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10896
标签:
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谈骨气》课堂实录及评说
介】实录/姚友勇评点/吴稷曾吴稷曾评点者吴稷曾老师系长沙一中特级教师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天地间有浩然正气,人应有铮铮骨气。同学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谈骨气》。(加点字板书,下同)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小黑板,让一生给加点的字注音。
嗟(jiē) 吆喝(yāo) 丞相(chéng) 拘囚(qiú) 高官厚禄(lù) 拍案而起 (àn) 富贵不能淫(yín)
2.速读全文,划分结构。
师: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从课后练习一可知,文章由三部分构成,即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 出结论,也就是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请同学们据此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 容。
小结: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对“骨气”作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5-9段):以三个事例论证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 难,奋勇前进。
三、分析课文
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在提观点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
生读。(略)
师:哪一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一句话)作者提出论点时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们不妨对比阅 读一下,把这句话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同学们体会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生讨论)
师:很明显,“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句语气肯定,“是”有强调作用,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全文始终贯穿这种感情。
师:同学们再充满激情地把第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生读。(略)
师:提出论点后,作者紧承着引用了孟子的三句话,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生七嘴八舌, 师引导学生齐读“高官厚禄收买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生讨论。(略)
师:内容上解释了骨气的含义,论证。请同学们齐读此段,把孟子的话背下来。
生读第二段。背孟子的几句话。
师:既然第二段已经解释了骨气的含义,那么文中的3、4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生讨论。(略)
师归纳:第3段指出“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4段指出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中,“骨气”的具体 含义也不同,但是,中国人的骨气都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这两段的内容是对 论点十分必要的补充,同时第4段又是对下文的总起。
生齐读第4段。
师:那么哪些事例“值得我们学习”呢?文中选取了三个事例,是哪三个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生:文天祥拒不降元;穷苦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枪口。
师:读文天祥事例,男生读记叙部分,女生读议论部分。哪些关键词句体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说明文天祥是有骨气的?
生:“坚决拒绝”体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师:第6段能否删去?
生:不行。这个自然段是对文天祥事例的分析,是议论。举出他的《正气歌》更能证明文天祥有骨气。
师:文天祥的事例是从哪个角度证明论点的?
生:富贵不能淫。
分析第二个事例:
师:请同学们找出记叙和议论的分界处。女生读记叙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
生找出分界线。朗读课文。
:穷苦人的骨气从哪儿可以体现出来?
生:拒绝了“嗟来”的施舍。
师: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正是孟子所称道的——(师停顿)
生:贫贱不能移。
分析第三个事例:
师:请男同学朗读这一事例的议论部分,女同学读记叙部分。问:这一段与前两个事例相比,在议论上有 何特点?哪些关键词语体现了闻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事例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的?
生讨论(略)
师归纳:这一段是通过名人名言来进行议论的,引用毛主席的话更有说服力。“大声疾呼”、“痛斥”、 “拍案而起”等关键词语体现了闻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事例是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证明论点的。
师小结:课文第二部分用了三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论点,这就是议论文中常用的方法——摆事实, 而第一部分就是讲道理。
展开全文阅读
师: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作者只选取这三个事例有代表性吗?
生讨论。(略)
师:文天祥是丞相,穷苦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是民主战士。从古到今,从封建士大夫到平民百姓再到民 主战士,时间跨度很大,各阶层的人士都有,当然有代表性。
师:第二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叙有议。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特 点?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区别?我们来对比阅读这两段文字。
师分发课外阅读材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用来等待那些饥饿的人来吃。有一 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来。黔敖左手送上食物,右手端着汤,向这个饥 饿的人吆喝道:‘喂!快来吃吧!’这个饥饿的人瞪着眼睛盯着黔敖说:‘我正是不吃这种侮辱人的饮食,才 落到这个地步。’这个饥饿的人谢绝了黔敖的食物,最后终于饿死了。”
师:请同学们对比阅读课文第二个事例和这则材料。这两部分文字记叙的是同一个内容,写法上有何不同 ?
生讨论。(略)
师:课文的记叙比较简明概括,材料则比较具体。课文有议论,议论了接受施舍带来的后果。由此看出议 论文中的记叙是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选择和安排都取决于中心论点的需要。而记叙文则要通过具体 的人或事的记叙来使读者受教育,需要对人物作细致的描写,必须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这些都 是议论中的记叙不可能做到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读。(略)
师:文章写于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我们 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师:以此为观点,同学们能从“威武不能屈”这一角度举出无产阶级有骨气的一些事例吗?先概括其主要 事实,再进行简单议论。
生:刘胡兰面对阎锡山军队的威胁,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 ,我再活十七岁,还是这个样子。”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这样慷慨就义了。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大义 凛然,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骨气。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概括事实时抓住了“从容”、“慷慨就义”,体现了刘胡兰“威武不能屈”。
生:陈然被囚于“中美合作所”时,受尽各种酷刑。特务逼迫他写自白书,他严词拒绝,并在激怒中写下 了著名的《自白》诗。陈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表现了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
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引用这些事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议论中的记叙要抓住最能证明论 点的关键部分,要简明扼要。同时,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都应做一个有骨气的人。请同学们再充满 激情地读齐最后一段。
生读。(略)
师:课外请同学们把文中三个事例中最能体现“有骨气”的关键词语和孟子的几句话摘抄下来,并把课后 练习七的词语抄在作业本上,积累这些词句。
下课。
附板书设计:
附图{图}
[简要说课]
第七单元是第二册中惟一一个议论文单元,《谈骨气》又是一篇规范的短论。教学本文,目的有三:一是 学生初步掌握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的基本论证格式。二是体会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 的记叙的区别,并注意积累有关词语。三是让学生理解骨气的内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志做一个有 骨气的中国人。其中第二点是重点。讲授本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整体阅读,分析结构。让学生概括文中三个事件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三个事例的典型性,同时结合课 后练习一把握文章的基本论证格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全局的把握 ,教师教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对比阅读,突破重点。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每个事例中记叙部分的特点,然后将文中第二 个事例与课外阅读材料《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两处记叙部分的区别,不难得出:议论文中 的记叙是作为事例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比较简明概括;记叙文中的记叙需要对人物、事件作细致的 描写,具体而又生动。
三、局部阅读,体味语言。对文中各部分的分析应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其准确性和作用,并让学生积 累一些词语或句子。
四、学以致用,能力迁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举出无产阶级“威武不能屈”的一些事例,先让学生概括出 主要事实,再进行简洁议论。这样既能进一步体会“骨气”的真正含义,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讲授本文,可采取讲读结合、听说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手法,教师精讲点评,学生收获必甚 丰。
[实录评点]
此课堂实录有以下特点:
第一,本要求,明确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从实录的全过程看,教学目的是十分明确的,教学效果 也是很明显的。《谈骨气》是初一学生学习的第二篇议论文,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 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这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者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如 在讲析三个典型例证时,教师有意指导学生把议论和记叙的文字分开朗读,以便了解记叙与议论的区别;为了 突破“议论中的记叙”这个重点,教师印发了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记叙文,指导进行比较阅读;在课堂结 束时,教师还指导学生做了这样一道练习:以“威武不能屈”为观点,简要叙述现、当代典型事例进行证明。 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议论中的记叙”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如何用材料证明观点。
第二,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教师能从整体入手,对局部进行具体剖析,教学思路 清晰。每一教学步骤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法指导寓于诱导、点拨之中。如开头简要说明读、写议 论文的基本方法: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然后就依据这个基本方法来找论点,找论证论点的道 理和事实。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教学,教师逐层启发,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至于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而进行的 比较阅读和迁移训练,更是叫学法指导的生动例子。
第三,重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教学,通过反复诵读以增 强学生的语感,最后指导学生整理关键词语来帮助积累语言等等。
标签:
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谈骨气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社戏
下一篇:
驿路梨花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