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35  
标签:教学论文
再谈有声语在课改中的表达艺术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江苏省东海县马陵山中学 傅玉玲

      内容摘要:有声语的表达艺术主要体现在语言的三美:即意美以感人,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作为一名教师能否适应新课改,应从有声语言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既抑扬顿挫,生动优美,又简明干净,富有“个性”。

      关 键 词:课改 有声语 表达艺术 抑扬顿挫 协调和谐

      简明干净 注意“个性” 生动优美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严格地说,语言包括文字语言、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体态语)和思维语言。这里只谈有声语言中的授课语言。

       讲课是通过有声语言、文字的传递来传授知识的。可见有声语言,是讲与听、教与学的一个桥梁、纽带。没有语言这个桥梁,就不能称其为讲课。尤其是大谈新课改的今天,如何达到师生互动,教师的鼓动语言,激励语言和幽默语言的艺术性,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讲课语言应当怎样表达呢?

      一、要抑扬顿挫

      也叫高低起伏的统一,轻重缓急的统一。任何语言的表达都需要抑扬顿挫,讲课语言也是如此。

      1、抑扬

      抑扬是语言、语调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语调的高亢是“扬”,语调的低沉是“抑”。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1)“平”。如阅读叙述性语言,复述电话号码,叫姓名、地名等。它的突出特点是每个音节、每个字平均使用力量,间隔相等。(2)“抑”。“抑”句的主要表现是句子的尾部调子明显降低,如“光明磊落”、“触目惊心”、“扬长而去”等。(3)“扬”。“扬”句的主要表现是尾部的调子明显升高,如口令“齐步走”,还有像“钢铁长城”、“江山多娇”、“伟大胜利”等。

      2、顿挫

      顿挫也叫停顿。这也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必不可少的手段。讲课中适当地进行停顿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体现语言的结构和教师的感情。它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文义,在停顿间隙进行及时的思考、消化、回味,以及必要的议论,同时也让教师有换气的机会。一般说来,停顿可以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思维停顿、感情停顿。无论是讲课还是讲演,正确掌握停顿是很重要的。

      那么,怎样有目的地掌握好停顿呢?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为吸引注意力而停顿。就是走上讲台后,先不马上讲课,而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停顿那么十几秒钟。这样一般都能迅速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讲课中,发现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不注意听讲,用这种方法也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讲课中发生偶然事件。如学生的文具盒掉到地上,窗外的人影、动静等中断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系统思维活动,这时停顿片刻,既稳定了情绪,又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

      (2)为加强逻辑性而停顿。讲完一段后,有短暂的停顿,这样能够加强讲课的层次性,显示出讲课逻辑性的发展顺序。

      (3)为突出重要性而停顿。讲到重点难点处,略加停顿,以示其重要,这样就会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高度重视。

      (4)为强化高潮而停顿。讲到高潮处,戛然而止,就使高潮进一步“升华”。例如《口技》表演者高潮处的停顿。

      二、要协调和谐

      是指讲课时,义、音、气、调、速等必须协调一致,和谐统一。

      1、科学语义

      所谓语义,主要是指教师所讲的字、词、句子的确切含义。要求是:相应相称、精当确切。具体来讲:

      (1)逻辑要严密。就是说,要严格按语言的逻辑规律讲课,遵守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规范。就是说,对语义的解释,必须采用科学的、确定的术语加以说明。

      (2)解释要一致。也就是对一些概念的讲解,每一次都要一致起来,特别是那些需要学生记录的概念、段落、重点论述,更应简明准确,前后一贯。不可第一次这么解释,复述时又变了模样。

      (3)语法要正确。讲课的语言虽不像写作那样在文字上要求严格,但也不能漏洞太多。注意克服语句上的成分、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罗嗦、句式杂糅等。

      2、规范语音

      所谓语音,就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声母和韵母的结合、课堂上对教师语音要求是:读音正确,吐字清楚,切记出现如下毛病:

      (1)切忌“连音”。连音就是听起来声音很响,有时甚至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但有声无词儿,很混浊,学生听不出他在讲什么。这主要是教师舌头活动没有力量,气浪从肺部出来与口腔打得不响,发音不干脆,造成字与字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拖泥带水。为避免“连音”的出现,可以把不响亮的字,换成响亮的;把书面语换成口语;把省略语中漏掉的字填充进去。比如,把“即”换成“是”;把“首位”换成“第一位”;把“都如此”换成“都一样”等等。

      (2)不能“吃字”。如果口齿功夫不过硬,讲得快了就容易“吃字”;讲得“油”了,音与音含混不清,也出现“吃字”。比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成“睁着眼,闭着眼”。这就把原来的意思表达反了,或弄乱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对每一个字的发音都要响亮。如果想避免“吃字”的发生,平时一定要多朗读,而不能默读,或“跳”读。


展开全文阅读
      (3)避免“脚轻”。在一句需要字字交待清楚的话里,把吐字力量全部集中在前后几个说明性的字上,而甩掉了一些关键性的词尾,就是脚轻。比如“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死”和“汉”尽管在尾部,但特别重要。如果把这两个字以“飘”而过,让人听起来是个“丝”字和“还”字,就失去了这句话的份量。许多老师讲课,学生老觉得听不清,其重要原因是“脚”轻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讲课时,注意掌握每一句话的语义,弄清它的强调点和重音的落脚点,准确地把握用气的节奏。

      (4)注意“跑调”。跑调主要表现在吐字不准,方言、乡音太重,“阴阳上去”不分。由于讲话“跑调”,往往闹出笑话。早就耳闻某乡有一位民办教师教学生拼“猪”字,拼的时候是“zhu”,但连起来读的时候就变成了“追”(zhui)的乡音。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这足以说明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授课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要求。

      3、恰当的语气

      所谓语气,是一种感情的声音,其间包含着教师的主观愿望和态度。课堂上对教师语气的要求是:“气” 从“义”来,“情”“态”一致。这就是说,语气是从语义中来,“义”是内容,“气”是形式。

      教师想恰当地运用语气:一是要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二是掌握好学生的心理;三是调整好自己的讲课情绪。教师讲课时,对每一个问题的阐述总是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成,有反对;有歌颂,有斥责。那么,选择怎样的语气表达取决于讲授的内容。

      4、适度的语调

      语调主要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其间包含着强调的意思。课堂上对教师语调的要求是:高低适度,洪亮雄厚。就是说,语调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底音”要很充足,穿透力要很强。一个人的声音,可以是“先天的”。有的清脆,有的沙哑,有的圆润,有的洪厚。但不论哪种音色,都有自己的最佳音区,都有悦耳之处。关键是自己多锻炼,并且会用。

      任何一句话,由于语调运用不一样,其效果也有很大差别。重音是构成语调的主要音素。语调中的重音位置不同,一句话表现的含义就不同。比如:“我请你讲一个故事”这句话,如果把重音落在“故事”上,是强调不是请你讲别的,而是讲故事;如果把重音落在“一个”上,是强调数量,不是两个三个,而是一个;如果重音落在“讲”字上,是表示不是叫你“念”、“背”、“谈”,而是“讲”;如果重音落在“你”字上,是表示不是请张三、也不是请李四,而请的是你;如果把重音落在“请”字上,是表示对你的尊重,不是命令,而是请你。诸如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又如“像这样的问题”、“是这么回事”、“我想起来了”和“你了解我不了解”等等。可见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

      为了语调的适中,老师讲课应注意调子太高,声嘶力竭,如雷贯耳,容易使人烦躁;油腔滑调,怪声怪气,容易使人讨厌;粘粘糊糊,含混不清,容易使人着急;有气无力,半死不活,容易使人困乏;官腔成串,拖音不断,容易使人反感。因此,做教师的,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语调,做到高而不尖,低而不“哑”,沉而不浊,去掉语音中的杂质,以最好的语调来陶冶学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5、语速适中

      语速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吐字的多少。

      讲课速度的快慢,对讲课的效果影响很大。讲课速度快频率高,以短的时间看,容易使学生集中精力;但时间过长(超过15分钟)学生就会感到疲劳。讲课过快还会影响讲课老师自己的思索,造成口齿不清,层次紊乱。同时也使学生没有消化、回味的时间,效果自然不好。如果讲的过慢,上下句停顿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就会不自觉地接受来自其他方面的刺激。因此,课堂上对教师语速的要求是:快慢结合,错落有致。那么对教师的讲课语速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呢?心理学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一般应以每分钟120-140字为宜。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数。教师还要根据讲授的内容、对象、场合不同而有所区别。

      三、要简明干净

      1、简明,就是讲课要简单明了,能一句说清的不说两句;能一个字说清的不说两个字。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时语,过去这样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X点整。”现在改成:“北京时间七点整。”减了七个字,这就简单明了,受到各界人士的称赞。尤其是现在大力倡导教改的今天,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拖泥带水,落里罗嗦,更要求简明扼要,适时点拨的双边能力。

      2、干净,就是指讲课的语言要卫生,要文明礼貌。不干不净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粗话、脏话,特别是农村中没有受过专门学校训练的民办老师,他们的讲课很随便,常常带着一些粗话、脏话,这属于语言身体中的恶性肿瘤。一种是口头语——重复的废话。比如讲课时不断地夹杂着“这个”、“那个”、“是吧”、“对吧”之类的多余话,还有“嗯”、“唉”、“啊”之类的东西,这属于语言身体中的良性肿瘤,也有剜除的必要。无论是重复罗嗦也好,还是病句、口头语也好,与讲课语言都是格格不入的。

      四、要注意“个性”

      讲课,尽管它是用口头传达文字,但它和其它类似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别。即讲课有它的特殊性。

      讲课不同于朗读。朗读,主要是通过有声语复述别人写的东西,当然也有自己写的。它主要是通过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有板有眼,具有明显的节奏感。而讲课的内容,是消化了别人的东西之后,一种主客观内容的结合,它主要是教师写的,要能上自己的口,符合自己的表达。因此,朗读的内容可以互相“公用”,而讲课主要靠自己发挥。

      讲课和谈话不同。谈话,一般人口头语多,比较随便,可以重复、罗嗦,废话较多,可以长时间地等待对方思考,并有来有往;而讲课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当然,课堂上的谈话法教学除外)。它尽管没有说话那么随便,但它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正式的”、“有准备的”、“集体性”的双边活动。

      讲课不同于演讲。演讲,“演”的成份很大,可以说是一半演一半讲,至少也是三分演七分讲。因此,情感色彩很浓。而讲课主要是“讲”,但仍然有“演”的成分,也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但如果情感色彩太浓,就会像作戏一般,让人觉得造作。

      讲课,不同于做口头报告,带有强烈的陈述性和号召性。而讲课,也有陈述性和号召性,但更多的是解释性和说理性。

      从上边的分析可以看出,讲课在有声语言中具有它自己明显的特殊性,但它又具有有声语中的共性,我们在讲课中要恰当地掌握这个“度”。做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五、要生动优美

      这就是说,课堂教学的语言,不仅要符合逻辑规则、逻辑结构,还要具有艺术性。有时,学生对讲课语言的逻辑性并没有过高地要求。比如说,你把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说成是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你在选用时,并没有穷尽选言项,这些学生并不计较,也没有时间来论及考虑它的结构。但如果讲课语言没有艺术性,学生就不满意了。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力争做到遣词造句要规范适中,语流语速,要节奏分明。也就是说,教师为了充分地表达讲课内容,应该广泛地吸取相声语言的幽默风趣,戏剧语言的节奏明快,诗朗诵的意境韵味等各种优点来丰富自己。一首凝练的诗词,一个恰当的比喻,一句形象的夸张,都可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有声语的多种功能去作用人的多种器官,起到审美的认识作用,审美的教育作用,审美的愉悦作用——听课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参考资料:1、《鲁迅全集》

      2、《普通化培训手册》

      3、《中学语文教学》
标签:教学论文 再谈有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兴趣是实现课改的催化剂(教师中心专稿)
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的探讨(教师中心专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