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242
标签:
教学论文
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必修教学论文)
冉小
一、舒婷生平和创作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她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二、舒婷诗歌的思想意蕴
1、忧伤与憧憬并存
舒婷诗歌由于失落、悲哀、迷惘所带来的忧伤、痛苦,却蕴籍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探索,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或许追求了一生/仍然得从追求本身寻找”(《送友出国》)诗人把忧伤、悲苦,由个人家庭推及到社会,进而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兴衰。
2、以“爱”为内核的诗
综观舒婷的诗歌,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情感特色——以“爱”为表现主题。“爱”始终是她诗歌的内核。“爱”包括自爱和爱人。
三、舒婷诗歌的美学特色
1、舒婷诗歌的意象特色——独立、优雅、典丽
舒婷诗中的意象主要是指主体情感与具体、生动、直观的形态构成的一种审美契合。具体看来,这种由主体直接规定审美对象所构成的意象组合,有这样几种类型特征:
a、第一,诗中之“我”直接出现,以浓烈的情感使客体达到人格化。
b、第二种意境特征是隽秀自然,清新而舒展,诗中并无“我”直接出现,甚至把主体隐于客体之中,即使出现也是自然之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观之意在客观之象中消融了。
c、在舒婷作品中使用最广泛的意象表现方式是处于前两种之间的表现方法,兼备二者的基本特点,境中有象,境象结合,既具备“象”的流动性,又兼有“境”的和谐性。
2、低沉中蕴含高昂
舒婷的诗歌,表面上给人以低沉的感觉。其实,舒婷的诗在低沉中蕴含着高昂,把所感到的个人忧患,表现得婉转而热烈,缠绵而深邃。
3、追求宣判的诗歌语言
舒婷诗歌中的语言结构的明显特色就是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她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原因即在此。
四、舒婷在现当代文学诗坛上的成就和地位
舒婷的内心情感和她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两者共同营造了她诗歌艺术魅力的独特氛围,从而使之在新时期诗歌的地平线上凸现出一道奇异、绚丽而迷人的风景!
标签:
教学论文
论舒婷诗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客至、旅夜书怀(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例)
下一篇:
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心得体会(师德学习总结)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