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121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触景生情见微知著——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以小见大(人教版高一教学论文)
万树相
西河•金陵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上片开头突兀而起,“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南朝古都美丽繁华谁还记得呢?但护卫古城的山峰如髻鬟般在两岸夹峙,不管古今;怒涛翻滚的清江一去不复返,不管兴衰。遥渡天际的孤帆渐渐看不见,断崖枯树倒倚,莫愁湖的小舟又系泊在哪里呢?这所有的一切,都空余旧迹,雾霭沉沉,笼罩半墙,苍凉萧瑟,辽远凄清。下片写金陵城内的破败萧条景象。苍穹明月过矮墙,看见这等破败萧瑟,也伤心无奈,望着默默而逝的秦淮流水,仿佛和诗人一起在寻觅着昔日富丽豪奢的旧影:酒旗戏鼓在哪里,热闹的集市在何处?斜阳残照里,昔日繁华乌衣巷的一对小燕子,却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正相对呢喃,象是在诉说也象是在告诉词人她们曾经的古今兴衰。金陵昔日的繁华富丽与今天的萧瑟凄冷,怎能不让饱经忧患的词人抚今追昔,由六朝兴亡想起宋朝危局,迸发了吊古伤今之情呢?
本词通篇写景,不见一丝议论,只是通过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大景与小景互补,铺排渲染,体物咏怀,见微知著。在金陵古城的昔盛今衰的历史中,寄托了词人对时局动荡的感慨和深深的怅惘之情。
方法指津: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以小见大。何为以小见大?通俗的说,就是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以小物写大主题,以小情节写大内容。这样的手法在怀古咏史的诗词里也是常见的。所谓“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一粒沙中看世界,正是如此。怎样把握诗词中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呢?
首先,从小景小物入手,揣摩附着其上的社会内容和家国情思。例如,词中的景物如“断崖枯树”、“风樯”、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相对与前面的山峰、清江、古城等雄伟壮阔的大景虽说都是小景,结合诗歌鉴赏须知人论世的原则,就可以从这些小景里看出昔盛今衰的历史、动荡倾危的社会,以及词人饱经忧患的沧桑之感。又如“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从饥鼠、蝙蝠、灯、雨、风、破窗户纸等富有典型意义的小物小景构筑的意境中,可以看出词人所处环境的荒凉恐怖,萧瑟孤寂,生活的潦倒孤独,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的残酷,领悟到词人受排挤、遭迫害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其次,从细节小事入手,揣摩深刻的主题。例如,可以从本词的最后——一对燕子的呢喃这一细节,了解到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史,进而使人产生有关时代变迁的感慨。在这里,这个小小的燕子就把古和今、盛和衰巧妙连接起来,不仅生动地反映出古今兴替的历史,还表达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无限感慨,起到讽喻现实的作用。所以,小细节反映的是大主题,形象生动,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又比如元稹的小诗《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全诗以宫女闲聊的琐屑之事传达出昔盛今衰、人事变迁的重大社会内容以及愤慨之情。
可见,要想把握以小见大艺术特点,须从富有特征的小景小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入手,把握其创造的意境,知人论世,品味其中透露出的抽象的思想感情或重大的社会内容。
万树相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触景生情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谈美》例析 (人教版高一选修教学论文)
下一篇:
再别康桥(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