代人不一样,我们现代的文人学到一点知识就想要赶快发表出来,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捞取名誉地位,而不论以前是否有人讲过,小小年纪便是长篇大论,懂的与不懂的都要发表意见,写到后来,全靠挤牙膏式的拼命挤出一点东西,然后宣布“江郎才尽”。而古人对于“立言、立德”是非常慎重的,不到充盈旺盛的程度不会发表意见,不到欲望快要喷发出来也不会发表意见。后来有句话:“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不到愤怒到极点的时候,这个诗是写不出来的。也就是说,心中的思想满盈了,想要喷发出来,才谨言慎行地发表意见。因为不慎重的言行会影响、遗误别人,或者是误人误己、误人子弟。而学生学习的欲望不充盈旺盛的话,孔子也不再重复给予教诲。为什么呢?学生若是对学习没有欲望,没有兴趣,必然也就学不到知识,而填鸭式的教育是孔子所不愿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愤”了,“悱”了,能举一反三了,孔子才愿意继续教下去。这不是孔子挑剔,这是孔子的一种很科学的教育方式,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孟子亦是如此。为什么要用这一段来作《告子》的结尾?从把人性比做杞柳,把人生规律比作杯盘,认为人性可以纳入道德规范中来,如同人们可以用杞柳来制作杯盘一样,行不行呢?一开始,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而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变化也是一样的。”师生两人从多方面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问题,孟子认为人的行为是来自于心理活动,心里想什么,才会去做什么;心里想不到,也就不可能去做到。所以观察人的行为方式,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理内容,而知道了这个人的心理内容,也就可以识别这个人的心理本性是善是恶了。告子的思想就如同现代西方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一样,始终认为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关内心的事情。而孟子则认为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思维、意识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是“性本善”的,其行为方式也就趋向于善。如果是“性本恶”的,其行为方式也就趋向于恶。然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本性是善良的。而不是“圣王兴,则民好善”。在人类进化为人之前,善恶观念就存在于动物之中。人类进化为人之后,善恶观念更得到加强,随着人类识别能力的提高,是非曲直观念、羞耻观念、恭敬观念、恻隐观念都一步步产生,尔后圣王兴,则人民更趋向于为善!至私有制产生,并且畸形发展,人性才逐渐趋向恶的方面。虽然,私有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在这其中,如果多提倡恻隐、羞耻、恭敬、是非之心,使人们趋善避恶,那么人类社会就会稳定发展。正因为人类本性当中有善的因素,人们才会彼此相互亲爱,人们才会有团结的思想,人类才会组成社会。如果没有,人类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而依然还和其它动物一样,是猩猩猿猴。所以,后天的教育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不给予教育,是针对某一个人,是要让他羞愧自惭而愤发。这就是孟子在教育问题上的最佳行为方式。

【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①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ZUo):惭愧。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 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 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评析】此句是要人们做事不愧天、不愧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

【原文】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释】①财:通“材”。②淑:通“叔”,拾取。艾(yi):同“刈”,取。也 就是说,淑、艾同义,“私淑艾”也就是“私淑”,意为私下拾取,指不是直 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这也就是所谓“私淑弟于”的意 思。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

【读解】我们在前面已经听孟子说过:“教亦多术矣。”(《告子下》)但他在那时并没有说“多术”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而只是重点说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不屑之教”。现在,他又列出了五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朱熹曾经逐一列举了孔子、孟子用这五种方式在不同学生身上的运用,比如说孔子对颜渊、曾子就是“如时雨化之者”;对冉伯牛、闽子骞就是“成德者”;对子路、子贡就是“达财者”;而孔子、孟子分别对樊迟、万章就是“答问者”。至于“私淑艾者”, 朱熹举的是孔子、孟子分别对陈亢、夷之。其实,孟子自己认为, 他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在《离娄下》里,他曾经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这其实就是对“私淑艾者”的最好 解释。

虽然孟子在这里所列的五种教育方式已包括了德育、智育等 各方面,但严格说来,它并不是一个全面的教学体系,各种方式之间也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只是一种列举的性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根据学生们本身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不是从理论方面作系统的要求,而是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把它们引入教学实践,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是有推广与应用价值的。其意是说,君子的教育方法有五种:有的要像及时雨一样去灌溉培育他,有的要帮助养成优良品德,有的要引导发挥他的才干,有的要尽量回答疑难,有的通过自身影响使不能亲身受业的人获得教育。这五种形式,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法。

【原文】公都子曰:“滕更1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2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释】1.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向孟子求学。2.挟:《孟子•万章下》:“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这里用为要挟、强迫别人服从之意,又有凭仗之意。

【译文】公都子问:“滕更(滕国君的弟弟)在您门下学习,本应以礼相待,您却不理睬他,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依仗自己是贵族发问,依仗贤能发问,依仗年长发问,依仗有功勋发问,依仗是老朋友发问,上述情况我都不回答。滕更有两条。” [评说] 孟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理睬滕更的理由,其核心是学习的心不诚。这些发问其实质并非为了虚心求知,而只是一种炫耀。

【说明】知道人的本性、本能和本质,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孟子在教育上采用的最佳行为方式。古代教育,很少象现代填鸭式的教育,主要是要学生自己去想、去悟,然后才来问老师,老师则在这个问题上给予启发。如果不问,老师就可以认为是学懂了,从而讲下一个问题。但如果要问老师,则不能“挟贵,挟贤,挟长,挟有勋劳,挟故而问”,因为,要“问”,就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按孔子的说法是“不耻下问”。如果耻于下问,也就说明这个人不谦虚,而不谦虚则学不到真正的东西。滕更就是不谦虚,所以孟子才采取不搭理他的行为方式。这便是孟子的尽心知命之处。

标签:备课资料 学习《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下一篇:孔子:弟子孰为好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