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作文指导
阅读:1811  
标签:作文指导 高二作文指导 人教版高二作文指导
2009---2010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作文讲评(高二教学案例)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纽约的一场旧物拍卖会上,拍卖师拿出了一把看起来很破旧,磨损得非常厉害的小提琴。他拨了一下琴弦,发现它已经严重走调。会场发出了一阵笑声。拍卖从10美元起价,直到0.5美元也没有人拍下。这时,一位老人走上台,他拿出一张纸,细心把琴上的污痕和灰尘擦去,一丝不苟地给每一根琴弦调好音,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肩上,开始演奏。美妙的旋律从这把琴中流淌出来,所有的人顿时全神贯注——这是他们有生以来来过的最美妙的音乐。拍卖师再次出价,最终以6000美元成交。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指导】

审题有“三维度”,即“题目要求我写什么”“我能够写什么”“我写什么最好”。力求进入第三个维度,寻求最佳途径、方式来表达自己被话题激发出的情绪和感受。

  材料是个思维原点,也是触发考生的思想机器的机关。只要有材料,就必须阅读,必须对材料进行认真揣摩、深入分析。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立意的高下。不可以断章取义,力图整体观照材料,把握其内涵、概括其实质、倾听其弦外之音,领悟材料的主旨。而就本材料而言,叙述对象多元,情节结构多环,审视角度多元,因此立意也是多元的。

  考生可以假想并设问:①如果我是那把小提琴,会想些什么?②如果我是那位老人,又是在通过调弦启发世人思考什么?③如果我是命题人,又是想通过这一故事让考生思考认识什么?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对应于三个最佳角度得出的三类立意。

【第一类】①擦拭心灵琴弦的尘垢;②永不言弃;③人生需要调整,人生才能实现潜能最大化,人生最优化;④是琴就要会展现自我,勿被自卑、懒惰的灰尘封住了优美的乐音!

⑤千里马与伯乐。⑥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⑦美不自美,因人而美。⑧自身的功底与恰当的机遇。⑨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时候。

【第二类】①善于以独特视角发现事物的价值;②不人云亦云,不盲目从众;③敢于创新;④勇于尝试;⑤化腐朽为神奇;⑥善于发现,眼光独到,世界便不一样。⑦点琴成乐。⑧千里马更需伯乐。⑨发现人才的人最可敬。⑩为伯乐击掌。(11)社会需要千里马,更需要伯乐。(12)厚积方能薄发。

【第三类】①新与旧;②现象与本质;③时尚与传统;④心美,世界才美;⑤凡事不要急于下结论;⑥对人才多一些宽容、关爱,少一些简单粗暴。⑦世界上真正识宝的人不多,大多数都是没有眼光、只看得见表象的蠢人。

(一)单一角度 (外在因素:) 

1、老人 -----最佳角度: 1) 挖掘价值,发现美,独具慧眼。 2) 伯乐的重要性。 

欠佳角度:  把老人喻为知音,表达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意。 

2、买家 ----最佳角度: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存在问题: 论证不是很充分,出彩的少。 

3、拍卖师 ---材料对此人物描述较少,不带过多感情色彩。,人物相对平面化。不宜切入。 

(自身条件:) 1、 琴 ---最佳角度:

 1) 是金子总会发光。 2) 机遇的重要性。 3) 人才须雕琢(玉不琢不成器) 

欠佳角度: 1)“顽石”可变,“朽木”可雕。 

  2)为自己调好弦,正好音,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现状。(须注意老人才是调弦正音的外推力。) (二)综合角度 材料间的内在逻辑,彼此联系须关注,注意辩证思维。 

最佳角度: 价值的实现既需要外在条件的促成,又需要自身潜质的具备。 

存在问题: 辩证思维训练需加强,此类观点较少,不够普及。

三、经典标题

有错就改;不能绝对化地看待事物;细心(基本符合题意);细节决定成败;美声与噪音;发现美;修饰出来的美丽;天生我材必有用;老人是个善良的人;天才也需要修饰;架起理解的桥梁;朽木亦能飘香(另有“朽木可雕也”);价值(万事万物都有价值,人亦然);发挥本来的美;带给人感动,只是举手之劳;给人生调好音;透表溯本;相信自己,勿自暴自弃;人的作用;古琴的自白;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留住真善美;伯乐之缺;术业有专攻;玉不琢不成器;隐藏的价值;也谈眼力;善举的影响;独具慧眼看绝路(不轻易放弃者,坚信绝处可以逢生者,东山再起者);点金术未练到家;我们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奏出最美的乐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事物);被隐藏的美;掸去心灵的灰尘;眼光决定一切;这一个美好出于他的手;破碎不等于完结;改正缺点错误;变(转变)——耐心思考总结;美需要时间、调整和发现;质量才是硬道理;配合;变废为宝;用心雕琢;人生的镜子(需要一面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改正缺点);成功在于磨炼;用心是创造奇迹的有力武器;埋在牛粪中的金子;等待发光;改变,亦是新起点;换一种方式;翅残的天使(破琴的成功);慧眼;机遇;走调;人生需有一位导师;善于观察;物是 “人” 非;转机;擦亮人生;不抛弃,不放弃;破旧不一定是坏事;修正人生;美丽无处不在;打造精彩;好琴需要好琴师。

★ 杜绝两种现象: 1、 全文不点题。 2、 以故事为载体,含蓄晦涩。 

四、范文

(一)美,可以创造

市场中全是喧哗,那些石头随意摆放在水泥地上,或奇形怪状,或黝黑难看。走来走去的都是挑选石头的人们。这些石头是翡翠,未被修饰的翡翠。它们被买家以较便宜的价格买回去,经加工雕琢,它们便成了那防弹玻璃柜中精美的工艺品。

当你望着那些如水滴流淌般的翡翠,你能想象它曾经黝黑的面孔吗?将翡翠静握手中,闭上双眼,仿佛已走到世外桃源,仿佛听得见小溪汩汩流淌和风微微吹过山谷的温暖。可你能听得见那如蒸笼般的市场中的叫卖声吗?或许,你根本不能想象它曾经的遭遇,只是感叹这翡翠凝结的历史的泪滴。


展开全文阅读
世间之美,很多不是自然天成,人们对其的探索挖掘,让美更加感动我们。

旧场拍卖会上的一把旧提琴,轻轻躺在拍卖师手中,它破旧,走调,仿佛它早已失去它的价值,没有了美感的它,留下的只是残破的木头身子。然而,经过老人的一番调试后。老人轻轻拉动琴弦,琴弦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合成了一首优美的调子。提琴的价格便从0.5美元直至6000美元。提琴的美丽在于演奏着的感人肺腑的音乐。

一把旧琴可以奏出世间绝唱。一张破纸承载着触人心弦的诗篇。一杆墨笔可以画出春意阑珊、骄阳似火、秋雨绵绵还有朔风凛冽。

还有,你望得见那夜空之中的辰星吗?那遥远而不可接触的神秘,多少人为之用尽一生心血,慢慢地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着,如同在荆棘之地中滚爬,周围全是血的腥味,却有着一种令人心碎的美。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宇宙的美也一点一点为人熟知。这是人们用那颗热忱的心,才有了这美的诞生。

世间万物,本存在于此,无生亦无灭。眼前的高楼,美的不是方正的砖块,而是砖块砌成楼房的摩天之美。

而我们只有用着那热忱的心,我们的双手,在其中探寻,创造着一种美,能长存于世间,令世人感动。这样便可以创造奇迹,创造美丽。

(二)闭着眼才能把世界看透彻

在众人和老人眼里,小提琴外表 “破旧”、“磨损得很厉害”完全是一样的,但众人只看到了“破”、“旧”、“损”,用市俗和直觉否定了小提琴;老人同样看到了“破”、“旧”、“损”,却用知识的理性考察它,断定在此之前,这把小提琴是它的主人钟爱的、不可或缺的好琴,其破损、磨损程度恰恰是它作为精品琴的体现。

一弯新月,农家道它如镰,渔夫道它如舟,文人道它如眉,武夫道它如弓,生活中,面对同一现象,比如寻找赚钱的机会,比如把握成长的机会,往往如拍卖会上认知小提琴一样,眼光的不济就把精品小提琴轻易地廉价地让给别人,只有智者才能在同样的现象中抓住玄机,拥有与精品提琴亲密接触的机会。有两个鞋业营销员同时到一海岛开拓市场,海岛上渔民无穿鞋习惯,一个营销员给鞋厂回话:“这儿根本没有办法建立鞋业市场,因为这儿的人不需要鞋子。”另一个致电说:“好消息,这里的鞋业市场前景太好了,我们将从零开始!”对一个现象的认知不限于清谈空论,而是决定成长成功的关键。

所谓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其实是机会总是为独具慧眼的人准备的。按常理,苹果砸在头上,不是生出抱怨就是惹出咒骂。经验的直觉常常遏止了思考,阻碍了视力。赚钱、成长的机会如影随形地伴人一生,但上帝不会告诉你苹果砸在头上你该怎样分析,也不会告诉你,沐浴时水溢出来后你该有怎样的眼光。上帝只能告诉你,聪明的,希望你有眼光和认知力量。

有时,面朝常识春暖花开,有时只有睿智的眼光,才可把握机会,拥有成功。理性的认知需要心眼的观照,闲着眼睛才可把世界看得透彻,求得凤凰涅盘。林清玄说:“鹤立于雪,愚者见鹤,聪者见雪,智者见白。”所以心眼比肉眼重要。

(三)只为浮云遮望眼

在同一现场,对同一把提琴,人们的态度使小提琴的命运前后判若云泥。与会的众人急切地表达看法,宣泄着情绪,对小提琴的认知不管是嘲弄还是后来的喝采追捧,都呈现了一种急匆匆的轻率。这里面的文化精神意蕴太让人悲怆而警醒了。

人们看小提琴不是看小提琴本身,而是把小提琴直接当作钱看待,所以按经验来认知,从小提琴的外表得认知结论。当真理不在现场挺身而出,小提琴的价值就被遮蔽。其实生活到处都有这样的“拍卖会”,人们对生活里的“小提琴”的认知,也常常采用经验式的只看外表的直觉,人们嘲弄“小提琴”的行为被反复纠正之后又再次反复嘲弄,不以为病。

正像看待灰头土脸的小提琴一样,众人也在看老人的每一个动作,这次看得很清晰,连每一个细节都盯得很真,但众人仍然是“睁眼瞎”。只有上帝知道,老人擦去琴上的“污痕和灰尘”正是在擦亮这些人的眼睛。众人也不知道,老人之手正如上帝之手,正在用默然的智慧护卫小提琴本身的价值,同时也用沉默的行为羞辱大傻冒二傻冒们:为什么会浮云遮了望眼,“不识庐山真面目”了呢?

拍卖会上的众人看老人走上台去的动作,肯定会不约而同地嘀咕:“要干什么?”“脑壳有疱”?可能有几个精明的会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下有戏了……”众人的看,是对“看”的反动,就像鲁迅笔下的一系列“看客”,楞头楞脑。众人的眼睛虽然多,在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之中却完全失明,这还能叫眼睛吗?但你能否认这不是眼睛吗?人多力量大呀!敢否定吗?所以由此成为“流俗”,再成为“流弊”,人人在流弊中深陷不拔,故此不以为病!

从看小提琴转到看老人,回过神来的和没回过神的又一窝蜂地转到看小提琴,这次的“看”有太多“听”的成份---认知小提琴的优劣是“听”的定夺,“看”只是次要的条件---于是乎,群情振奋,热情洋溢,举牌竞价,此伏彼起。

在功利境界里活得很现实的人们,对真理赋予了价值的事物都热切关注,对赋予事物价值的真理都置之不顾。真理惨遭驱逐之时,就是众人继续无知,庸人队伍继续壮大之时。众人的眼睛没有眼光,但总是强势地形成流俗,原因就在这儿。

众人对小提琴的态度与他们的生计方式密切关联。他们对小提琴为什么不是精品,后来为什么又是精品的原因缺乏追思。简单、直接,没耐性。贱视象老人那样做“清洁工”式的工作,更不屑于老人的“一丝不苟”。由简单而简陋,由直接而浅薄,“何乃太区区”!一个族群丢弃了知性,眼睛必然失明,除了闹出寻宝人对宝物视而不见的愚蠢外,还有败家丧家的罪孽。王道士把持莫高窟,他劳动人民的一切美好善举在酿成的文化重债面前,都成了犯罪的野蛮行径。

人们对小提琴出尔反尔的认知还警醒我们,庸人看待事物,总是用“正常”的经验直觉当价值判断。当同一认知对象显示出意料之外的优异后,又立刻推翻自己原来正常的认知,又“正常”地称颂它崇拜它。否认起来理直气壮,肯定赞美时也气壮理直,好象起初嘲笑否认的人不是他自己,而当下肯定赞扬的人才是自己一样。大凡用直觉经验当认知原则的,都经常改变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总是在“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的游移中自信着,习惯了“太极”,也习惯了“跟着感觉走”,更习惯了懒得思考或不思考。

“习惯一旦形成,便牢不可破。”置身于习惯中的人们,自信而幸福地浅陋着,故不以此为病。

(四)“古典”的静穆比轰轰烈烈的宣泄更有境界

拍卖会上的老人“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露声色始终安静着,他的存在和出现具有真理性的意义,值得深思。

当时,小提琴被嘲弄得一塌糊涂,老人“走上台,他拿出一张纸,细心把琴上的污痕和灰尘擦去,一丝不苟地给每一根琴弦调好音,然后将它轻轻放在肩上……”老人内敛着所有的情绪和知觉,凭着对音乐的敬畏和对小提琴的专业知识(从老人能出色演奏小提琴推知),默然擦试。此时的安静,在老人这儿是一份坚毅和充实,在众人那儿是一头雾水的空洞。

真正的认知开始在语言消失的地方,“古典”的静穆比轰轰烈烈的宣泄更有一番境界。老人用行动点亮了理性之光,用琴声颠覆了众人聒噪,用沉默的“一丝不苟”抖落了小提琴身上一切浅薄的嘲笑和一切无知的妄语。在事实的深处,遏止了迷茫性的增长,还小提琴本来的价值。此时的老人,是怎样一个哀痛者和幸福者!

此后,小提琴身价从0.5美元攀升至6000美元,在众人追逐价值的喧嚣中,老人仍然很安静——要么默然地坐在拍卖会上的某个角落,要么悄然淡出了会场……于无声处,老人消失在自己赋予的价值氛围里,悄然无影。

老人两次寂静,在众人冷漠的嘲笑和热烈的追捧反衬下,显得很苍凉很悲壮。

真理总是这样,关键时挺身上前,毫不显摆;默然淡出时,“不带走一片云彩”。真理从不追问,我赋予了小提琴6000美元的价值,那我该拥有怎样的价值呢?沉默是金却与金无缘,真理总有这样的遭遇,所以人类认知的伤口总是难以愈合。


展开余文
踽踽独行的真理,此时站在思考者的心智里大声疾呼:朋友,你们懂得那个老人为什么默无声息的原缘了吗?恬退隐忍永远是真理的性格,真理永远不会昂首阔步,招摇于喧嚣热闹之中,她总是在思想的黑洞里为思考者送来一支小蜡烛的光芒,超然物外,校正凡尘,善待人类的漠视和不公。

(五)“鸡蛋碰石头”的胜利

在众人一致抛弃小提琴的嘲笑声中,那个老人很从容地走上台去,这是需要勇气的,他要顶住“脑壳有疱”的奚落,还要顶着“必须干出点名堂,否则吃不了兜着走”的巨大压力。但不管怎样,老人对破损小提琴的亲密接触的“反常”举动更是对众人错误观点的公然挑战,这是鸡蛋碰石头的对垒。从老人走上台迈出第一步开始,输赢几乎早已定局,那个敢于抗衡大众的“鸡蛋”将是大错特错的。

但老人似乎胸有成竹,他对小提琴的一举一动比他迈步还要从容自如,就象当今学生作业,拿着笔在姆指食指间转着玩儿,众人还未从诧异中回过神来,老人已把调适好的小提琴“轻轻放在肩上”,不出老人所料,小提琴并不是众人所认为的垃圾,而是能流淌出“美妙旋律”的好琴。

勇气和自信来源于老人的独特眼光和知识储备,一般说来,古旧的提琴往往不是孬琴。老人从“破旧”、“磨损非常厉害”的外表下面看出了少有人知的奥秘:这把琴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的演奏,或许经过N个著名演奏家,否则咋这么“磨损厉害”?

老人在清洁提琴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小提琴只是“破旧”不是“破烂”,在调音过程中再次确认了小提琴丑陋外表下面的完美性。老人必然胜券在握。鸡蛋与石头挑战的结果,大大出人意料。

老人通过小提琴肯定了自己的正确和小提琴本身的价值,羞辱了众人眼光的丑陋。假如小提琴有人性,它一定会对老人感恩戴德。

老人的行为是一个隐喻,和下棋一样,他第一次举步就已经洞若观火地知道了结局,意识的触角穿过事实的表层,方能悟到天籁中神明的启事。老人上台后并未做非凡之事,他只是“一丝不苟”地做清洁工和调琴师的工作,他做的是“下等人”所做的事,却能在局限和悖谬中起死回生,给予认知对象新的发现和照亮。真是平凡中的伟大,普通中的超越。

老人就是社会上那些慧眼识珠的智者,是善于相马的伯乐。老人对小提琴的认知提醒人们,“看人只看外表”是多么草率幼稚呀!

老人的行为还告诉我们,要乐于做简单平凡的事,一丝不苟地做,就成为赢家。(在此不论)

(六)小提琴命运的变奏

小提琴外表破旧,磨损厉害,走调严重,被众人嘲笑,贱到0.5美元也没人买,后来经过净化调试,小提琴瞬间成了价值不菲的优秀提琴,它的无以伦比的美妙琴声使人们争相竞购。原来弃之如垃圾的提琴,质变为罕见的精品,小提琴命运的遭遇,就这样戏剧性地被否定着,被肯定着。人才的命运有时也如同小提琴的命运一样,常常有“土鸡变成金凤凰”的不幸与有幸。

在日常中,大家都在功利生存的日子里兴奋着眼前的利弊得失,人才似乎与大家没什么差别,甚至还可能比众人木纳、老实、“破旧”、“磨损得很厉害”,俨然“土鸡”一个。当他从大众的人堆里被拽出,推到一个显眼的位置重新考量重新评估其价值时,众人会不假思索反应到:你不是与我一样“破旧”、“磨损得厉害”吗?于是“会场上发出一阵笑声”,心想,有没有搞错?于是,“歌者默默”,他在讥笑声中很坦然,他在等待,或者说在寻求,他要一定的外力来助一臂之力,需要内行的调适激活,方可傲然耸身,脱颖而出。

所以材料中提琴的命运也是一个隐喻,让我们联想到“土鸡”与“金凤凰”的价值悬殊,同时咀嚼“土鸡”要成为“金凤凰”的艰难,这种艰难有时不是个人能力不够的问题,而是社会大众的眼光问题和社会力量是否有效扶持的问题。

小提琴的命题还启发我们,要坦然面对不同的评价,只要自己能发出非同一般的“美妙的旋律”,就应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以“歌声的沉默”面对人们的冷落或赞赏,“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守住心中那一轮明月,不要被生存的紧迫和焦虑麻木了攀升,不要被追名逐利的狂热钝化了智性。作为成长中的青年学生更要把热忱、精力和心智用在珍贵的东西上,怀着坚守信念,憧憬着那个“老人”的垂青。比例陈景润的等待,比如周杰伦的寻求……

当前是大众话语的“麦克风”时代,也如同“美女帅哥到处有,大、研学生遍地走”一样是“专家”倍出的时代,人人不可避免地处于被认知、被省视、被考量的位置。但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等阴暗的文化心理并未因文明进步而消亡,“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的现象似乎就在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里,已许那把小提琴根本遇不上那个老人,那就继续灰尘满面泯然到底;已许一只金凤凰从来就没有展翅表现的时机,硬是被强行拽在土鸡群里,要么被“团结”到土鸡们的统一战线,要么被指责为“假清高”独自看守自己的月亮。

从小提琴的角度理解材料,还可换一种思路:

我们也如同小提琴一样,在社会交往中被一切愿意评价自己的人议论。我们是人不是神,是人都有缺点,一如“很破旧”、“磨损得非常厉害”的小提琴,虽然有时也能发出“美妙的旋律”,但离不开朋友的支持、师长的提携和上级的激励。处于“污痕和灰尘”之中是我们的常态,被打磨被调适才偶尔“美妙一下”。因此,自己要清楚自己的能耐,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儿。既便怀瑾握玉,亦惟发美妙之音耳,己能人亦能,己不能则人能,故应虚中乐善,别人笑之,则以为喜;别人誉之,则以为忧。“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高考励志语录

什么是不容易?把同学们都认为容易的题目百分之百的做对,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简单?把学习中每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都掌握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学习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弄懂就是不平凡。

如果有人每天送你86400元钱让你随便用,只是第二天到来时他会收回你没有花完的钱,那么你会如何花这些钱呢?当然是全部花完。现在你每天都有86400秒,你打算如何利用呢?如果你能像花钱购物一样的来利用时间学习,你的学习成绩又会怎样呢?时间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

我觉得在中学求学时代,一定要有自我约束力,且称之为“心力”吧。“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虫冬又冷,背起书包待明年。”有些学生总有一些不想学习的理由。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学习之树永远长不大。古人云:“人静而后安,安而后定,定而后慧,慧而后悟,悟而后得。”很有道理。

 

姜姝月

标签:作文指导 高二作文指导 人教版高二作文指导 2009---2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国小说欣赏方法
下一篇:《游沙湖》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