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02  
标签:教学论文
诗教与课堂教学(教学论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泱泱中华,悠悠诗国”;“诗人词客,灿若繁星”。我国很早就有着蓬勃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也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功能。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历代的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

诗,有思想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还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诗教”对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校园诗教”,“诗教进课堂”已经迫在眉睫,至关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校园诗教”,“诗教进课堂”,诗教工作就要失去大半半壁江山,就将黯然失色。随着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趋显要,不少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古典诗词吟涌活动,有的学校还专门开设了“诗教”选修课。“诗教”问题重又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很多学校切实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和育人作用,真正实现了“诗教进课堂”的可喜可慰的效果。

下面我就“诗教进课堂”这一课题谈谈自己进行的一些实践和探讨。

我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已成为我国古文化的典范。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在半个世纪里,我国诗与诗的教学有着不时的延续。1958年的“采风运动”,号召学生“采风”,但“大跃进”的痕迹太重。十年动乱时期,“毛主席诗词”进入了课堂。毛泽东同志成功地总用旧体诗词的形式,很值得青少年学习。遗憾的是,当年大家是把毛主席诗词当做议论文或“最高指示”来教和学的。现在,十七大精神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诗教是文化建设、文化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我认为,这正是“诗教进课堂”传统的一种回归和延续。

我曾在初中二年级600名学生中随机进行了数据调查:

调查内容 人数 比例%

了解“采风运动” 142 24

了解“毛主席诗词进课堂” 380 63

了解“诗教进课堂” 580 97

可见,“诗教进课堂”的宣传和教育已经逐步进入学生的平时学习中了。

诗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诗歌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境” 和“神韵”,对于青少年学生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十分看重诗教,要把它放到教育的重要地位。因为教、学诗的作用在移情,在改变人的性情,使人心走上正道,更可以通过诗歌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团结大家,表现自我,调节心理,促进和谐。

诗教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知和情,如果只重应试教育,就会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缺少理想,缺少创造,缺少想象力的人。一句话,缺少人文素养。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那么我们对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诗教进校园”的效果呢?

诗歌教学的方法来源于对诗歌本质的理解。“诗言志”,这是中国历代诗家所遵循的宗旨,也是我们进行诗歌教学的出发点。

首先应该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诗歌,从诗歌里学什么。教学一首诗(无

论是新诗古诗),都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在教学诗歌过程中,必须遵循诗的这一特殊规律。

其次,我们从语文课里学什么呢?诗歌是放在语文课里来学的。学生学新词,学篇章结构,学表达方法,学主题思想不是主要的。诗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因此诗歌教学要教会学生首先运用语言和逻辑识别能力辨别作者说的是什么,是怎么说的。二是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三是把既有的感情体验换一种形式(例如充满情感的朗涌、吟哦)对外抒发。

当然,我们语文教师应当站在诗人的高度,用浪漫主义色彩去教诗。要启发学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首先要熟背在心。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记性,大量的背诵、积累;初中阶段,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去理解,去品味,唤起灵性;而真正悟性的获得,可能要到高中阶段,不过这也仅仅是悟性的启蒙阶段。因为真要获得诗的鉴赏力,需要不断有新知识、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的积淀。

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当然这并不排斥讲,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体会,是“我”读诗的体会,而不是别人的理解。也要让学生在读后谈感受。

我在初三年级900名学生中也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

调查内容 人数 比例%

基本会诵读的 860 96

基本懂得篇章结构、表达方法、主题思想的 420 47

基本懂得情绪和情感表达的 280 31

可见,教师和学生都很注重诵读,但基本不能深入理解内容,特别是不懂得情绪和情感表达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究其原因:由于我市中考语文试卷仅把课本中的古诗词作为默写的考点,还没有诗歌欣赏这样的考点,导致了教与学均忽视了诗教中最重要的内容:对诗歌的本质理解“诗言志”。但欣喜的看到广大语文教师已经把诵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方法,我想随着学生悟性、阅历、体验的丰富,达到“诗言志”或者再创造必将取得明显效果。

第三,诗歌教学要讲究教、学法,要把学生引领进一种境界,要学生不爱诗不读诗也不可能。


展开全文阅读
诗歌是语文教材里最特殊的部分。我体会,教诗歌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具体来说,一是有适当的阅读量,以积累对诗歌的感性知识,并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评价尺度。可以分为背诵篇目,熟读篇目,浏览篇目。数量上略作规定,读法上不强求一致,吟咏朗诵,默读,甚至抄读都可以。当然,适当的学习方法是需要的。但是,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使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使别人的财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财富。比如教学余光中《乡愁》一诗,首先研究一个‘愁’的意象,并说明这些不同的愁思与所用意象有什么关系。不同的“愁”引出不同的意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各不相同的“愁”思,从而把握了意念与意象间的关系。据此,再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上的距离的意象赏析阅读,学生对诗中深深的乡恋产生浓浓的回味,诗的隽永意境便存于胸了。 

目前,“诗教进课堂”还确实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传统诗词最显著的特征是讲究格律,而懂得诗词格律的语文教师还是很少,这严重制约了诗教的广泛开展。当然,诗教是长期的事情,有开始之日,无终结之期。孔子提出并实践诗教,已经有两千余年,一万年以后可能还有诗教。这就需要我们及后代人不懈努力吧!

 
标签:教学论文 诗教与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