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011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喷蹦酒意多变的句式——《梦游天姥吟留别》赏读(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杂言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主。杂言诗的句式变换和用韵都很自由,有时还加入少数散文句式。后世文人写作古题乐府,以及由古乐府体变化而来的长篇歌行体,一般都采用杂言体形式,以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感情。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喜欢诗歌中用乐府旧体的诗人,《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样一首著名的杂言诗。
李白是最擅长杂言诗的诗人。他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到杂言乐府诗的创作中去,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所以,杂言诗有一种奔流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之于文字,常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起伏。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特别是从“湖月照我影”到“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一高潮部分的梦境的描写,抒情的意味更加浓厚,诗人以主观感情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笔式大开大合。由“剡溪”而至“渌水”,既“欲雨”又“生烟”;忽而“海日”之下,“青云”之上;忽而闻“天鸡”间“清猿啼”,且听“熊咆龙吟”之声:好一派“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理想场景。这种李白式的抒情,如行云流水,一气贯穿,泻而千里。李白一生常常与酒为伴。人们常说某某人的文章是“字字是泪,声声是血”或曰泣血而成;而 我们要说《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单单是行云流水之作,更象是从诗人胸中直接奔涌喷吐出来的一股势不可挡、不吐不快的酒意喷薄而成的。本诗虽不是作者喝酒而后写成的,但却是作者把酒意的思绪和如酒水般流畅的文笔相合而成的以浇胸中块垒的扛鼎之作,是作者品评自己数十年所酿造的人生苦酒后的喷薄之作。
杂言诗的句数和字数的长短和多少,表面上没有定数,但实际上,一如这首诗歌一样,酒意的浓厚程度决定了句数和字数。回到杂言诗的渊源上看,作为以民歌为主的乐府旧体诗,它非常看重如何表达歌者心中的情怀,而不是以辞害意,只注重形式上的整齐。这也许就是李白喜欢这种体式的原因吧!
所以,如何酝酿自己心中的酒意是首要的,而选择何种句式和手法将其喷薄而出是次一步的。高考考场的写作,也无不如此,没有良好生活和阅读的积淀,就没有深刻的构思,即便有多变的句式和优美的词语,那也只是外表光鲜而内在腐烂的隔年桔子而已。
巨东涛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喷蹦酒意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漫画作文写作三部曲(高二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