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90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铺叙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但感情是抽象的,只有将它附着在一定的事物上,才是具体可感的,所以将抒情与铺叙结合起来,可以使诗歌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多姿多彩。所谓铺叙就是铺陈,是对事物展开充分的叙述和描写,使所描写事物穷形尽相使人获得具体深刻印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它是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标志是直接叙事或写景,或直接抒发感情。下面以第四单元的课文为例,谈谈古诗中铺叙的手法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如《饮马长城窟行》就是一篇以叙事来抒情的叙事诗。开始点题,“所思在远道”。接着分两个层次叙事。第一层倒叙自己与所思之人在梦中相会的情景,醒来希望回到梦中而不得的情景,以及眼下无人捎信传情的心理活动。详尽细腻地表达出思妇的感伤无奈、孤寂幽怨的心情。第二层写思妇收到信的经过和信里的内容。通过动作描写“呼儿”、“长跪”可以看出她心情的急切激动和紧张;通过叙述信里的内容,可以想象到女主人公由于激动欣喜而泪水纷飞的情景。这首乐府诗,用铺叙的手法,详尽地记叙了事情的经过,表达出深切的思念之情。情节曲折,感情起伏变化,思妇的形象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与女主人公一起伤心一起忧愁,一起欣喜。叙事中渗透着浓浓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情驭事,以事显情 用感情来驾驭事物,让叙事和写景为抒情服务。比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短歌行》)”诗人在怀着求贤困难的愁绪中,忆起朋友来访的经过和相聚欢宴的场面,使思贤若渴的心情有了附着之物,显得更加真挚深沉。如“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由于处在夫妻不能相见而悲伤痛苦之中,织女在机上忙碌一整天,却怎么也不能织成片,可见其痛苦之深。在抒情中叙事,所叙之事更增添了抒情的厚度和浓度。使得 “泣涕零如雨”的相思苦情呈现在眼前,感人至深。
以景衬情,情因景发。如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间的六句。如“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铺写即将离别时登高远望暮色中的南京城的秀美景色,来反衬自己的离愁别绪。铺叙为抒情服务,景色越美越眷恋故地,越不愿离去越伤感。以乐景衬哀情,景美情悲,形成较大反差,鲜明生动。还有一种情形,如:“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这是诗人久病初起,趁兴登楼所看到的初春之景,清新明丽、生机勃勃。心情也轻松愉快了些许。又由此景自然地引发了下文诗人的思归之情。景是生情的基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由眼前景引起了诗人对人才的关注之情,同时为下文抒发热切盼望贤才归依自己的感情做了铺垫。
营造意境,景中含情 如《归园田居》的中间八句,选择了八个生活场景,写田亩草屋、堂前屋后、村庄炊烟、鸡鸣狗吠,层层铺写,井然有序,组合起来,描绘出了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农村生活画卷,营造出了清新素朴、宁静淡远、自然祥和的氛围和意境。洋溢着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的热爱之情。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铺叙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本单元课文看,叙事写景时,根据抒情的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应从不同的角度、多层面地用不同的方法铺陈叙写。铺叙的方法大致来说有以下几种:
按时空顺序铺叙。“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是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铺写景物;“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是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铺叙事情的经过。
由点到面铺叙,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前八句是从各个层面描写不同的景物,而这两句概括地写田园生活的清净悠闲。点面结合,既给人具体的印象,又给人概括的认识。
在色彩上铺叙,如“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其中“白日”、“晚霞”、“澄江”,飞甍、散绮、白练,在色彩上互相映衬,景色明丽,意境优美。
调动各种感官铺写。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如“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
从动静方面铺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上句写静态的村庄,下句写飘动的炊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以动衬静,写出村庄的自然情趣,百姓生活的安宁。“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上下句也是动静结合。写出春天的热闹和生机。
需要强调的是,诗歌中铺叙只有多层面,多方位地充分展开,并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避免抒情内容的概念化,简单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表达作用。
万树相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铺叙手法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将进酒》教学设计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逼上梁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形象解读 (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