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031
标签:
教学论文
孔子:人与文化,好古敏求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好古敏求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奢淫逸,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乐观,富有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评析】安贫乐道是一种非常高的思想境界,人类极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境界不是靠教化、要求就能做到的,绝大多数常人也是无法做到的。如果有人这样做了,应该得到赞赏和尊重;如果人们做不到,也应该得到理解和宽容。冯友兰先生曾经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绝大多数人处于世俗境界,官员文人们大多处于功利境界,其中的一少部分达到了道德境界,只有极个别的人上升到了天地境界。安贫乐道基本上达到天地境界了,几百万人、几千万人能有一个达到这种境界就不错了。绝大多数富人都会为富不仁,这符合人类贪婪的本性。要求富人不骄奢淫逸,要求富人崇尚“周礼”,要求富人乐善好施,都是不可能的事。将不可能的事作为人们的道德规范,不是自欺欺人吗?
于丹在书中对其的解说为: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见于丹《〈论语〉心得》第12页。)
显然,于丹将“贫而乐”中的“乐”,解释为“欢乐”。我在这里,不做引经据典的考证,因为大家也很难去找到,或是去阅读,古人的各种注疏。我就引用大家都能在书店里买到的,其作者的学术水平也为大家所公认的两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做一引证。在这样的比较之下,是非曲直,我想明眼人自有公断。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一书中,对此的解说为: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一本乐下有道字。贫能无谄,富能不骄,此皆知所自守矣,然犹未忘乎贫富。乐道则忘其贫矣。好礼则安于处善,乐于循理,其心亦忘于己之富矣。故尤可贵。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先生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那就更好了。”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对此的解说为: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于道”两字。
以上二先生,均将“乐”解释为“乐道”之“乐”,即“喜好”之义。
我不揣鄙陋,将我最近出版的《孺童讲论语》一书中,关于此句的解说,摘引如下: “乐”,在此可有二种解读:其一,为“礼乐”之乐;其二,为“喜好”之乐。之所以会产生这二种解读,主要是由于此句的版本差异所决定的。除了“贫而乐”这一版本外,另一种版本在“乐”字下多一“道”字,此句则变为“贫而乐道”。这两种版本都很古老,在时间上很难判断孰先孰后,而且从意思上也都讲得通。
若以“贫而乐”讲,则此句意思为:虽然贫穷,但好于“乐”。这就与下句“富而好礼”相对应,一个好乐,一个好礼。若以“贫而乐道”讲,则此句意思为:虽然贫穷,但乐于求道。这也能在句式上,与下句相对应,一个乐道,一个好礼。如果单从孔子的答语中,很难判断这两种版本孰是孰非。但如果比照子贡的问句,似乎可以从句法结构上,姑且得出一个结论。子贡问语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似乎孔子答语应为“贫而XX,富而好礼”,才算前后对应,而且读起来语气比较通顺。如果判“乐”为第一种解读,那么照“富而好礼”句式,似乎在“贫而”与“乐”之间缺一“好”字,也就是说此句应为“贫而好乐”。但由于这只是推测,没有版本及辅助材料证明,所以不能作为最终结论。如果判“乐”为第二种解读,“乐道”、“好礼”意思能够对应,且有现成的“贫而乐道”的版本证明,此倒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于丹的错误是出在“望文生义”上,见到“乐”字,就想当然将之解释为“高兴”、“喜悦”之“乐”。这种错误的产生,显然是犯错者对《论语》并没有一个基本的较严肃的研读。在当前,已经几乎被奉为仅次于《论语》原典的于丹《〈论语〉心得》,到底传达给读者多少正确而有用的信息呢?到底于丹的讲解,是向大众传达了儒家学说的精髓,还是仅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呢?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展开全文阅读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因:沿用。 或:有人。
【译文】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评析】闲人理解,孔子的这段话是说社会的发展走向是可以预知的,或者说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闲人持怀疑态度。早些时候写过一个帖子,题目是“周期”,放在这里。对于中国朝代的更替,有一种周期说。不论是三百年,还是五百年,与世界其它任何国家相比,都是一种独特。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螺旋是一种轮回,有点周期的意思;由于是上升,所以,每一次轮回的起点都要比上一次轮回的起点提高一层。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按时间的顺序和长短对中国的朝代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在公元前2207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朝,朝代社会开始了,朝代的更替也随之开始了。夏、商、西周的时间分别是441年、643年和350年,这段时间共1434年,国家基本上是统一的。但那时的中国不大,与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意思。
到了公元前770年东周以后,国家逐步开始分裂,一个国家变成了多个国家,战国后期形成了齐、鲁、燕、韩、赵、魏、秦七雄,这段时间共持续了521年。
秦从公元前248年开始兼并六国,到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它很短命,只统治了14年。
公元前206年,汉灭秦,统治时间共426年,中间出现王莽和更始帝共16年。汉以后,中国开始了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581年,隋改变了长达361年的分裂状态,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好景不长,只统治了37年。
唐于公元618年灭隋后,中国又开始了289年的稳定期;之后的53年,又出现了五代、十国。
从公元960年开始,进入了北宋、南宋与辽、金、西夏、元共存时期,时间为319年。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此后的632年,中国经过了元(97年)、明(276年)、清(267年)三个王朝,没有再进入大的长期分裂状态。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间,实际上国家是不统一的。从中国第一个朝代建立到现在,一共是4212年,其中,统一的时期包括夏、商、西周、秦、西汉、东汉、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间分别是441年、643年、350年、14年、198年、195年、37年、289年、167年、152年、97年、276年、267年、56年,累计时间约3182年,占总时间的90%,不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均为240年。其余10%共1030年,分别是西周之后521年的春秋战国,西汉之后16年的王莽和更始帝,东汉之后361年的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唐之后53年的五代、十国,清之后48年的中华民国。
作完上述统计以后,仅从时间上看,即找不到周期,也看不到螺旋,对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也难以形成关于“久”的量的概念。归纳起来,基本的东西有两点:一、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虽然分裂战乱也有1030年,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比较短暂的;二、中国是逐步壮大的,开始的时候只有一点点,到了清,无论是疆土还是种族,都达到了极限。作上述统计的时候,有以下几点感受:
1、中国传统文化,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尚未形成以前,中国的疆土还比较小,社会比较稳定,夏商周每一个朝代都很长。春秋战国时期,可能是由于诸侯割据的原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长达250余年的文化繁荣期。
2、秦在中国只是一个过渡期,如果从短命的角度看,可以不把它作为一个朝代,但是由于它在“尚武、扩张”方面的巨大贡献,其历史作用却不可忽视。遗憾的是,后来的帝王并不看重秦的主张和思想,否则,之后的中国难以预料会如何发展。
3、从文化的角度讲,汉与秦正好相反。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儒学能够成为中国的国学,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为以后的帝王提供了一种经验,那就是用儒学统治中国可以长达426年。自“五四”以来,中国的反孔非儒一直不断,如果接受“以儒学为主的传统中国文化是近代中国被动挨打、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这一观点,那么“汉奸”的“汉”字不应该是“汉族”的“汉”,而应该是“汉朝”的“汉”。
4、汉以后,中国经历了长达361年的分裂和战乱时期,一个国变成了几个国、十几个国。在这361年里,值得大书特书的“国粹”不多。
5、隋朝统一中国后,统治的时间只有37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弹指一挥间。可是就在这短短的37年间,他们却做了一件造福万世的伟大事件,那就是开凿京杭大运河。虽然京杭大运河在隋之前已经开凿了一些河段,到元才达到今天的规模,但隋的功劳是最大的。
6、唐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口碑比较好的朝代,其功不表。就其过而言,笔者认为是盛行佛教。佛叫自两汉传入中国,到唐已有六七百年,一直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唐以后佛教才开始盛行。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儒释道优劣之争,其实,道对中国的影响与儒释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儒释也无所谓优劣。有儒就够中国受的了,实不该再有释;儒释结合,儒释共存,实是中国之最大不幸。
7、五代十国后,中国进入了300百多年的宋王朝。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辛苦的,300多年来一直与辽、金、蒙征战。
8、元是中国最辉煌的年代,其威力之大、疆域之广,应永远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不过,元朝的建立,实际上是元以前中国的一次彻底亡国。
9、中国的帝王妄自尊大由来已久,但是刻意闭关锁国是从明朝开始的。明开始于公元1368年,结束于公元1644年,这276间,西方出现了很多永垂青史的人,发生了很多永垂青史的事。而在明朝却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事。最大的遗憾应该是郑和的无功。
10、清与明相比,在闭关锁国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中国社会发展到清末,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该有太多的遗憾。需要说明的是,清朝的建立,实际上是中国的第二次彻底亡国。直到晚清,人们仍然将“驱逐达虏,恢复中华”作为革命的口号。中国人历来不乏汉奸,如果说满清的汉臣、汉官都是汉奸,应该不会太冤枉他们。
11、辛亥革命算不上成功,辛亥革命后十几年,孙中山还在说“革命尚未成功”就是一证。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①我老彭:“我”在此处表示亲切。老彭,商朝的贤大夫。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相比。”
【读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形象 。之所以达而不作,是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所以就述而不作了。
从孔于的实际文化活动来看,删《诗》、《书》,定礼乐,赞 《周易》,修《春秋》,的确都是编辑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并没有哪 一项是他自己的创作。
可是,他的“述”却是非常不简单,用朱熹的话来说,是 “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其功则倍于作矣。”(《论语 集注》)
当然,绝对的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无论你编辑也好, 整理也好,总得反映出编辑整理者的眼光和取舍旨趣,更不用说 还有“删”、“定”、“赞”、“修”的工作在内了。所以,所谓“述 而不作”,多半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郭沫若语)实际上是有所“作”。
相反,倒是我们今天不少“作而不述”,专门“创作”的人, 不是空谷来风,令人不知所云,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东拼西 凑,而以天才的创作家自居,“著作等身”,欺世盗名。
展开余文
这种人,听听圣人自谦“过而不作”,不知私下里到底有何感 想?是不是以为自己远在圣人之上呢?
【评析】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应该有两种原因:一是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反对思想文化上的创作和创新;二是他不完全是“述而不作”,但对自己的“发展创新”心里没底,将自己的东西也说成是古已有之。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不应该提倡的,如果人人都遵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那么中国的思想文化就不会有创新和发展,实际上2000多年来一直是对孔子的那点东西陈陈相因,确实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评析】“述而不作”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与其强调“克己复礼”的主张一脉相承的,个人觉得,这也是孔子思想最大的缺陷之一。如果只强调服从旧有的规矩而不敢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只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落伍直至被淘汰。因为过去的旧的规矩有可能是不完善的,即便是完善了的旧规矩也只适合当时的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来曾经完善可行的规矩也会变得不可行不完善。
儒家思想在今天如果还不能突破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划下的那一条条死杠杠,还是强调一字一句都不能改变不能否定“论语”中的观点,那么儒家思想在今天也只有彻底走向毁灭一条道路。只有根据今天的具体情况,彻底摒弃儒家思想中已经被今天的现实证明是不适应的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中在今天依然有生命力的部分,同时再加进符合今天时代精神的部分,也就是重新注释过去的那些文字,让儒家思想含有时代的精神,才可望让儒家思想继续生存下去,也才可望让儒家思想在今天再放光辉。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读解】孔子按智力和知识的不同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矣。”(《李氏》)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人物。孔子不以天才人物自居,而认为自己是属于“学而知之”的中等之材,所以要“敏以求之”,通过勤 奋努力的学习来求得知识。至于学习的专业方向,则是“好古”, 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有些像我们今天的历史系学生,没 有什么外国文学课程可学。
孔子在这里的自述,一方面固然有谦虚的成分在内,另一方面也是勉励学生,告诉大家说,自己的一切关。识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既然圣人都是如此,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就更是只有 努力学习的份了吗广谁还敢自诩为“生而知之”的天才呢?
【说明】除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外,孔子还表述了自己主要是因为热爱古代的文化,敏捷而善于选择学习,才能获得今天的地位,才能当许多人的老师。这里牵涉到一个“生而知之”的“天才”问题,天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天才?其实,任何天才,也就是说在某一方面生下来就很聪明的人,如果后天的教育上跟不上的话,或者是自己在后来不努力勤奋学习的话,最终也会成为笨蛋一个。而“非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说生来就不是很聪明的人,如果能象孔子一样对学习“发愤忘食”,“好古”,“敏以求之”,那么,他最终是能成功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个大问题,不论什么天才不天才,人生最关键的是在后天的踏实的努力学习和勤奋做学问。没有踏实的学习的基础,天才也是废的,有了踏实的学习的基础,笨蛋也会变得聪明。还有一个问题,“好古”,这个问题现在很少有人感兴趣,因为受西方文化、西方哲学的影响,现代人总认为古不如今,今天比过去好,所以置历史的经验而不顾。这些人恰恰忘了,我们是踩着历史的经验走过来的,还要踩着今天的经验才能走向未来。倘若没有历史的经验,我们也走不到今天。倘若没有今天的经验,我们也无法走向明天。现代考古学证明,古代的许多东西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在许多历史的经验中,蕴涵着许多至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发扬光大,对我们的今天仍有着很大的帮助。
【原文】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说:“增加我几年寿命,到我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这样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评析】孔子把学《易经》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经》,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闲人以前写过一个“文化的混乱及危害”,贴在这里,作为对这句话的评析。
文化并不都是好的,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有高雅和粗俗之分,有科学和迷信之分,有真理和谬误之分。象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的国家,如果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落后当作先进,把粗俗作为娱乐,把迷信奉为科学,把谬误说成真理,那就会造成整个社会长时间的文化混乱。文化的混乱必然导致思想混乱,而思想的混乱又必然导致人心的涣散;人心涣散的国家会怎样发展,细想起来真是让人心惊胆颤。
中国有文化的人不少,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不多。不崇尚科学,却要把不是科学的文化,用科学加以修饰,以科学的名义加以散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怪现象。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周易的研究。
我们先不说易学本身或者易学的本义是不是迷信,客观而论,中国的迷信却主要来自于易学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卜卦、问命、相面、解梦、求签、测字、起名、风水、良辰、吉日等等,无一不是迷信的。对于这一举国泛滥的迷信现象,为什么大家都还蒙在鼓里。下面我们先看看研究周易的人是如何骗人的。
一位自称参过军,入了党,在部队任过团职军官,又转业到方任过领导职务的大师,有一天做了一个梦,就开始研究周易,并认定周易预测是一切科学的先锋,是普天之下最早、最大、最好、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学问。谁都知道现代科学技术起源于西方,其文化基础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与周易没有关系。可这位大师却敢说“周易预测是一切科学的先锋,是普天之下最早、最大、最好、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学问。”,不知道他是没有科普知识还是故意误国害民,最让人不可思义的是,这种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竟然还有人相信,难道中国人都不会思想了吗?还有一位毕业于大学法律系的大师,应该算是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却认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周易)是我们现代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说:“周易象一把打开科学宝库的通关钥匙, 可以称之为一部宇宙代数学。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旦达到鼎盛时期,就要开始走向衰败。因此不要怕别人强大,任何强势只能强势一时,不能永远强势;不要看自己弱小,正因为弱小,才有发展潜力。弱小一定会强大的,这是宇宙的必然规律。”试想,如果把弘扬周易作为现代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应该把学习研究周易作为中国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那要误多少人家的子弟;如果周易象一把打开科学宝库的通关钥匙, 可以称之为一部宇宙代数学,并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那哥白尼、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不懂周易又怎么解释;如果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旦达到鼎盛时期,就要开始走向衰败,那连马列主义都可以不学,用周易测一下,然后慢慢等着就是了;如果不要怕别人强大,我们也不要搞改革开放,小富即安就行了。这个学法律的大师,简直就是荒唐。
我五十岁已学过《周易》,可以说不会有大的过错了。(孔子有很大的理想和抱负,晚年依旧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整理六经,但自知时间已不多了,所以发出“加我数年!”的感慨)。这里,“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显然是对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的补充说明。为什么孔子要特别强调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和“五十以学《易》”呢?“知天命”和“学《易》”有什么关系呢?据《史记 .孔子世家第十七》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这就是说,孔子晚年非常喜爱《易》学,并整理了《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易传》文献。孔子读《易》很勤奋,以致把一部《易经》编书简的皮绳都弄断了好多次。《史记》的记载和《论语》的记载情况是相吻合的,孔子是认真“学《易》”后,才“知天命”的。根据《史记》讲的经孔子整理过的有关《易传》文献分析,“《易》道”与“天命”确是息息相通的。《易》学阐明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天道观,成为孔子以后历代儒学流派的自然观的立论基石。所以程颐、朱熹深悟此中道理,各自花费几十年时间研读《易》学,程颐有《伊川易传》、朱熹有《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问世,他们皆为儒家易学造诣极深的人物。因而当他们读到《论语》中子贡对孔子“言性与天道”发出赞美不绝的感慨时,他们俩皆不略而同地肯定子贡一定是听到了孔子关于“知天命”天道观的精妙之论,不然孔子也不会自我表白“五十而知天命”和“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确实,孔子认真研读《易》学,韦编三绝,一定会有自己关于“知天命”的精彩论述。新近公布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易传资料中,有一篇《要》,这篇易学文献记载了孔子与子贡谈论《易》学的情况,十分珍贵,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孔子“五十以学《易》”和“五十而知天命”的秘密所在。
【原文】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shèng),楚之《梼杌》(tào wù),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①。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注释】①史: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父胜质则史。”《论语•雍也》“史”与”野”意思相对,有浮华不实之义。1.乘: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2.梼杌: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左传•文公十八年》:“谓之梼杌。”赵岐《孟子》注:“囂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亦是一种史书。
【译文】孟子说:“先圣王者离我们而去,他们的事迹也被人忘记,颂扬的诗篇也随之消亡;颂扬的诗篇消亡,乱世作《春秋》。(“春秋”,有两义,一是指当时记载历史的史书。一是指鲁国的《春秋》这本书。)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是一回事。所记的事,都是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事;所用的文体,不过是史书的文体。孔子说:‘它所表达的大义,却是我私自确定的。’”
展开余文
【评说】孟子论述孔子写《春秋》的历史背景。由于书写的原因,周朝以前的事迹很少留传下来;自周朝立国后,各种竹简、钟鼎文也就多了,因此记载各诸侯国的史书也多了。但是,什么样的史书才真正符合历史事实呢?所以孔子作《春秋》,认为自己私自决定了历史事实的褒贬之义,以尊重历史事实为本,为的是统一各诸侯国史书的写作。因此孟子在此举此例,也就是说明在史书的写作上,孔子采取的是最佳行为方式。
【现代阐释】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孔子修《春秋》,意在寓褒贬,别善恶。在孟子看来,与《春秋》同时代的史书,如《乘》《梼杌》等,“其文则史”,也就是太过夸饰。而《春秋》则是将《诗》的褒善贬恶的大义引用到修史上来的从而做到“微而显”、“志如晦”、“婉而成章”。
【学•思•练】关于修史治史的态度与方法,孔子主张“微言大义”,司马迁主张“实录”。联系本章,就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发表你的看法。
标签:
教学论文
孔子:人与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孔子:弟子孰为好学
下一篇:
孔子:人与文化,颂其诗,读其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