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376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要符合题意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赵孝云
【考点解读】
在高考作文基础等级中。“符合题意”是指对作文题所展示的各个部分进行仔细审读揣摩后,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及其要求.并按要求作文。
【写作指津】
要做到符合题意,审题是关键。下面就审题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阐述。
一、审题目或话题
1.如果题目或话题是一个字或一个词,首先要弄清楚它的确切含义及其所涉及的范围。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目“季节”。季节,字典解释为一年里有某种特点的时期.如草长莺飞的春季,淫雨霏霏的夏季,天高云淡的秋天与白雪皑皑的冬季。除此自然季节之外,其实还有比喻义的人生之季节,如我们常说的青春的花季等。我们只有明确字词限定的范围,才能在相应的空间下笔。
2.如果题目或话题是偏正词组,除弄清中心词含义外,还应准确理解修饰限制词语的意思。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命题作文《诗意地生活》。本文不仅要写“生活”,更要突出强调“诗意地”所起的修饰作用。如:
……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些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袅袅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膛边在毕毕剥剥的声响里看到她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农村生活的细节犹如一幅幅诗意盎然的图画,充分诠释着最平凡生活中的诗意以及自己诗意的生活,准确而自然地切合了命题者的要求。
3.如果题目或话题是并列短语形式。那就应抓住并列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二者关系上作辩证分析。如2007年高考四川卷《一步与一生》。我们不能只谈“一步”或“一生”,还要兼谈二者关系:一步暗示甚至决定一生,而一生是由一步一步积累并走下来的。
二、审材料
材料既是题目或话题的引语。又是作文的提示语言。审题时就不得不仔细推敲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其隐含的命题意图,并依此确立自己文章的主旨。材料一般分以下几类:
1.话语性材料。即命题者所给材料是一句、几句或一段话,让考生根据话语进行写作。一般来说,命题意图和写作范围就隐含在里面。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新材料作文提供的语段:“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作文话语材料始终围绕“母语”来阐述,所以我们也应从母语及母语相关问题或认识感受下笔。
2.故事类材料。即所给材料是一则或几则故事,而写作的隐含信息就在故事里。因此写作前必须读懂故事,从整体把握,深入开掘,理解其深层含义,然后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感悟成文。如2007年高考宁夏、海南卷中,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故事就给我们提供了两个相应的提示: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创造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3.图画类材料。即所给材料是一幅或几幅图画或漫画,要求考生依图作文。考生只有读懂画面中人、事、物间的关系及文字内容,理解了图画的画外之音,才能更好地把握图画寓意。找准写作的方向。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摔了一跤》的图画作文,图画内容涉及家庭、学校与社会对待孩子的成长问题,以及事件的责任承担与推脱等问题。据此,我们可以确立如何对待青少年成长等系列教育问题为写作中心。
三、审提示语
提示语是处于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后的一段文字,它们对作文内容进行分析、解说并起提示作用。认真阅读提示语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贴近并切合命题意图。
四、审要求语
要求语是在题目或话题后以“注意“要求”说明”的形式出现的附加条件。我们需要注意要求语在文章立意、题目、文体、字数等方面的特殊限制。
提篮春光看妈妈
安徽省一考生
午后的阳光碾碎了洁白的栀子花瓣,落下一地斑驳的清影。我躺在安乐椅中,微弱的呼吸。
我想,我是老了吧:我的脸好像核桃一样粗糙不平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身上布满深褐色的斑点。我低头,看那些松软的泥土,或许,不久我会与他们融为一体了。卧龙跃马终不过黄土啊!
此刻,我的心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曾几何时,那个被称之为故乡的地方,也有这样温暖的阳光。也有这样一片飘着芳香的泥土。我仿佛又看到了家门前的青山绿水,闻到老屋厨房里飘出的饭香……。
依稀记得儿时的家园,青色瓦,黄土墙。屋里住着一位汉子,每日早出晚归。他喜欢叼着旱烟,坐在门槛上望着妻儿,一脸知足的神情。屋里的女人,也是起早贪黑操持着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就是爹娘。
依稀记得儿时的顽皮,摸鱼捉虾,掏鸟蛋,玩伴们拿着竹竿和树枝,在山坡上追逐嬉闹。
依稀记得战火烧到家乡的情景,我告诉爹娘,我要抗战救国时,爹和娘的眼圈都红了。这是我有生第一次看到眼前的汉子——我的爹如此的脆弱。油灯下,娘将一滴滴眼泪缝进了新制的衣裳。
依稀记得,那个梳着两条辫子,双眼通红,如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站在村口挥手,声声唤着早些回来。这声音,直到远去的亲人身影逐渐模糊,才化在风中。
一晃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随着军队踏上这片被称为祖国宝岛土地的那一刻,我知道——家乡,已离我远去!
我带着终身的遗憾,我以为我再也回不到那个老屋了,几年前的两岸实现了间接三通,我没有回去。物是人非,我不知回去寻些什么。接下来的,台商第一次包机去探亲,我没有回去,因为,我的亲人早巳化作尘土……
如今;我老了,将不久于世了。故土却牵动我的神经,毕竟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是我此生依恋的地方啊!
我愿回到那个小山村,躺在母亲的坟旁,就如落叶归于土地一样……。
展开全文阅读
风筝飞的再高,总有一根红线系着,落叶飘得再远,总要归于根啊!
我愿在迟暮的某一天,永久地躺在那遥远的故乡的土地上,慢慢地,慢慢地,化为泥土………
【简评】
《提篮春光看妈妈》是一篇命题作文。学生写作首先就要认真审作文题目,其次要满足考试作文字数、文体等一些附加要求。本作文题的主干是“看妈妈”,那“妈妈”一词究竟指什么?或有哪些事物可以称为“妈妈”?为什么要“看”?怎么“看”?修饰成分“提篮春光”应该是我们思考和写作的重点。
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手法写自己在异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并把“妈妈”的含义深化为祖国大陆:“看妈妈”是写作者希望回乡,而提的那篮“春光”不只是思念,还有对两岸关系光明而温暖的期望。本文立意高远,内容切题,不愧被评为满分。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山东济南,宴会上有一道名菜叫“龙井凤骨”,可是当地人却都叫它“鸡架子”。因为这道菜是用一个纯粹的囫囵鸡的骨头架子经过龙井茶炮制而成的。据当地人讲,当年诸城县外贸把鸡肉出口后,就剩下一个个的鸡架子,老百姓觉得扔了可惜,于是就用鸡架子煮汤喝,并剔下残存的鸡肉吃。后来这种吃法被精明的商家发现并经过工艺改良,就变成了今天山东宴会上的名菜。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呢?请你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从“鸡架子”到“龙井凤骨”,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可以写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相信自己等话题:从当地百姓觉得仍了可惜并食用它,可以谈节约与生活美德等;从商家对“龙井凤骨”的改良制作,可以从注意生活中的小事与细节.从而成就完美事业等角度写。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要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小议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教师中心专稿)
下一篇:
抓住关键,规范答题——2007年湖北卷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评析
(教师中心专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