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4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二)(教案设计)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 怒:恼恨。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其:他的,代魏王(安釐王)。矫:即矫令,假传(安釐王的)命令。  公子亦自知也。 知:后面省宾语“之”,“之”代上句的内容。  已却秦存赵 却:使……退却,使动用法,可译为“打退……”。 使将将其军归魏  将:前一个是名词,将军,后一个是动词,率领。其:他的,代“公子”。  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而:顺承连词,不需译出。独:副词,独自。客:指信陵君门下的食客。○有功于国而不可归,更见魏王的昏聩。

 

 简述窃符救赵之后,信陵君留赵及其原因。

 

 以上记叙信陵君窃符救赵始末。

 

译文

 

魏国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登上王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待人仁爱,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凡是士人,不论德才高低,公子都谦逊地有礼貌地同他们结交,不敢凭仗自己的富贵对士人骄傲。因此,方圆几千里以内的士人都争着去归附他,他招来了食客三千人。在这个时候,各国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又有很多门客,有十多年不敢施加武力打魏国的主意。

 

魏国有位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岁了,家里贫穷,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侯赢不肯受,说:“我修养品德,保持操行的纯洁,已经几十年了,终竟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宾客)坐好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走上车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缰绳,(态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你的车马去访问他。”公子就驱车进入肉市。侯生下了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傲视着,故意久久地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一面)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相和贵族以及其他宾客坐满堂上,等待公子开宴;市上的人都看着公子握着缰绳驾车,公子的随从都暗地骂侯生。侯生看见公子(温和的)脸色始终没有改变,才辞别朱亥登上车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为他举杯祝寿。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难为您也算够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委屈自己的车马,亲自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中,不应该有逾越常礼之处,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礼。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爱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市场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认为公子是有德性的人,能够谦虚地对待士人。”

 

于是结束宴会。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没有哪个了解他,因此隐居在屠户中间。”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屡次向他问候。朱亥故意不答谢。公子对此感到奇怪。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侯赢不肯受,说:“我修养品德,保持操行的纯洁,已经几十年了,终竟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宾客)坐好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走上车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缰绳,(态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去访问他。”公子就驱车进入肉市。侯生下了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傲视着,故意久久地站立着跟他的朋友谈话,(一面)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相和贵族以及其他宾客坐满堂上,等待着公子开宴;市上的人都看着公子握着缰绳驾车,公子的随从都暗地骂侯生。侯生看见公子(温和)的脸色始终没有改变,才辞别朱亥登上车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为他举杯祝寿。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难为您也算够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为委屈自己的车马,亲自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应该有逾越常礼之处,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礼。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爱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市场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认为公子是有德行的人,能够谦虚地对待士人。”

 

于是结束宴会。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没有哪个人了解他,因此隐居在屠户中间。”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屡次向他问候。朱亥故意不答谢。公子对此感到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打败了赵国长平的驻军,又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王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军队援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诉魏王说:“我进攻赵国(都城),早晚将要攻下来;如果诸侯有敢援救赵国的,我在攻克赵国后,一定调遣军队首先攻打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叫晋鄙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邺,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两面讨好,以观望局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使臣连续不断地来到魏国,责备魏公子道:“我之所以自愿高攀您结为姻亲,是因为公子义气高尚,是能够关心和解救别人困难的。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公子能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这一点又表现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看不起我,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公子为此事发愁,屡次请求魏王发兵,同时让自己的门客和辩士用各种理由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


展开全文阅读
 

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从魏王那里得到救兵,决计不独自活着而使赵国灭亡,于是邀请门客,准备了一百多量车,想率领门客去同秦军拼命,与赵国人死在一起。走过夷门时,会见侯生,把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情况和原因全告诉侯生。告别出发,侯生说:“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您一道去。”公子走了几里路,心理不愉快,说:“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我即将去死,可是侯生连一言半语送我的话都没有,我(对他)难道有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吗?”便又调转车子回来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公子会回来的。”接着说:“公子喜爱士人,名称传遍天下。现在有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赶去同秦军拼命,这就像拿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公子还用门客干什么!然而公子待我恩情深厚,公子前去(拼命)而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对此感到遗憾,一定会再回来的。”公子拜了两拜,说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如姬最受宠爱,经常出入魏王的卧室,她有办法能够偷到它。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悬赏请人报仇有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办法替她报杀父之仇,但没有人能够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下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出力,即使)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果真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兵符,夺取晋鄙的军队,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公子依从他的计策,去请求如姬。如姬果然偷出兵符交给公子。

 

公子出发时,侯生说:“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为的对国家有利。公子即使合了兵符,如果晋鄙不把军队交给公子,再向魏王请求,事情就一定危险了,晋鄙听从,那很好;不听从,就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起来。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泣呢?”公子说:“晋鄙是位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去(接他的兵权),恐怕他不会听从,必定要杀死他,因此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本是市场上一个操刀宰杀牲畜的人,可是公子多次亲自来慰问我,我之所以不回谢,是因为我认为小的礼节没有用处。现在公子有急难,这就是我替您贡献生命的时候了。”于是他就跟公子一同前去。公子又去向侯生辞别,侯生说:“我应当跟您去,年老了,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公子走路的日程,在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天,我面向北方自杀,以此来送公子!”

 

公子于是就出发了,到了邺城,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了兵符,对此感到怀疑,举起手来注视着公子,说:“现在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交给的重任。如今你单车匹马来接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不听从(命令)。朱亥袖子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锤,用锤子打死了晋鄙。

 

公子于是统率了晋鄙的军队。整顿队伍,给军中下了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这样,)得到经过挑选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打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救下了邯郸,保存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城外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给公子引路。赵王拜了两拜,说道:“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啊!”(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信陵君相比。

 

公子与侯生分别,到达晋鄙军中那天,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魏王恼恨公子偷了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些情况。已经击退了秦军保存了赵国之后,公子;派部将率领军队回归魏国,他独自和门客留在赵国。

 

简析

 

课文记述信陵君礼遇隐士侯生、屠者朱亥的事迹,和依靠他们窃符救赵的经过,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和“能急人之困”的品德,同时表现出侯生等的智慧、勇敢和为知己献身效命的精神。记叙的中心事件是窃符救赵。信陵君能急人之困,是他救赵的思想基础;仁而下士,是他窃符救赵能够成功的条件;而窃符救赵的成功,又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意义。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方法艺术地反映了这些方面的联系,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一、精心处理详略,对能够表现人物主要特征的事件详加记叙,反之,便加以摒弃或略写。作者为了突出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情况,其中自迎侯生一节,记叙尤为详细。既做了正面描述,也写了有关人物的反映。对窃符救赵的另一重要人物朱亥也是在这一情节中由侯生介绍出来的。与写侯生相比,对他只是略写。至于侯生“为上客”后与信陵君的一般交往,则只字不提。记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也有详有略,其中着重写了侯生献策:侯生介绍兵符所在;再分析如姬能窃取兵符;再分析如姬一定能为信陵君窃得兵符;末了指出有了兵符,就能夺晋鄙军救赵。接着又具体写了侯生推荐朱亥与信陵君同去和朱亥慷慨应命的情节。这些内容之所以详写,是因为它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地说明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至于窃取兵符以后领兵进击秦军的具体军事行动,因非表现人物才德所必需,只为了介绍事件首尾,便只一笔带过。

 

二、用烘托首发表现主要人物的性,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除了正面记述他的有关言行,还通过有关人物的反应加以烘托。在记他自迎侯生时,具体写了侯生毫不谦让地“直上载公子上坐”,又要信陵君跟他一同去市场访问屠者朱亥,而且装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久立与其客语”,一面偷偷地观察信陵君对他的态度。总之,将侯生倨傲的行动、表情及所以如此的心理,都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将它与信陵君的“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相互衬托。写侯生的傲视王侯,正所以反衬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不仅如此,作者还写了“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这样,从侧面反映出侯生倨傲的令人难忍,更加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记“公子引侯生上坐,遍赞宾客”时,又拿出“宾客皆惊”对照来写,同样起到烘托的作用。此外,写魏王不敢出兵救赵所表现的怯懦、自私,反衬信陵君积极救赵所表现的急人之困的“高义”;写平原君的“不敢自比于人”,是用以烘托信陵君因却秦救赵而获得的崇高信誉。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说文》:“请,谒也。”“请”的本义是“谒见”,引申为“请求”“请示”“邀请”等意思。又用为表敬副词,相当于“请让我”。本文多处用“请”字,上边讲的各个意思都用到了,列举如下:

 

1.谒见,谒问,亦即问候。

 

①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②公子往,数请之。

 

2.请求。

 

③请救于魏。

 

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⑤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3.请示。

 

⑥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4.邀请。

 

⑦乃请宾客,约车百余乘……

 

⑧于是公子请朱亥。

 

5.用作表敬副词,请让我。

 

⑨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有所……,无所……

 

这是分别表示肯定的动宾关系和否定的动宾关系的习惯格式。“有”“无”是动词,“所”是特殊的指示代词,与后边的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短语作“有”“无”的宾语。在这两个格式中,“所”字可以指代行为的对象,也可以指代与行为有关的处所、原因、条件、方法等。这两种格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可以适当变通,不必机械地对译。本文五次用到这两种习惯格式。


展开余文
 

①不宜有所过。──“所”指代行为的对象(人),直译是“不应该再有访问的人”,可灵活地译为“不应该再去访问什么人”。

 

②我岂有所失哉!──直译是“我难道有犯错误的地方吗”,可灵活地译为“我难道有什么过失吗”。

 

③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所”指代行为的对象(主令),直译是“国君的命令有可以不接受的”,可灵活译为“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④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有。──“所”指代“用”的价值,可译为“……认为小礼节没有什么用处”。

 

⑤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所”指代“辞”的对象(公子提出的要求),“无所辞”直译是“(对公子的要求)没有什么拒绝的”,可灵活地译为“(对公子的要求)绝不会拒绝”。

 

何功之有哉

 

“何……之有”死后常用的宾语提前的疑问句。“何功”是宾语,置于动词“有”之前,“之”是结构助词,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何功之有”即“有何功”。现代汉语里没有这种宾语提前的疑问句,所以译出时必须把宾语移后,译成“有什么功劳呢”。

 

①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以。

 

②吾故知公子之还也。

 

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以上三句都用了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句①用主谓短语作主语。句②③都是用主谓短语作宾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短语的主、谓之间加一个结构助词“之”以取消短语的独立性。现代汉语里也用主谓短语充当各种句子成分,但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不用任何结构助词,所以“之”字无需译出。

 

判断句

 

本文中使用判断句较多,而且有多种格式,具体加以分析,有助于掌握文言的判断句。分类列举于下:

 

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奚王异母弟也。上句主语后用动词“者”表提顿,谓语后语气词“也”表判断。

 

②此五霸之伐也。上句主语后没有“者”提顿,谓语后用“也”表判断。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④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上二句同巨型②,但谓语前用了副词“乃”表示对事物的确认,语气较第一种要强些。“乃”可根据上下文意译为“本来是”“就是”等。

 

⑤臣乃市井鼓刀者也。上句与句型③④基本相同,但谓语后没用“也”。

 

⑥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上句用动词“为”表判断,“为”可译为“是”。

 

⑦晋鄙嚄唶宿将。

 

⑧此子贤者。

 

⑨此人力士。

 

上三句谓语直接于主语之后,没用“者”“也”,也没用“乃”“为”等。

 

⑩(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上句是承上文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只有一个充当谓语的名词短语,等于说“此乃国之重任”,译时可补充代词充当主语,译为“这是国家的重任”。

 

梁婷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信陵君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三专题复习之对联(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下一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一)(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