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88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河大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想北平(河大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5、想北平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决生字词,握大意,理解主旨;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对比、类比等手法。
(3)品味本文平实生动的语言。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美读和感悟的能力;
(2)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3)训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写文章表达感情时,不一定要选择雄伟壮观的景物和轰轰烈烈的事情,只要我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是浓厚的,那么从小处着手,涓涓细流同样也能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平时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以致用,努力做到“情到自然最为真”。
情感目标:
感受作家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文章通篇写的都是对北平的思念与眷恋。无论直抒胸臆,还是以情驭景,用动情的眼光看故都风物,处处闪耀着一个“情”字,处处可见绚丽动人的光彩。所以,深入领悟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方法:
1、指导美读。入情入境的朗读有利于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整体感知时要朗读,品味语言,分析艺术手法时也要朗读。
2、课堂协作讨论。这一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其积极思考,探讨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讨论,训练了思维能力,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基础知识与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问题一: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写作此文时正羁旅青岛,想念北平却不得相见,这种“想”是一种动情带泪的思念。文章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上注出。
问题二:
老舍心中最美的景物有很多,可他的笔下选取了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并思考为什么选取这些?
2.与此同时板书重点字词:(板书)
廿(nian)粘合(nian)菜圃(pu)什刹(cha)海 橘(ju)子
3.学生读完课文后提问以上字词。
4. 作者背景以及时代介绍
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分散讨论部分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第一小节。并且思考:作者第一小节的中心句是什么?他是如何证明这个观点的?
问题:
a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b作者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
明确:作者出生在北平,成长在北平,一直到二十七岁都生活在北平,那么他是否应当对北平很熟悉与了解呢?他如此之久地生活在北平,理所当然地应当了解北平,可是他却没有,说明北平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直接写北平之大,间接类推自己知道的北平小)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二三两段文章。并且思考:作者是怎么表达对北平的爱的。
问题:
a.作者第二段一开始就讲:“可是,我真爱北平”,可是二三两段都写道“我说不出”。这是否矛盾呢?他是否真的没有表达出来呢?
明确:不矛盾,“我说不出”并不是不知道,而是难以表达。作者以出色的语言功底成功地把对北平地爱表达出来了。
b.第二小节作者是如何具体表达对北平的爱的呢?作者写提到母亲的作用是什么,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通过类比手法,把对北平的爱比成是对母亲的爱。用一个词归纳:(板书:孩子对母亲的爱)
c.作者说历史和风景名胜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历史加上风景(即自然)构成的便是北平的全部,和上面所说的枝枝节节相对照,用一个词归纳:
(板书:爱屋及乌的爱)
作者说“每一个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其实便是直抒胸臆地表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北平融为一体的爱的境界。用一个词归纳:(板书:融为一体的爱)
c.第三段是如何表达对北平的爱的?
明确:作者对北平的爱并非是音乐和图画所能表达的爱,这种爱已经深入作者的血液、性格与脾气之中。是难以用言语和图画表达的。用一个词归纳:(难以言表的爱)
3.阅读第四到第五段,用书上原文概括北平和巴黎的区别,概括北平的的特点。
明确:北平的特点:动中有静。(板书)特点:布置匀调,自然和谐。(板书)
提问:
a总结北平和巴黎等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的结果,到底哪个城市最好?
共同回答:北平。
b客观来讲北平真的是最好的吗?作者为什么这么讲?
明确: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主观色彩较重。(板书:以情驭景)
4.阅读第六第七小节,思考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来表达对北平的热爱?
提问:
a.第六小节中为什么要写“好学的、爱古物的人”?
明确:
1.北平书多古物多,历史文化悠久(板书:书多古物多)
2.好学的、爱古物的人爱北平,像“我”一样不好学不爱古物的人也一样爱北平,正说明北平很优秀,不管什么人都会爱北平。(板书:人们都爱北平)
5.齐声朗读第六自然段。感受作者是怎样描写北平的“花、菜、果子”的,是如何表现北平的美好的。
提问: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对通过这些细节而写出了北平的美好,这样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板书:以小见大)
6.阅读第七小节,思考问题,作者是通过哪两个方面说明北平接近自然的?
明确:从它里面说,从它外面说。(板书:里面远离现代工业,外面闲适悠然)
提问:体会本段最后一段话,看看作者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么说?
明确:说明作者此时不再北平,思念北平,日子过得不好。
7.阅读第八小节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落泪?
答:1.情到深处,潸然泪下(板书:直抒胸臆)
2.和文中第二自然段相互照应,表达作者对祖国安危的担忧。(板书:照应前文)
8.明确创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8.纵览全文,作者对北平的认识是“牛的一毛”尚且发现北平是那样美好,这篇文章何尝不是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呢?
9.此可知作者对北平的思念与深情似乎也是对祖国的爱,对北平的爱更是对全中国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这应该也是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吧?因此,这篇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化了。
四:完成练习
五: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吕士凯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河大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想北平(河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4、明湖居听书(河大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6、胡同文化(河大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