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373
标签:
作文指导
实施有效讲评,提高作文效率(苏教版教学论文)
卢氏县徐家湾中学 方红军
目前的作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这与教师在批改和讲评中惯用的“纠缪法”——只罗列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不肯定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教育原则,要变“纠缪法”为“评优法”。“评优法”的实质就是赏识、激励。激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产生自信。一个人一旦有了自信,就会产生追求完美的愿望,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需要激励。上好作文讲评课,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提高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重要。根据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作文讲评课要有如下五个环节:
一、赏识性批改
这是上好作文讲评课的心理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除了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评价外,还要了解学生倾向性的问题;更要利用赏识心理,培养学生成功的心态,因为鼓励和欣赏永远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作文批改的过程中,与其过多地指出学生作文的缺点,求全责备,还不如多多欣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走进作文讲评课,既能看到作文成功的希望,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实事求是地面对存在的问题。落实以上环节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宽打分数。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给的分数。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其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只要在语言、构思、选材等任何一个方面有“亮点”即可给高分,不必要求多方面优秀才给高分。批改作文不应吝啬分数,哪怕只有一个好段落、一个好句子,甚至只是一个精致的词语,也要在分数上予以体现。时间长了,学生就能从分数上看到自己作文进步的方向;不知不觉中,教师也就能用分数为学生搭一架“梯子”,使其主动愉悦地向作文成功的高峰攀登。二是写好评语。作文评语应以褒扬为主,肯定学生在遣词造句、立意构思上的优点,即使对待较差的作文,也应坚持以欣赏的眼光来寻找“亮点”。批语中切忌出现“刺眼”的语言,如果要指出缺点,语言尽可能要温和,少否定,多从正面提建议,多指出努力的方向。比如“多读报,素材就更丰实了”“增加一点描写,人物形象就更丰满了”“努力写几个分论点,你下次作文时一定能办到”,学生得到了教师的好评,内心就会感动,也就乐意接受教师提出的批评和建议。总之,教师应通过赏识性批改让学生怀揣一颗“火热的心”走进课堂,增强他们听课的兴趣,为高效作文讲评奠定基础。
二、针对性讲评
这是上好作文讲评课的重中之重。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每次作文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如果一次作文讲评既要涉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又要涉及遣词造句、语法修辞,那么势必会造成面面俱到而收效不大的结果。况且作文教学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作文训练应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作文讲评课也应在整个作文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坚决避免随意性。为提高实效,作文讲评时要体现针对性的原则,力求讲好“这一次”,一课必让学生有一得。教师应该根据批改的实际情况确立讲评目的,并选取重点问题,做到一次讲评主要解决一个问题。讲评的目的应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一学年或一学期要达到的目的;二是具体到每次作文要达到的目的。目的明确,讲评才能有针对性。比如,本学期作文教学以议论文写作为训练重点。那么作文讲评课就应从这一重点出发,把整个议论文写作分解成七八个训练点,逐一突破,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及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这一目的。每次作文讲评,都要以解决突出的普遍问题为中心,如审题立意、结构布局、材料选择、论证方法、语言运用等,每个问题都可以成为一次讲评的重点。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最终达到了讲评目的。
总之,教师心中要有一本学生作文的“总账”,要努力让学生的作文“债务”分期偿还。试图让学生把作文的巨额“债务”一次性还清,学生看到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后,就会感到暗无天日,索性当“赖皮”了。因此,有效的作文讲评课必须是一节课突破一个“点”的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螺旋式”地提升。
三、“下水文”引路
这是上好作文讲评课的有效途径。“下水文”引路就是教师通过亲自写范文指导学生写作的一种方法,用好这一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水文”有如下四个作用:一是有效定点的作用。教师通过设身处地地写“下水文”,可以真实地了解这篇作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可以在讲评时结合自己写“下水文”时碰到的问题,以确定学生最需要“扶一把”的地方,使讲评围绕侧重点“中心开花”。二是示范比照作用。教师的“下水文”可以用在写作前,作为学生仿写的对象,以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也可用在写作后,为学生自评、互改提供参考和标准。三是互动提高作用。教师的“下水文”作为范文要读给学生听,发给学生看。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水文”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学生对此完全会有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评析“下水文”,让学生勇敢地提出不足,并尝试修改。这样的过程,也是师生写作能力互动提高的过程。四是拉近师生距离的作用。教师通过写“下水文”,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从而拉近师生“教”与“学”的距离。教师尝到了作文的甘苦,在讲评时就会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挑剔,就会将自己写作时的一些思考在讲评时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增加教师讲评课的“向心力”。
教师写“下水文”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示范性下水文”。教师可把它呈现给一些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当他们对作文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写起时,让他们首先阅读“下水文”,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模仿的范例。二是“矫正式下水文”。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发现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教师可针对这些问题写“矫正式下水文”,供学生体悟,让学生模仿。这样,他们既可以发现自己作文的问题,又可以找到矫正的思路和方法。三是“片段式下水文”。教师可根据学生作文最需要突破的点,写几个片段给学生作示范,以解决学生作文的局部问题。四是“提纲式下水文”。顾名思义,此法就是教师列几个作文的提纲给学生作示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其得到启发。
展开全文阅读
四、升格性重作
这是上好作文讲评课的重要保证。所谓升格性重作,也就是在教师的作文讲评完成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整体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并在体味教师所给范文的基础上,针对自己作文的缺点重写作文的过程。升格性重作力求让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避免前一次作文出现的误区和“雷区”,使重作后的作文能脱胎换骨。当然,升格作文也不是要求学生进行面面俱到的升格,只要扣住讲评要点,有所进步即可。
升格性重作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一篇作文的多次升格重作。一次突破一个点,最终力求完美。笔者曾经让全班学生把一篇《欲望与人生》的作文同题升格重作了四次,效果颇佳。二是片段性升格重作。此法主要是针对写得不够理想的片段重作一个段落。这一方法应不厌其烦地贯穿于整个作文过程的始终。三是升华式重作。对于一些作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教师在讲评后可指导他们在较为成功的原作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层次,以达到发表的要求。
五、拓展性阅读
这是上好作文讲评课的必备要素。此环节应安排在作文讲评后。在作文讲评后,教师可以印发自己的“下水文”、学生的优秀作文、与之类似的时文美文等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再一次提高自己。
通过阅读印发的这些文章,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从而使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使自己的思维空间更加开阔。这样的阅读好比蜜蜂采花酿蜜,学生通过对这些文章精雕细刻处的品味,可以形成可依托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形成自己行云流水般的写作思路。长期坚持,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不脱离文篇之思路发展与语言运用,不放开文篇另外说一番道理,另外说一番篇章结构之类,学生即当于思想品德方面有所感受,于读法写法方面有所长进。”这一次的阅读是吸收,下一次的写作是倾吐。学生获得满腹文章后,自然会文思如泉涌。作文讲评切不可忽视这一环节。
总之,作文讲评课应该是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作文讲评课应该是一座“加油站”,给学生补充向前行进的作文“能源”;作文讲评课也应该是一座“桥梁”,使学生到达较为理想的作文境地。当然,教无定法,作文讲评课更能体现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因“人”、因“文”、因“课”而异。只要我们拥有赏识的眼光、运用赏识的语言、采用行之有效的激励形式,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为作文教学奏响和谐的主题曲。
方红军
标签:
作文指导
实施有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散文鉴赏《祝福拉萨》(教案设计)
下一篇:
学生诗歌鉴赏题答题的指谬与匡正 ——从模块检测中看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人教版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