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945
标签:
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网友来稿)
李 德
社会的发展和语文教改齐声呼唤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语文阅读教学是最能胜任这一时代重任的。阅读教学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最能形成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但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恰恰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抑制。一种教学模式是,从写作背境出发,考虑到作者的思想倾向、阶级立场,以教参为坐标,全力以赴地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手法;另一种教学模式是以高考为指针,以语文试卷的常见题型为标准,将一篇文学作品化整为一道道练习题,从语音、字形,词句修辞到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然后引导学生去冥思苦想那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也就从根本上违背了阅读认知规律;这样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通过阅读发展个体的需要,也就实质背弃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与时代对学校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
因此,应重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一点是许多教师都认识到了的。现在,我们当探索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不侧重于理论的探讨,只从平时的教学中,总结一些实例,以期改变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弊。
一.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思维方式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地展开思维,如同一个车轮,从一个
轴心出发,向周边引出许多辐条一样。以前有一个著名的例子:请尽可能多地说出一块砖头的用处。除了修房、筑灶、铺路等常见用处以外,有同学还列举到垫瘸了腿的椅子、磕核桃、助跑器等。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及其规律,推知事物的本来面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灵活、巧妙、敏捷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伶官传序》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概述了论证中心论点的史实后,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时的难、盛与失天下时的易、衰作了对比叙述,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篇文章的结尾一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立意:“岂独伶人也哉?”意思是说,身死国灭的灾祸是从日常那些细微的、不易觉察的小事中酿成的,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常常因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困扰而一事无成。那么,我们还能从历史和现实中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或凝目沉思,或低声交流,很快便举出了大量的事例:
历史上唐明皇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致奸臣弄权,最终酿成“安史之乱”,成
了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现实中,有人沉迷赌博,不仅个人身心受损,更为严重的是,
家财破败,夫妻反目,酿无数家庭悲剧,也有人挪用公款,不思公务,个人啷铛入狱,
也给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我们一些学生爱“武侠”、“言情”如痴如醉,上
课一心二用,下课则全心全意,成绩明显下滑,课业逐渐荒废;有些同学沉迷“上网”、醉心“聊天”,由迟到而旷课而逃学,骗老师骗家长,偷钱抢钱,其结局要么离家出走,私会网友,要么犯罪入狱,一失足成终身恨……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是给准可让学生极力发散思维的点,并且通过点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这种思维的乐趣,从而逐步形成习惯。
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批判思维是阅读教学中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品质,阅读的评判活动就是一种批判性的创
新活动。这也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缺乏的一种思维品质。而这种思维,最宜培养、发展人的个性,是创新精神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六国破败,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这篇文章的立意在于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弊在赂秦”这样的历史观点,同学们是否同意呢?
[学生甲] 战国后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这也是当时各国在非军事领域展开的
一场竞争,而最终秦国取胜。秦国靠商鞅变法,国力大增,经过几代君主的努
力,统一天下势不可挡。六国割地赂秦只是一种苟延残喘而已,称不上“弊”,
与宋朝当时的情况也不一样。
[学生乙] 显然,“赂秦”决不是六国心甘情愿的,再昏庸的国君也不会把自己的
土地白白送人。六国“赂秦”一定是迫于压力的,是不得已的。所以,苏洵并没
有分析到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不相信苏洵没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了讽谏当朝统治者。但从“史论”的科学性讲,我认为这不足取。
[学生丙] 我对他的假设“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也不敢苟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从齐桓公称霸开始,兼并
展开全文阅读
其他诸侯,取周而代之,一统天下是几个诸侯国的政治雄心,这也正是几百年战
国兼并战的根源。所以,在六国之间,根本就没有联合的可能,他们相互间的信
任并不比与秦国的深,这也是声势浩大、前景诱人的“合纵”那么不堪一击的原
因。同时,我也申明一点:统一是必然的结局,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嘛。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肯定学生批判思维中的合理成份。在这些思想中,往往有灵感的火花迸发,学生对这些“火花”是极惊喜、珍爱的。教师要给予呵护,不要用“冷风”将其吹灭。
三.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想象思维是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之一,想象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但是,目前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失误,可能就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否定,这本身就是违背阅读规律的,因为想象是阅读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想象也是青少年学生学习活动中最主要的心理现象。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写于青年时代的一首名词。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那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词的绘景,展开想象,口头描绘一幅“毛泽东湘江岸边赏秋景”的图画。
[一学生] 正值深秋,连绵起伏的岳麓群山山山红叶似火,澄静碧透的湘江,汹
涌北去。江面,大小船只,往来竞发;江边浅水处,各色游鱼时游时止;碧蓝的
天空浩渺无垠,雄鹰正沉稳矫健地翱翔。秋风飒爽,拂起良久伫立岸边的毛泽东
的长发。青年毛泽东,伟岸魁梧,一袭长衫,倒负双手,深深陶醉在如此美好的
湘江秋景中。
这样的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随处可以设计实施。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朱自清是在怎样的狂喜之中,从梅雨亭探身下去,急切地到了那汪汪一碧的梅雨潭边,他跑啊,跳啊,怎样张开双臂,怎样蹲下身去,拍打、抚摩,怎样轻轻掬起那绿,怎样浅浅亲吻那绿!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在层云掩蔽的满月之夜,在人静蛙鸣的寂寞之夜,朱自清怎样披了衫满腹心事地在荷塘边,那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上走走停停。
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就开启了语文课堂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
四.情境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篇文学作品不是孤立于历史和社会之外的,一个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虽
置身于课堂,也总是保持着同历史、现实社会的某种联系。因此,一篇文学作品,是历史(作者创作时的那个时代及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与现实、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仅是对那个历史时代以及作者的理解,也是对现实社会及自身的一次理解。学生人格的形成、智慧的提高、思想的集成等都是在这种理解中实现的。情境思维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解、接受。情境思维往往是由一些特殊的、偶然的、个人化的事物、情境的触发而产生的一种灵感的想象或领悟。思维者以自身特殊的情境式的想象去理解作品,同时,也以作品的文学情境去理解、认识自身生活中经历的情境。
巴金的《灯》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是一篇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艺术高超的佳作。学生对它深刻的思想性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同学们对“灯”以及与“灯”有联系的情境应该是不陌生的。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身的生活经历,描绘一幅记忆中与“灯”有关的画面。
[学生甲] 小时候,我们全家住在乡里,爸爸那时是村里的教师。每天晚上,我
们一家人坐在灯下,爸爸辅导我和弟弟的功课,看着我们完成作业,然后,给我
们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每天晚上读一段。每当这个时候,妈妈总在一旁
默默地做些什么,她总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事。就这样,夜复一夜。现在想来,那
样的夜晚多好,在灯下,一家人,亲情无限。
[学生乙] 有一次收假返校,途中,我们的车坏了,所以车进城时,天已经完全黑
了。坐在车上,虽然很疲倦,但透过车玻璃看万家灯火,看那远远近近的绿灯红
光,我内心依然十分激动。当时,我想,我不能在天上为自己燃一颗璀璨的星星,
但在地上,在那繁华的大都市,我一定要为自己点一盏灯!我是农村的学生,但
我坚信,那里某扇窗子后面,一定有一盏属于我的灯!现在,这盏高悬的灯,依
然催我奋进,给我动力!
还有好多学生动情地谈起了自己经历中,有关“灯”的一些记忆。经过引导,大家发现,“灯”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它是亲情,它是信念,它是勇气……以此切入课文,学习的激情不是有了么?理解的难度不是小了么?领会的丰富性不是增加了么?对人生的感悟不是又进了一层了么?作文不是也知道怎样写了么?
语文阅读教学最能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除了以上介绍的四种以外,常用到还有其他许多。比如逆向思维能力、联转思维能力等。但是要注意,思维能力的训练,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内空,也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具有其本该具有的丰富性,它所追求的目标,从终极目标来说,还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形成、态度的转变。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还应讲究教法的多样性。
作者邮箱: lide30@china.com
标签:
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永远的〈荷塘月色〉(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语文教学中的简笔画(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