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579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散文鉴赏《清塘荷韵》(教案设计)
 清 塘 荷 韵

                        季羡林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自然流畅的行文,体味散文韵味。

         2、体味文中流露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培养高尚雅致的生活情操。

    教学重点:目的2。

    教学难点: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线索)。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 学 步 骤

    一、学生阅读全文,概括内容

    本文写了一位老者想荷、栽荷、盼荷、赏荷的过程,细腻地描绘其思想情感的变化:一个老者面对空空如也的池塘顿生遗憾(好象缺了点什么、不符合我的审美)而后补憾(把五六颗莲子投入池中)、盼望(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失望(水面上什么也没有出现)、微有希望(第三年……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片叶子)、狂喜(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及思索(顽强的生命力)。

   遗憾  →  好象缺了点什么、不符合我的审美

   补憾   →  把五六颗莲子投入池中

盼望   →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

    失望   →   水面上什么也没有出现

    微有希望 → 第三年……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片叶子

    狂喜   →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

    思索   →   顽强的生命力

    二、荷花自古为文人雅士所推崇,让学生找几首有代表性的咏荷的诗歌。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毕竟西湖六月天,  

    树阴照影爱晴柔。             风光不与四时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             接天莲叶无穷碧,         

    早有蜻蜓立上头。             映日荷花别样红。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春,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暮,

底面深藏碧伞中。

    另有现代作家朱自清《荷塘月色》,古文《芙蕖》(李渔)。

    三、作者简介。

    当代咏荷散文当属季羡林《清塘荷韵》。

    季羡林(1911——),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 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千年论坛”有他的一篇《21世纪的人文与社会》)。

    季羡林先生二三事

    1、帮新生守行李。

    2、1930年到北平应考,同时被北大清华录取。从清华毕业后,赴德国留学。

    3、文革时被批斗、抄家、打的头破血流,曾准备服安眠药自杀,突然红卫兵来敲门,他被押去挨了一场十分野蛮的批斗,躺在地上牧童,痛苦中他突然“醒悟”:“一个人忍受挨打折磨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我能够忍受下去的!我不死了!我要活下去!”如果不是红卫兵把他拉去批斗,那有今天的老季?

    四、课文分析。

    1、结构分析。


展开全文阅读
    本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种荷的原因,说明为了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塘中最好有荷花。

    第二部分:(3——6)详细刻画在莲子入水后作者翘首期盼的心情。

,  第三部分:(7——11)主要写赏荷的无限情趣。

    第四部分:(12——13)预想荷的将来,并为之祝福。             

    2、内容分析

    分组齐读第一部分

    这部分写得平实自然,如话家常,然后几篇古诗文顺手拈来,既展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将有塘无荷的巨大遗憾表现出来,使得后文的举动水到渠成。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镜子)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个别朗读第二部分

     分析:第三、四自然段写“尽了人事,”将莲子投入池中,就“听天由命”了。问:作者确实是一种听天由命、并不在乎的态度吗?

    明确:否。从作者的一些细微的举动,“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以及第四自然段所写的“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从中我们能够感受一个老者的发字耐心的期盼,表现了老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真诚。特别是当第二年荷叶还未长出时,作者用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个“吸”字,尽先情真。

    第五自然段,写绝望中忽然出现奇迹,但究竟只有五六个孤零零的叶子而不免灰心。表达老人对满塘荷叶、荷花的盛景的迫切期盼。写得坦然不拘:有叶片长出,是出了奇迹,但人心似乎难以满足:“我总嫌着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

    第六自然段,写终于盼到了荷花生机勃勃时的狂喜心情。

    问:狂喜之情如何表现?

    明确:作者从去年五六片叶子漂浮之地写起,一直写到“长成了亭亭的荷叶。”仿佛每一片叶子的细微变化都是在作者的注视下完成的,老人的补憾——盼望——失望——希望又略有灰心——狂喜的心理变化在此有了一个相对完满的结局。

    分组轮流朗读第三部分。

    本段主要写赏荷的无限情趣。

    第七自然段写由荷叶的生长速度而引发的对生命力的惊叹——生命力的顽强风,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

    第八自然段写“季荷”“别样红“的兴奋心情。主要是通过塘中荷花盛景而沟起对古诗及杭州西湖美景的赞叹,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得意之情,表现了老人的童心,坦率而真诚,令人会心而笑。

    第9、10自然段:写过去两年赏荷而陶醉其中并品味“池花对影落“的美好意境。刻画传神,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荷塘盛景中,有绿叶、红花倒映其中,莲瓣飘落,水面平静,虚(景)实(景)结合,动静和谐。最妙者是,如画风景中,一老者默坐池边,赏荷吟诗……

    有关“绿肥、红肥”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到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有关“白玉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第11自然段写荷花满塘的盛景引来邻居的赏花兴致。“洋洋大观”确实够吸引人的,欣喜之情,荡漾其中。

教师朗读第四部分

    花开花落,然而作者并没有描写残荷凋零,而是以雪莱的诗句,表达自己对荷的明天的期盼和信心,可谓别开生面。“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唯有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充满热爱,才会有如此不同常人的感受。

五、学生自读全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谈谈感受。

    (“荷韵”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

六、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虽朴实,却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2、引用古代诗文,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3、线索清晰,意蕴独特。

七:作业

 1、背诵两首以上写荷的诗歌。

 2、解释词语并注音

  脍炙(kuai zhi)人口:(见课文)

  徘徊(pai huai):来回地走。

  旖旎(yi ni):柔和美好。

  接踵而至:踵(zhong):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的来。形容来得多,接连不断。

  睥睨(bi ni):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吸吮(shun):吮:聚拢嘴唇来吸。

 

 谢老师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散文鉴赏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乡愁》诗歌鉴赏(教案设计)
下一篇:散文鉴赏《祝福拉萨》(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