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928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向沙漠进军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说明方法在说明事物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心句和支撑句之间的关系。
2.了解沙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人们征服沙漠采取的措施。树立向困难作斗争的思想。
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两课时。
2.文章第二部分是重点,可以在讲课前让学生列出结构提纲。
3.第一课时,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并落实第二
部分的结构提纲。
4.第二课时,复习举事例、作比较、列数据三种说明方法,学习打比方、作诠释两种新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限制性词语对说明事物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了解中心句和支撑
句之间的关系。
5.在复习或学习说明方法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揣摩。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2.落实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启发学生思维。
人类要生存,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包括同自然灾害
的斗争。沙漠蔓延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为它无情地吞噬土地,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据统计,全世界有六十三个国家受沙漠之害,总面积已达二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中国,
而且还在以每年五千八百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大。长此下去,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将有
百分之十四的人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三分之二的人将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我国也是长
期受沙漠化困扰的国家。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树立同各种困难作斗争的决心。
2.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他
是浙江绍兴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技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
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
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著 有
论文多篇,并重视和带头参加科学普及工作。著有《竺可桢文集》。
这篇文章是竺可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为了我们认识沙漠、改造沙漠提供
了有益的经验。
二、解题。
1.课文题目是一个口号式的标题,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鲜明地表达了这篇文章的写
作目的。
2.题目不仅揭示了全文的内容,而且成为划分全文层次依据,同时还提示了文章内容
的重点。看到题目,读者必然提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
沙漠进军的前景如何?
三、内容分析。
教师提问:根据解题,文章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阅读,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一第3自然段,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人类必须向沙漠进
军。这一部分用国内外事实,回答了为什么向沙漠进军的问题,摆出了向沙漠进军的根据或
理由。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一第12自然段,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这一部分不仅说明人类
向沙漠进军的种种办法,而且分析了采取这些办法的科学根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说明我们征服沙漠的美好前景。这一部分特别强调了“在社
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成为现实”,语气坚定。
教师提问:第一部分哪一句话最重要?为什么?
第一句话最重要,因为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说明的。
教师分析:为了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文章列举了国内国外两个
实例。分析这两个实例应当注
意从以下几点:
1.“摇篮”和“荒漠”对比,说明沙漠危害之大。所谓“摇篮”就是发源地,当然是富
饶的地区。这样的地区,竟然“部分”地受到风沙的侵占,可见沙漠危害之严重。
2.时间上的比较。地中海沿岸经“两三千年”风沙的侵占,部分地区变成了荒漠,而
我国榆林地区,从清朝乾隆年间到解放前,就已经造成“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了”。这不过
两百年的时间。这说明什么?前者是风沙自然造成的,后者则是由于“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
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造成的,是人为的原因。人类破坏自然,一定受到
自然的惩罚。
前者因为是风沙自然造成的,所以用“侵占”一词,含有强行占据的意味;后者是人为
的原因,使风沙有隙可乘,因而用“侵入”一词。
教师提问: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怎样向沙漠进军。这一部分可以分几层,
每一层的内容应当怎样概括?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风沙的进攻和人类的防御(4—6自然段)。
第二层:人类怎样根本治理沙漠,就是如何利用水来向漠进军(7-10自然段)。
展开全文阅读
第三层:巧妙地利用沙漠,使它为人类造福(11—12自然段)。
这一部分每一层在说明人类向沙漠进军时都抓往了沙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治理沙漠。
第一层,沙漠逞强施威的武器是“游击战”和“阵地战”,人类就利用风沙的这个特点,
用培植防护林对付“游击战”,用植树种草对付“阵地战”,说明防御风沙是在分析风沙进攻
的特点基础上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二层,在说明“取得彻底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之后,人类分析出沙漠地区含有
充足的地下水源这一特点。那么利用这一特点,人类就可以变防御为进攻,使沙漠彻底改变
面貌。
第三层,在说明人类利用沙漠时,也是科学地分析了沙漠地区“风力很强”日光“特别
强烈”,“日照时间又特别长”的特点,然后利用这些特点,使沙漠成为一种资源。这种向沙
漠进攻,又比利用水改造沙漠更具主动性,科学性。
以上分析,突出说明,人类征服沙漠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和科学分析。“过去人类没有能
征服沙漠”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实际上,第二部分就揭示了这个原因。
教师提示:在分析第二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落实这一部分的结构提纲。
这个结构提纲是第二部分内容的条理化,这样的结构顺
序既符合事物本身的内在条理,也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同时说明,人类认识事物,必
须科学地分析事物的特点。
教师提出:文章的第三部分紧扣题目,用富于鼓舞性的语言说明人类征服沙漠的光辉前
景。
四、小结。
我们给文章划分结构,必须依据文章的内容。内容上的联系就是结构上的关系。本文就
是以为什么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会有什么前景这三个问题构成了文章
的内容,那么也就成了文章三个部分的结构关系。第二部分在分析沙漠的三个特点的基础上,
以防御、进攻、利用为内容主线构成了它的结构关系。
上面说的是文章大的结构关系。另外,还要注意小的结构关系,如比较关系、层进关系
等。比如,文章第一部分,前面已经分析,第2、3自然段在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
然敌人之一”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印证的,并且用“摇篮”与“荒漠”这种演变上的比
较和时间上的比较,用词上的比较来说明问题,使人们认识上逐步深入。文章第二部分,御、
进攻、利用是层进关系,说明人类对沙漠认识上的提高和治理上逐步科学化。
五、布置作业
1.文章用哪些说明方法?我们学过哪几种?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2.从文中找出主要的句子,分析一下文章是怎样解释。说明这些句子的。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在进一步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复习举事例、列数据、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学习打
比方、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掌握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2.了解什么是中心句、支撑句及其相互关系,并懂得它们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3.了解限制性词语加强说明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现在我们复习上下。
学生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教师提问:这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说明文要用说明方法。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哪些
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
学生举例回答。
1.举事例。文章前两部分几乎每一自然段都举出了实例说明问题。举实例不但使文章
内容非常具体,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使读者印象很深。
2.列数据。比如,文章在说到培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御风沙的“游击战”时,说“风
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运用数据可以使说明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科学
性。
3.作比较。文章举国外事例作说明时,就用“摇篮”对:“荒漠”作比较,对比鲜明,
说明沙漠的肆虐程度。
二、内容分析,学习新知识。
教师提示:文章还用了作诠释和打比方两种说明方法。诠释的意思就是解释、说明。有
的时候,作者提出一个看法,读者并不明白,这就需要对这种看法作必要的解释、说明,使
读者清楚这种看法的含义、提出的根据等。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打比方可以使
事物或事理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易于理解。
1.作诠释。文章第1自然段提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的看法。读者
对这个看法会感到新鲜、陌生。因此下面两句便对此作诠释。“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
断地斗争。”一句,从时间之长说明这个看法的根据。“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
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一句,从斗争的结果说明
这个看法的根据。
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诠释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2.打比方。例如:把沙漠比喻成“敌人”,把沙漠的进攻手段比喻成“武器”,把沙漠
进攻的方式比喻成“游击战”、“阵地战”等,都是打比方。打比方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用来
比喻的事物是人们都熟悉的事物,二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上面举的例子就是这样的。人
们把危害人类生存的沙漠比喻成“敌人”,把它危害人类的种种方式用“游击战”、“阵地战”
作比,都反映了人类对沙漠的厌恶和憎恨的感情。由此可见打比方不但可以使事物或事理形
象化、具体化,还直接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感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文章以诠释和举事例为主综合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全面、深入地阐释事理,使读者易
于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
教师提问:在第1自然段中哪个句子最重要?其他两句与这个句子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第一句最重要。因为它是这一段的中心,它表达了该段的中心意思。
这叫中心句。其他两句对这句话起支持的作用,表现为对该句句意做出必要的解释。这样的
句子叫支撑句。运用中心句,使全段的每句话围绕中心句展开,内容更显得集中,结构也更
严密,同时在这两方面还给读者以提示。支撑句的运用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中心句,把握全
段的内容。
要注意的是,中心句的位置可以在句首,也可以在句中或句尾,有时还需要读者去归纳
概括。但有一点,是不是中心句,应看它是不是集中表达了全段的中心意思。
展开余文
教师指导学生举例说明中心句和支撑句及其作用。
教师提示:说明文是科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要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在用词上就必须十
分注意。比如: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为什么要加上“之一”?能不能去掉?回答
是:不能。因为它反映了一种客观实际,即人类的自然敌人很多,沙漠只是其中一个。
2.“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要用“产
生和发展”这样一个动词性的并列短语?用一个动词行不行?不行。因为文明的发展有一个
过程,这个并列短语正反映了这种过程。没有“产生”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产
生”也没有多大价值。
文章中用了大量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在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准确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这两
句话加点的词都是限制性的。“最顽强”不但点明了沙漠这个“自然敌人”的性质,而且把
沙漠归入最难于战胜的“自然敌人”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它“最顽强”,才有下一句的“不
断”,“不断”也就是同“沙漠”必须作长期斗争。
2“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很”限制说明“强”的程度。有了“很”字,下
面才能谈到利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从文章中再找一些例子进行练习,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三、小结。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而以诠释和举事例为主,并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目的是
让读者易于把握和理解。不同的说明内容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内容的组织和表述也就更严密,更科学。
中心句和支撑句的运用,是为了使内容表达集中而明确,结构条理而清晰。我们抓住了
中心句,并分析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便可以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
限制性词语的运用是为了加强说明的准确性。我们要结合课文加以体会。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从文中各找一个例子,说明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根据课堂上的分
析、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向沙漠进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下一篇: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