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281
标签:
教师随笔
隐士一样宁静[心灵诗意栖居](网友来稿)
jdczggz
文人侠客都有避世情节,因为这个世界太喧嚣。
为什么高人总在世外?因为在世外,他们才能做真正的自己,真正有勇气做自己的人就是高人。
像隐士一样宁静,才能拯救自己那颗越来越浮躁的心。宁静,拓展了生命的广度,加深了生命的内涵。只有在宁静的滋养下才可以找回自我,提升自我。宁静中,问一问自己:最近一段日子可曾过得充实?有没有迷失自己?
只有在内心里做到像隐士一样宁静,我们才可以过得充实,过得幸福。以下十种人的生活方式值得效仿。
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管乐起南阳,伊吕佐西土。
由来间气钟,乃在沂之浒。
春风吹行邃,临流时怀古。
山川吐奇秀,一门萃龙虎。
这是清代诗人高淑曾路过诸葛亮故里时所写的怀古诗。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诸葛亮在隆中潜心耕读,精研时势,结交名流,并自比春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杰出的军事家乐毅,被世人誉为“卧龙”。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
诸葛亮在著名的《诫子书》中说:“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从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了君子修身养性的准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孔明是何等的人物,竟说出了如此美妙动听的话语?想一想,在兵车辚辚,军旗猎猎的戎马倥偬中,在白骨蔽野,血流漂橹的征战杀伐中,尚存以宁静求致远的深思,真是难得。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没有在氤氲着宁静的氛围中放飞自己的心灵?
唐代王维有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读后掩卷遐思,仿佛置身于月华初照的桂林中,耳边万籁俱寂,唯鸟鸣啾啾,桂花闲落,一派禅趣盎然。我们从如画的诗中放逐灵魂,让它奔腾在遥远深邃的遐想中,难怪苏东坡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岂止是这些?禅趣,沉寂,空漠,淡远,全从摩诘的诗境中流露出来,但万流归一,宁静是最大的主题。
宁静带给了我们多少奇幻的遐想?宁静,听起来是那么的富于诗意!我们的思想在宁静中升华,抛弃了尘滓,变得清澈剔透。我们的灵魂在宁静中获取了自由,肆意翱翔,全无拘束。
现代的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希望在没有汽车和水泥的地方,如小溪畔、青山侧、夜月下,纱窗前,或沏一杯香茗,或执一柄钓竿,或披一身箬笠,或秉一支蜡烛,或揽一卷诗书,跳出尘世,回首往昔,瞻望未来,与自己相对,与自然神遇,真正体验一番天人合一的境界。
悲哀的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竟被冠以梦想的字眼。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我们的空间已被汽笛声和钢筋混凝土充斥和占领,我们像是战争中的俘虏,被锁在森严的监狱中无处可逃。于是,宁静成了稀罕的名词。
我们需要掌声和鲜花来满足我们的虚荣,我们需要激情和冲动来丰沛我们的感情,但是我们忽略了,盛筵过后,人去席空,空虚落寞的感觉袭来,恐怕难以招架。掌声和激情能有多少储存在我们的心中?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又犹如昙花一现,匆匆间便把失落和绝望丢给我们。
惟有宁静,能拯救我们。宁静,拓展了生命的广度,加深了生命的内涵。我们只有在宁静的滋养下才可以找回自我,提升自我。宁静中,我们问一问自己,最近一段时日可曾过的充实?有没有空虚的仿佛象是失掉了自己?是不是对前途没有信心被忧郁和痛苦笼罩?宁静还可以凝聚思念的神思,把我们有生的友谊延长到无限的宇宙意识上。
李白有诗曰:惟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辛弃疾有词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怎样一个超越本我,物我两忘,与自然同一的宇宙意识!这样的情怀来自于对人类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而这觉醒却萌发于宁静的沉思与顿悟中。
宁静给了我们一个从容广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神思可以和先人交汇,获取心灵上的顿悟。宁静给了我们一双翅膀,载着我们的思想,灵感,感悟,情思一起飞翔,像一个广袤无垠的天空,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
宁静可以致远。
二、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三毛说,她想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不要有窗,也不必太宽敞,只要容得下一桌一椅一台灯即可。桌上放一叠书,灯下是一个真实的人,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北宋初年有个叫林逋的隐逸诗人,喜欢种梅养鹤,远避人世。这个人喜欢独处,不与人接触,把自己的心交给白梅青鹤,疏桐浅池,写得出好诗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多么细微而丰富的境界!在昏黄的月光中,在水波微漾的小池畔,独对疏梅,忘却浮云,夜色静谧,心得永恒。
展开全文阅读
独处是一种简单而专注的情调。
作为情调,独处肯定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氤氲着陶然的沉醉,洋溢出远离繁复的轻松洒脱。那是一种完全属于自我享受的氛围,缓慢的,懒散的,在“无所事事”中悄然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正像释迦牟尼独坐在菩提树下冥思数天而得涅磐,鲁迅在冷箭暗枪中独自奋然前行,终死征途一样,都是在独处的世界里大彻大悟,找到适得其所的归宿的。还有人不喜欢独处,喜欢喧闹,喜欢有人吹捧,这些人永远活在生活的表层,达不到深邃的灵魂深处。这里有两个意境,一个昙花一现,一个可得生命本真。
独处中还可以静观自我。人可以在不断的自省过程中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否定前我。在我们独处的时候,可以宁静的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从而避免漂浮于尘世,在冷静的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升华自己。成熟就是一步一步不断升华的过程。
独处可以是随意的,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必要刻意地去寻找这样的机会,也许你会在这样寻找的过程中,错过一个又一个的独处的契机。
或许就是一个偶然,你竟放下了匆忙的身影,静静的走进属于自己的空间,随手拿起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把收音机调到自己喜欢的那个频道,然后肆意的容忍身心的放逐。瞬间,你也许会感到生命的永恒在于宁静的思索,也许你会感到充实的人生实在是自由的飞翔,也许……
独处,没有人打扰,没有人干涉,独享这份宁静,把一切繁忙琐事全都抛闪,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卸去所有的羁绊,不必掩饰,不必约束,不必警惕。独处时,自己就是自己,或许享受,或许痛楚,总在滋润着生命。
独自漫步于朝霞满天的湖畔,看水天相接处的光粼粼的波纹,耳畔有小鸟的鸣啾,还有淙淙的水声;孑然驻足于落旭缤纷的海边,混着横无际涯的壮阔波澜,听大海的潮声。是啊,碧海潮生,忽涨忽落,给了我们多少澎湃不已的心情?我们在天地宇宙的旷远中,感受到了自我作为沧海一粟的渺小。
独处的时候并不寂寞。独处,是一种精神的充分自由,是一种心灵的淋漓释放。独处,可以在融洽过去与现在的默契中,勘透一种本色,完成一次精神的解脱、心灵的释放、生命的体验。要是不独处,怎能体味疏影横斜的妙境,怎能参透暗香浮动的韵致?
独处,还是一种坦荡,一种沉思。也许你厌倦了尘世的浮华和喧嚣,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狡诈,你可以选择独处。独处,为你开辟了一个只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单纯的风景,纯净的天地,清新的心情和沉静的思绪。
不总是有人感叹那无根的飘零、无由的躁动、诱惑的世俗吗?拥有独处,才会给漂泊的心寻到一个诗意的栖居,让浮躁的心有沉稳的归宿,把世俗的心涤洗干净让它远离红尘。独处是美丽的,就好像人生漫漫旅途中一座心灵驿站。
现在生活的节奏加快,压力过大,使得我们整天疲惫不堪。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剥夺了我们读书,听音乐,郊游的权利。但是,我们不能屈服于繁琐的生活,而应该坚持自己的个性,把独处进行到底。
你可以放弃很多无所谓的应酬,因为那是真的没意义。何必为了短暂的虚假的情谊而牺牲自己的时间?还可以放弃很多根本没有必要的烦恼和忧虑,简简单单的做自己,把自己放飞在无拘的天空。
独处很容易的,但对一些人来说,似乎很难。他们没有决心,做不出舍弃的决定,在渴望和羡慕而不可得的痛苦中,让自己沉沦。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存活,但后者,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三、亲近生灵感悟本真
生灵和人是可以相亲相爱的,不是仇雠。
有一个作家,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隐居在山村。那里山多,一座连一座,望不到尽头。山上有高耸的崖壁,还有茂密的森林。一到天黑便有哗哗的响动,那是野外的鹰飞倦了,回归巢穴。
作家幼年的时候,常和几个伙伴去山里玩,一玩就是大半天,中午顶着烈日出去,晚上披着星星回。作家常常因为错过晚饭的事件而受到妈妈的责打,但作家还是乐此不疲。进山,对于作家来说有无穷的乐趣,不但没有喧闹的噪音,城市人的伪诈,这些全都抛开,只有千奇百怪的生灵陪着作家,成了作家们的朋友。
山里有很多小松鼠,全身棕褐色的绒毛,软软的,随时都可能触及,但不要惊觉,它不会伤害人。有时候,作家的身体疲倦了,躺在岩石上歇息,小松鼠还会跳到胸前,用柔软的嘴巴嗅嗅这里嗅嗅那里,弄得痒痒的,不过倒是蛮舒服。有时还会遇见大家伙。
山里有一种猪獾,顾名思义,长得猪头猪脑,脾气也和猪差不多,而且耳目不是很敏捷,一有人的动静便会逃之夭夭,所以人是很难一见的。不过,也有些专门寻找猪獾的,都是些丧尽天良的屠门猎户,要把猪獾捉了去,扒皮取油,赚钱营利。以至于吓得猪獾闻人丧胆,避之恐不及。
猪獾对作家的态度要好些,因为作家没有害它的心。其实,生灵和人是一样的,趋利避害,对它好的,它就喜欢亲近,没有戒心,对它不好的,就远远的避开,戒心重重。当作家玩得累了,就会伏身休息,再加上林鸟啾啾,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枝投射下来,更催人入梦。
因为作家每次进山都带着一天充足的食物,中午不用回家。作家通常把食物当成零食,从早上吃到天黑。整个岩石上,到处都是作家们食物的残渣,对于蚂蚁和猪獾很有诱惑。
等作家睡着了,猪獾便会蹑足潜踪的跑过来偷食作家们的食物。它开始很小心的试探着,一点一点前进,待寻到了食物便会拖着跑回去,躲在突兀的石头后面偷偷的蚕食,吃完了,便小心翼翼的按照同样的方式再拖一块来,如此反复几次,也许能吃个半饱。猪獾看到作家们睡得香熟了,便会放开胆量,走到作家们身旁,大吃大嚼起来。
也许是作家的食物有些油腻,吃得多了便会有沉沉的睡意。对作家是这样,对猪獾亦是。猪獾偷吃得多了,便懒懒的不想离去,也似乎忘了身旁还有熟睡的人类,竟大模大样的坐在原处,毫无顾忌的享用起来。一会儿,便困了,窝在作家的身旁酣睡起来,还伴有轰轰的鼾声。
作家醒来,发现身旁多了一个熟睡的生灵,心中异常的欣喜,有了呵护和亲近的欲望。那时在作家的心里,没有丝毫的区别生灵和人的尺度,只知道生灵和人一样贪玩贪吃喜睡,和人类一样享有茂密的树林和光滑的岩石的权利。
作家和猪獾同时在微微的冷风中醒来,彼此对视着,小猪獾竟没有丝毫的怯意。它盯着作家,眼中竟流露出缕缕的不舍,羞羞得靠的作家们更近,又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作家怕它冷了,把自己的衣服盖在它笨拙的身上。
后来,人和生灵熟悉了,彼此再不畏惧。作家在岩石上观赏四周景色的时候,小猪獾也跑过来凑热闹,对作家的衣服和食物乱拱一气,逗得作家狂笑不止。作家把猪獾围在中间,把食物丢给它吃,它没有丝毫的戒心,和作家笑成了一片。
展开余文
那段快乐的时光,永远深藏在作家的记忆中,作家和猪獾是如此的接近,几乎没有缝隙。它把作家当成生灵,作家把它当成人,或许在作家看来,人和生灵是没有界限的,因为彼此走进了对方的心灵。
贴近生灵,才能感知生命的本真。有时候人和人相处得久了,就会产生隔膜,彼此之间竖起一道墙,冷漠和敌对的气氛很浓。于是,人和人之间不再彼此信任。其实这样的一种关系十分的可笑。万物之间都是可以沟通和交流的,人和人之间可以,人和生灵之间也可以,只需要打退先入为主地冷漠和拒绝。为什么不彼此亲近呢?
生命的本真就是万物生灵都是平等的,可以亲近的,彼此都可以进入心灵的交流,而现代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类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时间了。谁舍得放下手中的事业,到山村隐居一段时间,拉紧一下生灵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星夜里参悟隐士的天空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舍弃喧嚣的尘世,独坐到天井里,仰头张望那满天的繁星。星空里繁星点点,像晶莹的泪花,但那不是因为苦痛,而是感动,感动这夜的静谧,云的轻飘,月的光华。这就是隐士的胸怀,舍得自己的时间跟星空对话。有的人也许沉沉的睡去了,辜负了清光如许的美夜,但隐士却清醒如星,在寂阒的天空,眨着眼睛,一闪一闪。
清风来了,给烦闷的夏夜,带来了情趣,繁星张开如冰的眼瞳,笑看人间的归寂,人间太喧闹了,只有这一刻,才最宁静,静得只听得见西堂的蟋蟀,不停的弹奏,如诗的歌声。
待到一切都无声了,群星便会相互示意,看,人间的美!
大地上和群星一样能欣赏到人间的美的,大概只有隐士或是具有隐士胸怀的人了,他们没有被现代化的科技所操纵,自己还能做主在宁静的夜里不去接近所谓的时尚生活,把自己的心灵放逐,放逐在深邃悠远的夜空。那里有生命的序曲。
天上有很多的星,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性格,绝不雷同。
恒星,始终一副文静的样子,一动不动的,永恒的向夜空散发无穷无尽的炽热,没有疲倦,只有久久的相守,宛若处子,脱尘不俗,又若沉璧,悬在当空,媲美于清辉万里的明月,只是这光亮滴滴点点的,浮在如潭的夜空,让人心碎。让人有一股冲动,想要做一条恣意遨游的鱼儿,在那浮着银藻的湖潭,左摆右摆,欢游嬉戏。
还有流星,那短暂的绽放,照亮整个夜空,不遗余力地自我展示,然后默默谢去,不再留有丝毫的痕迹。也许,就是那一秒的激情的燃烧,留给我们永恒的感动。流星的诞生,也便预示了流星的死亡。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庸庸碌碌的活着,流行就是这样的英雄,早已预知了自己的短暂的生命,但却用尽自己全身的热量,把夜空划破,成就一弧绝美的冲刺!
我们走今生的路,是如恒星般沉静,踏踏实实的度过呢,还是如流星一般,有着短暂而灿烂的光辉?似乎都是美丽的选择,无论哪一个,都会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因此,不要鄙视恒星的平凡,也不要鄙视流星的短暂,只要值得,在乎什么形式呢?
夜更深了,薄若蝉翼的轻云缭绕在月的周围,袅娜可爱,不一会儿,轻云变得厚重起来,遮住了满天的清辉。这时,唯有星的晶莹。夜色如水,繁星点点,此刻抬头仰望的人,一定翩然欲仙,心同宇宙。宇宙浩渺,人不过浮尘一粒,同这满天的星光,是何等的相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空,心有多大,星星就有多多,有的人星光闪耀,点点都照亮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而有的人,却处处阴霾,遮住了原本闪耀的繁星,繁星累了,倦了,便不会当空悬挂,发出熠熠的光来。
我们在凡尘俗世,总要学的像清风荡漾的夜晚,纤尘不染的星际,除了高迈,还是高迈。但不是清高,因为还会时不时地抛出善解人意的笑脸。星夜给了我们缥缈的幻想,仿佛背上生出了震荡宇宙的羽翅,让龙骧奇骏为我们驾辕,让浴火的凤凰为我们引路,天女散花,众星翔集,我们端坐在飞车上,唱出我胸中的诗,诗声清远,竟打乱了天外的神籁。
像隐士一样生活,就要接纳隐士不同于常人的心怀。凡人眼中,星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尤其是现代都市中的人,谁会在意星空的美好呢?而在隐士看来,星空却恰恰包含了参透宇宙的奥秘,人可以在星空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晤对自己的心灵,摒弃了尘世的滋扰和喧闹,让自己的心灵融入到夜空中去,体味宇宙的浩渺和人类的渺小,这种深深的宇宙情怀才是隐士最值得学习和参照的。
屈子曾有过类似的神游,他在自己放逐在隐逸的星空里,心头有很多痛苦,但并不妨碍自己的神思神游八荒。夜空,沉静而飘浮着梦想,只需把自己解放,放逐在无拘无束的繁星间。舔尝过星夜美好的人竟像是饮了无数坛的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更何况如许的深邃浩渺的星光。真愿采撷一枚,放在心窝,和心相连。
夜过五更,东方泛起了鱼肚般的白色,晨星璀璨,惟天边的几颗彼此流连。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颗繁星,不是不想,而是不愿,因为我们明晚还要相会,还要对视,沉醉。
五、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很快乐
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说,对生活作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类人:一种是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另一种是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我们的成长经历使我们对王小波的话深有同感。
从小的时候起,我们就在别人设置的规则中成长。小孩子刚出生时,本来是无拘无束的,但那些大人告诉我们,不能上树,不能爬墙,男孩子不能偷看女孩子洗澡……做孩子的真可怜,一切自由浪漫的想法都被那些所谓经多见广的大人们给扼杀了。其实,他们的经多见广只不过是泯灭了天性,把枷锁从前辈的人身上传接过来,自己套上。
年龄越大,外部强加的设置或是规矩越多。你有思想是不行的,因为你太与众不同,所以他们要联合起来封杀你,把你的棱角用激烈的斧头削平,你流血满身,再也不敢张扬你的主意。慢慢的你也开始适应这样的情形,从初始的反抗到后来的出于无奈的沉默再到视而不见的麻木,最后你也变成“能识时务的俊杰”,同流合污起来,一起把那些迫害人的设置实施与下一代。
如果我们特立独行,别人眼睛会紧紧盯住我们,充满毁灭的敌意,他们也会对我们的行径发表议论,言辞中饱含着恶毒。假使我们脆弱,是经不起他们的谩骂和侮辱的,几番袭击,我们便满身伤痕,无处可逃。
他们还可能对于我们的特立独行,装作视而不见的默许,但千万不要被他们的表面所迷惑,要知道咬人的狗是不漏齿的,即使他们想要断送我们的前程,也还是会冲着我们笑的。
我们想要特立独行的人时时刻刻都要提防,不要中了小人们的暗算。他们无处不在,我们无处躲藏。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向他们低头屈服,那样的话, 我们的境地是不言而喻的,逃不了大多数人的“被削平”的结局。
要想特立独行,就得有大无畏的气魄和胆识。没有这些,就不用出来标榜了,因为你患有先天缺钙症,四肢疲软,存活不了多长时间。除了这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韧性,总而言之,要想特立独行,任何成其为宝贵的品性的素质,你都得具备,而且还要运用得当。
特立独行的时候,快意充满我们的心灵,说不出的感觉,就像身处云中。刻意的心里有独特的感受,好像别人都在盯着我,眼光中流露异样的情趣,我们从这样的意趣中获得快感,感到满足。为什么我的特立独行招来了他人的注视的眼光?因为他们因循,顽固,呆板,麻木……他们活在共用的轨道中,而我,像一个隐居世外的人,仙袂飘飘的身影刺激了他们的眼球,他们羡慕,却不敢逾越,他们嫉妒,却不敢谩骂,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人活着的意义有多重大,我们需要觉醒。记得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是金•凯利主演的。这是一个荒谬而伤感的故事,金•凯利饰演的角色从一出生便被导演所左右,他的吃喝拉撒全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广泛传播,他荒唐的生活在导演预设的轨道中直到有一天他发觉并觉醒。他发觉自己处于无形的操控中,他感到非常恐怖,于是他开始逃离……
为什么我们不逃离?难道我们比他更幸运吗?
生活不再是我们汲取快乐的源泉,而是使我们沮丧悲观的重担。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的程序,我们变得萎缩。如果我们不觉醒,我们将麻木致死,完全的不到一个充实快乐的人生。于是,特立独行成了解救我们的灵药。
有时候,我们应该追逐自己的情绪,不断地尝试改变,用特立独行的花卉装饰我的生活。也许,特立独行不能从根本上解开我们对于生活的困惑,但确实助我们逃出了大多数人盲目遵从的轨迹,让我们收获了快意和满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比活在别人为自己设计好的世界里幸福快意吧!
一个发型的改变,换一换香水的味道,冒天下之大不韪穿一穿时尚的服饰,听一听刺激神经的音乐,在旷野放声吟咏诗歌……一切都可以改变心情,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何必在意别人怎样看呢?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要充实快乐。但是,不要妨害别人呦!
六、追求一种简单写意的生活
快乐,日子会一天天的过去。不快乐呢,日子也会一天天的过去。为什么不让自己过的快乐一些呢?快乐,不快乐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往往只在我们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整天把笑容挂在脸上,因为要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简单生活。也许,人类从生灵式的原始攀援,到部分解放的直立行走,再到智能型的会使用语言、文字,一直到现在科技的发达,思维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庞大。人类本身因这样的思维,而变得沉重,像无形中的一座大山,压在脆弱的心灵上,随时随地都可能濒于崩溃。
展开余文
什么样的生活是简单的生活?拿衣服来举个例子吧,怎样穿衣服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好的衣服自己会说话。尝试用新方法穿旧衣服,例如黑白配,这就是最好的方式。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够简单的开始。何必迷醉于赤橙黄绿的绚丽斑斓呢?它们固然鲜亮惹眼,但却蛊惑我们的心灵,让疲惫空虚袭来,我们难以招架,匍匐着挣扎于这样的困境。
为什么不简简单单的选择黑与白呢?黑白虽然少了炫耀的资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简洁明快,踏实素朴。在五色乱目的今天,敢于作出这样尝试的,真的是勇气可嘉!生活也是这样,没必要搞得色彩斑驳眼花缭乱,只需简单的黑白相间,就足够赏心悦目了。
对于工作,无论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我们总是孜孜以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被于己相关的利益牵引着,大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快乐的人生怎能是这样?我们要学的够简单。够简单的生活要求我们对生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把生活中的一切,快乐,痛苦,挫折,失望……都看作是一种馈赠,因为无论苦与乐,都是生活中的一位调剂,我们应懂得品味,而不是怨天尤人。
尝试简单,就是尝试一种别样的心情,一样独特而蕴藉的旋律。不必在意的太多,只需豁豁朗朗的做个自我。不必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和黑暗中的议论,只需坦坦荡荡的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喜欢的,远离让人疲惫和厌烦的阴霾。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你会觉得天天天都是蓝的,蓝得明净,蓝得纯粹,蓝得舒畅。鲜花和笑容永伴,生活成了乐此不疲的欢乐之海。
开始进入后现代主义大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现代生活的节奏损害了人们的正常的生活方式,生活的意义已经扭曲,人们开始厌倦,绝望,麻木。于是简单的生活态度深入人心,人们有了新的追求——简单。简单的生活,不简单的追求。
简单的生活,要有闲适的心情。闲适的心情简单一点就是一大早醒来,心中一阵悸动,却原来是被窗外枝头上啾啾的鸟鸣惊醒,于是你有点嗔怒,这几只讨厌的早醒者!后来你下床,披着单衣,踱步到窗前,竟发觉已有了不少的落叶,轻轻抬脚踩在枯黄的落叶上,发出的沙沙声让你沉醉,拾起一片,细细的观察,脉络已经枯干,只余下岁月的刻痕。继续走着,阳光从稀疏的树枝间洒落下来,投下斑驳的树影。这就是闲适的心情,没有深奥的定义,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情挥洒。简单生活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心随着自己的感受行走,肆意的漫无目的,营造一个属于自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起舞,伴着周围律动的音符。忘怀一切身外的羁绊,只依自己的心情,只依一时的美好的冲动。
简单的内涵在于抛却杂念,直指目标。生活没必要有太多的顾虑,顾虑太多会加重你的心情,影响你的情绪,导致恶劣的结果。其实,只要你够简单,只抓主要矛盾,你会觉得前景一片广阔。
我们为什么不开始这样简单的生活?我们为什么不鼓起勇气来进行尝试?简单,让我们生活得更快乐,更自信。简单,给心灵树一座灯塔,当航行在迷雾重重的生活之洋上时,不会迷失,在它的引领下,冲破迷雾,迎来阳光。
简单更是一门哲学,需要有大智慧,需要有大舍弃。智慧会让我们生活的快乐充实,舍弃会让我们生活的轻松无羁。不要顾忌舍弃而拒绝简单的生活,那样的话,你将不堪重负,顾虑重重,心力交瘁,六神无主……为了避免,我们尝试简单!
七、融入自然,做自然的孩子
二千年前,人类尚且过着安静的日子。耳边没有嘈杂的汽笛,没有穿梭的车流,更没有高楼大厦闪烁霓虹,到处都是一年四季鲜活分明的景色表征。春天嫩绿的小草,鹅黄的柳芽,夏日苍翠的山岭,火红的石榴,秋天明净的天空,凉飒的西风,冬日漫天的飞雪,绽放的梅花……
按理说,那时候的人感受不到环境危机,不必整天喊着躲避污染的城市,逃离喧嚣的空间,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但是,却恰恰在那个时节,有个叫老子的人,谆谆的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老子是道家的鼻祖,在他们道家眼里,道是至高无上的,万物运行,世事衍变,无不循道而行,从道而立。 但他却说,道还得遵从自然的旨意。可见,自然是比道还大的。
在那个没有污染,环境宜人的年代就能提出人要法自然,难能可贵,尤其是相较于自然环境极度恶化的今天。今天,自然已然向破坏自己的人类进行了严厉的报复,泛滥的洪水,频繁的地震,毁灭一切的飓风,还有泥石流,海平面上升,沙漠化……让人类真正的感受了自然的威力,可怜的是,人类并没有儆醒。
一个是深处极大的危机中不知儆醒,反而变本加厉,毫无顾忌的过度开采肆意破坏,一个是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仍有敬畏,要不讲条件的服从自然。孰高孰低,哪个有远见哪个鼠目寸光,谁是大智慧谁是小聪明,读者心中了然。
有时候,真为古人的生存哲学深感折服,他们才是真正的适合在地球上生存的群体,相比之下,现代人太贪婪,丝毫不懂得珍惜。因此,现代的人,要克制欲望,返璞归真,做大自然的孩子。
做大自然的孩子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孩子对于父母是依恋和倚靠的,虽然也有索取,但毕竟是父母所能承担的,不存在枯竭或是毁灭的问题,但人之于自然,情形完全不同。人类欲壑难填,贪念难遏,依赖自然却不懂得珍惜,相反,对自然的摧毁和破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如何制止呢,恐怕没有解决的办法,没有什么比人类的贪欲更可怖。
做孩子,尤其是做大自然的,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巨大的牺牲。要晓得,在现实中唯独你一人做了自然的孩子是违背潮流的,不会被大众所接受,因为他们还要破坏,还要索取,没有尽头。你的力量弱小,想要阻止或是抵抗,就像是蚂蚁对抗大象,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动量上都是不成比例的,结果只有一个——失败,你畏不畏惧?
即使你被贪婪的人们抛弃了,即使你被他们冷眼相看,你也不要失落和丧气,大自然不会辜负你的牺牲和勇气,她会补偿你,抚慰你,亲近你。当你疲惫的时候,她会用宜人的景色让你轻松;当你失意的时候,她会用独特而微妙的景观现象令你鼓舞;当你老去的时候,她会默默地陪伴你让你不至于孤寂清冷。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哪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哪有风平浪静的大海?只要是行走着,就要有预防和抵挡风吹雨淋的勇气和信心,也许会有一时的阴霾,有短暂的失落,但在漫漫人生路上,那些只不过都是一位调剂,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厚重一些,丰富一些,充实一些?
要战胜潦倒落魄,要扫除灰色的颓唐,总要给精神和灵魂寻一个寄托。这个寄托是长久的,只要一有不如意,便会自然而然的去寻。倾诉,恳谈,交心……你在她的面前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完全赤裸裸,像水晶一样剔透。
大山是稳重而深沉的,像一位仁者,胸怀广大,言寡而德厚。当你困于人生的歧途,没有勇气,丧失进取,浮气盈胸,头脑混沌的时候,若你是大自然的孩子,信仰了大自然的宗教,大自然会启发你,要像大山一样!把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坚韧装在心胸,不必在意山峰间的云雾缭绕,因为那些是浮动的,没有根基,终要消散,只有自身才是沉淀的智慧,凝结的坚毅。
听了这些,你还会浮躁吗?不单单这些,只要你做了大自然的孩子,花花草草,鸟鸟燕燕,风雨雷电,阴晴明晦,四时之变,春花秋月,江河湖海……无不给你生命的启迪,让你的生活如沐春风。
做大自然的孩子,就要把心交给她。那样,她也会把心交给你。信仰自然就是做自我的拯救。
八、寻找诗意的栖居
中学的时候,学校旁边有一条河。河面很宽,水流缓慢,宛如一条沉静的玉带。尤其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晚霞弥漫,河水金波粼粼,美不胜收。偶尔,还可见三三两两的渔船,船头傲立着水鸟,水手荡着船桨,嘴里打着号子,时不时从水面飘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河两岸是密密的树林,也没有什么名贵的树种,不过是些垂柳、杨、槐罢了。但夏秋两季却也美的宜人。夏天,滦河饱涨,两岸一片葱茏,纵有再大的暑气,也是凉爽的很。清风徐来,小鸟鸣啭,生机盎然。秋天,水落石出,两岸落叶缤纷,萧索中别有意味。金风西来,水波微漾,林叶哗哗。
学校里的学生一有机会便到树林里来。他们喜欢这里的氛围,氤氲着诗意,更喜欢长时间的独处这里,到处都是自然的风景,不会迷乱,亦不会疲惫。岸边,就是同学们的诗意的栖居。放学后,同学们常常独自跑到这里,从书包中掏出期待已久的唐人绝句,伴着涓涓的河水脉脉的林风,美美的读起来。四周除了天籁,便再没有别的声响。
唐人的诗句怎么读都读不完,总有流泻不尽的意境。但在车马喧豗的市野,心灵怎能和诗的意境相融?在浮金躁银的世俗中,诗的美怎样才能显露?只有坐在林间,看眼前的水涨潮落,听耳畔的鸟喧蛩鸣,心才静得下来。
李白有一首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课堂上读,总觉得没什么意趣,一个人不去做什么正经事,独对青山是什么意思?但在河畔林间再读时,感受迥然。诗人彼时彼刻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感怀?山林间的鸟儿们都高高的远飞了,没留下一丝的迹痕,哪怕是一丝婉转的鸣叫。抬头只看见飘荡的白云,悠悠来,悠悠去,闲适的俯视着人间宇宙,唯只有一朵,纵怎样的闲适,也掩不住寂寥。诗人对于白云飞鸟,似乎有些麻木,也许是深深的落寞,孤寂,心中感慨万千,惆怅倍然,想从前往事,一场大梦。走着,喟叹着,抬头看见敬亭山巍然傲立,也许只有它才最懂人的心思,要不然为什么无论怎样的伤怀,它依然淡然于胸?诗人找到了自己的栖居之处,敬亭山,才是真正的知己,于是开始相看两不厌,开始沉醉,开始微笑……
其实,每个人每个时刻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诗意的栖居,因为只有它才可以收容我们漂泊的心灵。人或失意或惆怅或落魄,总要有归宿,有倾诉和释放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不寻常的,被称作我们的诗意的栖居。
后来到了南宋的时候,有个叫辛弃疾的词人,是志在恢复中原的爱国将领,长年不得志,自己的挽救神州陆沉的计策不被重视,终日怅然,后又被贬到江南,植篱种菊,事稼农桑。辛弃疾曾发出过这样痛心疾首的呼喊:把吴钩挂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但任是怎样的奔走呼告,终其一生,也没人领会。于是,他失望,开始纵情山水,终于在山水间找到知音: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大概只有山水自然才是我们的栖居。
苏东坡有阕定风波云: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故乡。诚然,此心安处就是所谓的诗意的栖居。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心安,能让我们抛却浮躁,那不是理想的栖居吗?何必刻意地去寻?一片生机盎然的花圃,一座巍巍葱茏的大山,一场密密匝匝的雪花,一本泛着墨香的书卷,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诗意的栖居,都可以容纳我们放逐的心灵和漂泊的意志。
诗意的栖居,须放得下繁华,耐得住寂寞。若是心恋浮华,不舍喧嚣,终不得心灵的安顿。就好比一个人,汲汲于富贵,切切于名禄,怎可能出离尘世而寻幽独?又好比一匹马,被拴上了枷锁车套,只有一味的卖力奔驰,哪有机会停下来思索自己的生命?
要有自己诗意的栖居,就不要受拘于外物。外物总是短暂而易腐朽的,而生命灵魂才是永恒。怎能让短暂的腐朽妨害对于永恒的生命的思索?
其实,拥有自己的栖居是幸福的,在那里我们可以把自己审视,把自己消融,与那静谧的空间,与那温馨的风景。那里有深沉的思虑,有清醒的自省,生命的滋润,也可得启迪!
九、可以寄托的心灵港湾
有的人认为隐士是没有家的,其实错了,真正的隐士最在乎家的感觉。小隐隐山林,大隐隐市集,层次不同,家的含义也就有所不同。小隐的家就是山林,自己乐居息影的地方,没有干扰,没有喧嚣,只有宁静相伴。大隐的家在集市,并不放弃世俗的生活。在世俗的氛围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操守,最不容易。但无论小隐大隐,总没有不要家的道理。
家是栖息的港湾,可以遮风挡雨,可以放纵心神。时光飞逝,没有多少岁月经得起我们挥霍。我们一天天的流浪,在失去方向的道路上。虽然,眼光始终盯住前方,但我们依旧彷徨,因为不知道何处可以停止流浪,何处可以安顿疲惫的心灵。
人生不满百,可我们却让迷茫占据了青春。迷茫似乎是人生的主旋律,奏响着无奈与颓废的篇章。我们为什么还踌躇,不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有所顾虑并不说明你的谨慎,恰恰证明了你的逃避。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充满了诱惑,可是这样很容易迷失自我。就像真实的生活中,风雨总是有的,疲惫困顿也会随之而来。人不是神仙,不能为所欲为的让世界按自己的意愿发生变化,相反只能去适应,去接受,去改造。世界会赐予你苦痛,你必须变得坚强。
坚强,只是抵住了苦痛的折磨,治愈苦痛,还得到家中。想想父母的关怀,妻子的体贴,儿女的孝顺,多少辛酸苦累、委屈烦恼都回冰消瓦解。转而又鼓起直面现实的勇气,挑战生活的信心。家呵,薄薄的窗棂透着昏黄的灯光,里面人影闪动,欢声笑语汇成一片,门外卧着警觉的老黄狗,时不时抬起头来四处张望。到处洋溢着温馨和温暖,让人不得不留连。
漫步岁月的小径,我们时常感动的眼中氤氲满泪水。人这一辈子,值得感动的事情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家是亲情的纽带,怎么扯也扯不断,千丝万缕的交织在一起,相互滋润,相互安慰,相互扶助。
一日出门,想要到野外去散散心情。那里有两座山,都不甚高,郁郁葱葱的颇有些秀气。两山间有水,不深但水流湍急,漩涡滚滚,上架有小桥一座,与其说是桥,不如说是一根独木,老人小孩是不容易通过的。
有一行四人朝小桥走来。听他们的话语言谈,是一家三口,还有孩子的奶奶。他们的位置离我很近,我很容易观察。那个老人家,头发花白,估计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只是脸上掩不住的风刀霜剑的痕迹,走起路来有些摇摆。那三口之家,幸福之状溢于言表,簇拥着老人,一家人和和美美,让人感到温馨。
他们在桥头颇踌躇了一会儿。因为独木之桥实在是难为了老人和孩子。但是,他们到桥那边的愿望也很强烈。桥的另一端,有一大片花圃,百花斗艳,蜂蝶飞舞,很是吸引孩子。老人又宠着孩子,故此这桥是非度不可。
年轻的夫妇见了,拿这老少也没有办法,只得依他们的主意。他们两个商量了一会,终于确定了办法。丈夫俯下身去背起了母亲,妻子俯下身去背起了孩子,然后,前后相随着,跨河渡桥。
在桥上,小孩突然喊道:前面的是妈妈背儿子,后面的是儿子背妈妈。
前面的是妈妈背儿子,后面的是儿子背妈妈,这不就是人的一辈子吗?小时候,父母哺育我们,长大后,我们侍奉父母,生命在这样的位置的调换中延续,变得富有内涵。看着桥上的一幅“母子相负图”,让人心中甚感慰藉。人间只要亲情在,再大的困难也不叫困难,再多的冷漠也不冷不了人心。这幅图演绎着生命,把人的一生的岁月浓缩在短而窄的木桥上,真让我感动。
人生若舟,爱情若楫,亲情若水,家则是港湾。人生若舟,浮在水中,漂泊不定,正如流浪的风景,不知那里是归宿,亦不知那里是终程。爱情若楫,推波助澜,激荡涟漪,正是永恒的主题,只是暗藏险浪,只是终有疲顿。亲情若水,载舟千里,涵养楫桨,正如厚大的沃土,一味的奉献,一味的劳苦。家若港湾,融汇百川,休养舟楫,正如永久的呵护,没有丝毫的冷漠,没有丁点的疲倦。
岁月,匆匆流走;漫步,只是追忆;心灵的港湾,收容漂泊的灵魂,为流浪的人寻一个温暖的家。
十、时时自省完善自我
不知怎么回事,互联网的产生大大精简了工作的程序,可为什么我们还是整天的疲惫不堪?按理说,工作简捷了,我们完全有理由轻松啊,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我们浑浑噩噩,生活中没有一点支撑。
中世纪的时候,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谁要是有了过错,便跑到神甫那里去告罪,祈求神的宽容。在教堂,神甫藏在一个塔一样的木质屏风里,代表神聆听告罪人的忏悔。告罪人呢,按照某种信仰礼仪,跪在屏风的前面,把自己的罪过用懊悔的语言向神倾诉,求得宽宥。神甫会根据不同的情形,拯救不同的灵魂。告罪人得到了“神”的宽容,便会深深地感恩,开始一个新我。
解析这样告罪和忏悔,我们领悟,那是告罪人的一种解脱和自赎。也许,他只是把心底的话在无人的地方说与自己听,因为他并不知道屏风后面还有一位代表上帝而存在的神甫,但是,他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便可以卸去因罪过而产生的笼罩在心里的阴霾和包袱,重新做人。忏悔就是结束旧我,创造新我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给心灵寻找一个可以聆听、倾听和接受忏悔的栖居。这样的栖居收容流浪的心灵,给生命一个支撑。把心灵奉献给上帝,因为上帝是我们的监护人。我们全都是上帝的孩子,上帝包容一切,包括我们的罪过。他不会因无知和虚伪而责罚我们,因为他可以救赎我们。
基督教义里有一个精妙的譬喻,说人类是迷失的羔羊,而上帝是牧羊人。牧羊的人想导引迷失的羔羊,而羔羊却不能清醒,在堕落的路上渐行渐远。最后,教徒们都很迷惑,究竟是我们背弃了上帝,还是上帝抛弃了我们?羔羊们看见远处丰美的草地,把生养它们的圈舍放弃,做了没有归宿的飞絮。其实,那片草地是不存在的,仅仅是虚幻的映像,一个诱惑而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许在不经意间,我们的行径已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了愧疚的痕迹,它不会轻易的宽恕我们,或许折磨我们一辈子,但为什么不向上帝祷告以求赎救呢?在寂静的夜里,独处的滋味浓的让人有些压抑。羔羊选择了上帝,把自己的愿望,祝福,甚至罪过,统统地告诉天父,求得庇佑和宽宥。当羔羊诉说玩了一切,静夜依然还是静夜,只是独处的味道消失了,身子变轻了,压抑的气息终于从憋闷的胸膛吁出来。羔羊的眼不再模糊不清了,而是寻了曾经流浪的步伐,踏上了归途。
自省是没有国界的,基督教义里的忏悔和救赎,就是儒家的自省。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家境贫苦,砍柴种地为生。不过他很受孔夫子的赏识。孔子把中庸之道的精髓传授给了他。他在儒家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孟子不过是他的一个再传弟子。曾子为人内向,貌似迟钝,但忠厚老实,处事谨慎,尤其是他的孝心,有口皆碑。他曾言: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慎而无咎。他还认为贤士要以弘扬仁道为己任,不要怕牺牲。就是这样一个道德高尚,美玉无瑕的人,还要口口声声的谆告人们:吾日三省吾身。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又没有这样那样的过失,怎样提高自己的修养,怎样丰润自己的心灵,全无所知,麻木,堕落,低迷,衰弱,都成了你的兄弟连,可悲可叹!我们要自省。每天都要有独处的时间,好好的研究自己。人是最复杂的,自己就更难加以剖析,如果真能做到解剖自己,把自己认识的清清楚楚的,可谓圣人矣!
我们作不了圣人,但可以更深的认识自己。希腊有个神庙,上面写着:人,认识你自己!可见从古至今,人类从没有放弃过对与自己的研究,只不过,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因人而异罢了。自省是自我的发觉也是自我的就赎,这和基督教的忏悔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面对自己,一个面对上帝。但殊途同归,一样的道理。
忏悔也好,自省也罢,总归是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寄托,不至于漂泊浪荡。每天留一点时间,或给自己或给上帝,便不会失落有所收获。时时自省,不仅让心灵得以寄托,还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像隐士一样,人格操守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是不注重人格的操守,隐居也便失去了任何意义。
标签:
教师随笔
隐士一样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漫谈“文人”相轻(网友来稿)
下一篇:
红文学名著简答题 楼岂是风流话,血泪研成迹未昏——《红楼梦》 (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