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745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研究—课堂上学生动起来
党 臣 著
虞城县刘集中学
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语文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研究
—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
虞城县刘集中学 党 臣
我是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从教语文二十八年。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围绕着培养学生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这个课题进行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愿奉献同仁以商榷。
“语文……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如何达到“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四十五分钟内,组织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以求“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本领。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的。笔者以为现阶段有以下几点要解决好。
首先是要更新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长期以来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语文课满堂灌,进行繁琐课文分析,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可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着重道德教育,“文道统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好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学生只有乐学,才会奋进不已地探求新知识,学习新本领。我们知道,当人们学得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时,在精神上会感到满足,成就感益大,学习积极性就会随之愈高。所以我们应端正教学观念,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位置,变口若悬河的讲授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习他们所欲求的新知,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其次是改革备课方法,把传统的教学单一的知识结构改变为认识和培养主体性人格双层面的教学结构。以往撰写教案时往往把教学步骤、教师的提问及问题的答案作为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效果,说白了即考试时如何让学生少丢分,得高分,知识领域关注多,学生一般发展关注少;教师抄写教案用时多,钻研教材用时少;钻研教法用时多,研究学生用时少;教学中教师以“灌输讲授”为主,课堂上很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此我把备课教案改为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的指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一节课分为几步,即:自读、提议、归类、潜读、讨论交流、掌握理解。就是把课文交给学生自学预习,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预习时,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再读课文对照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理解一般性问题,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教师归类,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潜心读书,对吃不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讨论的与自己的理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感觉,“英雄所见略同”;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讨论时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示,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备课着重学法,发展学生个性,养成创新思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最主要的课堂上怎样实施自己的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那怕是点滴和微小的)。在教学环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不知不觉中学会遇到任何书籍文篇,宜如何下手乃能通其义而得其要。课堂上的自觉心得交流,使所有学生的眼、耳、口、手脑五官并用,《学记》说:“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即学习没有不经过五官的,五官不参加学习活动,就学习不好。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消除了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意见发生分歧时应及时把问题引向深入,进行铺展,不要急于结论。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怎样去思考,变换角度,让学生多方面探索,多给尝试。还要让学生联系课外知识去理解文章,对问题的答案不要拘泥种形式,不要死扣某一字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要学生能理解,能用语言表示出来就认可。这样,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的过程,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贯穿于每一个细节中,达到了为着学去教的目的。诚若叶圣陶语“教师所务帷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苟能若是,或未足以言教教育革命,然教育革命殆莫能外之”。
另者,所学知识综合应用,教师更应强调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消除眼高手低之现象,必要时“依据学生利益而考查,依据考查再打算增进学生利益”,分布复习,分化中得到强化,让学生始终处于“动”的状态,自动、主动、乐动,“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这是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当否,敬请同仁不吝指教。
(本文已由天野上传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论文交流中心”,请查阅网址:http://www.k12.com.cn/teacher/resource/lunwen/)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试论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德育“课堂教学主渠道”质疑
下一篇:
漫谈写“作文批语”的艺术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