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44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⒈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⒉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⒊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⒈研究传统文化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进而解读诗歌。

⒉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

重点 理解课文的情景关系,体味词中作者的感情。

教学

难点 初步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鉴赏诗歌。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第一册的第一课,属于古典诗词。这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学习兴趣的重任,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者,在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i方法。教学本课是授人以渔的最佳时机;同时,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相关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古典诗词鉴赏作准备。总之,《沁园春•长沙》是高中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基础和门槛。

2.教学思路与方法:

教学思路

首先,学习诗词要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氛围,以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导人这一环节中,可以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基础之上。由此,要采用涌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缭绕妙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情感。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落实对于本词的秋景赏析但又不能局限于对景的分析,更在于引导学生体察词情、词境。

第四.在诗词赏析之中,必须重视诗词遣词造句的特点,可以考虑设计开放性的训练,让学生对此有所感悟。

第五,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对词的结构及特点的理解较初中的水平有所提高。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如《沁园春•雪》),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试着归纳出词的一些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关知识,并通过训练加以强化。

第六,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加强诵读,力求达到当堂背诵之目的。

教学方法

基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本课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开拓学生思路,放手让学生动手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是这节课教学方法的精髓,是一个互辅互促的动态过程。特别强调的是:诵读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典例:文章的写作背景资料,毛泽东的生平及思想资料,毛泽东游泳的历史资料,中国古典诗词中写秋的名篇名句,关于湘江的地理资料等等。教师准备《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的朗读音频资料。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宛如一枝枝绽放的奇葩,装点着文学永恒的春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笔挟风雷的诗人。他用古典诗词形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生活,记载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他的诗词,既是他革命人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我们学过《沁园春•雪》,能不能背诵一遍?

从这首词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

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导语设计之二: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二、写作背景介绍。

1、解题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相传东汉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四十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2、背景

现在,让我们重温历史的画面,来了解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生齐背《沁园春•雪》。

﹡板书:《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认定本课学习目标。

﹡由背诵〈沁园春•雪〉导入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展开全文阅读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

三、诵读感悟。

大家边看课文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放范读录音,听范读正音:

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2,朗读全诗,进一步熟悉全诗内容

⑴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⑵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

    

请两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把本词描绘出来。

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增强了表现力。

师: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

师:对。当时,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身处险境的诗人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这个“独”字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还记得吗?

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

﹡学诗歌要知人论世,才能从更广阔的面上理解诗歌主旨和感情。

﹡出示原词,欣赏手迹。

﹡用毛泽东的手迹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用标准的范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把握。

 

﹡ 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

﹡反复朗读,深入领会本词意境和词人胸襟。

﹡再读,归纳概括内容、章法,品评、鉴赏。

生: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学生齐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而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是要表达砥柱中流的气概。这种环境,正是一位思想者最喜欢的,朱自清不也选择了“路上只我一个人”的晚上么?

师:再接着往下欣赏,注意,这里出现了一个“看”字,它包括哪些内容?

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

师:对。也是控制7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找同学来读一下。

师:“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

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

师:这几句描写了一幅湘江秋色图:描写的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

对,是远眺,这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

这是“近观”,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 “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

师:这几句写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景物多而不乱,分别从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来写,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

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 

“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现在我读这几句,再来表演一遍好吗?

神态要自然,要从容,有伟人的气度。

师: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让我们闭上双眼,放飞思绪,给思绪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这个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世界吧!

生:“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 

生:望。

生读。

﹡师范读此7句。

﹡生齐读。

生:放眼望去——远眺。

生:收回来——近观。

生:仰视——高景(生模仿) 

生:俯瞰——低景(生模仿)

﹡板书。

生上台演示。

生:插腰。

生:慢点好。

﹡生演示。

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舒展强劲的羽翼,翱翔长空;低眉处,鱼儿自由地翕乎往来,游戏水中……

师:让我们一起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

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般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变为彩屏,火红的枫林,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江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

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金风送爽,满山的枫叶,像烈火熊熊燃烧,江水缓缓流淌,千百船只竞相踏浪穿波,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嬉戏……

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被风鼓紧的白帆,游鱼闪闪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师:同学们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这一切了吗?感觉到秋色的美好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师:这几句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 

(从细处着眼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功夫和创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代来的不同表达效果)

师:“染”为什么用得好?

师:其实古人早就用过“染”这个词,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只是读来让人心上黯然。

师: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

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还会让人联想起哪句诗?二者有无区别呢?

师: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意境开朗,把秋景写的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蓬勃发展的形势,其内涵更深一层。

师:“鹰击长空”其实是说雄鹰在天空翱翔,那么,“击”改成“飞”可以吗?

师:“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



﹡放音乐。

生:看到了,感觉到了,嗅到了。

生:染、击、翔。



展开余文生:用了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生: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

生: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不好。“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

生:“翔”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在修辞上这叫“移用”。从物理学上讲,“翔”比“游”受的阻力小,当然更轻快自由了。

说得好。“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古人就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师:其实诗句里不光这些动词用得精练形象,在诗人眼里,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而且万山红就要红个遍,层林染就要尽染,漫江碧就要碧个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用词是多么精妙,多么生动传神。

据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

毛主席锤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值不值得学习?

﹡补充练习:

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 

奔 击 行 啸 翔 游 鸣 走 排 藏

师: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起来,为生存自由而斗争。

师:同学们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意象密集,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将一幅壮美的湘江秋色图栩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的特点,应该怎么说呢?

是的,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美不胜收。

师: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什么是愁?离人心上秋也。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总会让人想到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还有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衰”、“草本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我们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天

﹡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生:值得学习。

生:号召和呼唤。

远 望==>万山红遍(高)[群山]

近 望==>漫江碧透(低)[江水]仰 视==>鹰击长空(高)[长空]俯 视==>鱼翔浅底(低)[水面]动作之劲==>争、击、翔

色彩之浓==>红、碧

数量之多==>万、层、百

竞争之烈==>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生:色彩斑澜,生机勃勃。

﹡本段为全诗意象集中处,要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意象的特点及其对诗境的营造所起的作用。这个过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人富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意象。同时,可以让学生比较赏析其他有关秋的诗句,加深理解意象的选取对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

净沙•秋思》,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毛泽东是一介普通书生吗?

是的,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他笔下的秋景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酸之态,而是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进一个新地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品格的高下。难怪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个“怅”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其实,“怅”本意是“望”,但“怅望”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含着一种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枯荣?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师: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

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下面齐读上阕。

五、教师小结。

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登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千感慨化作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不胜枚举。 生: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

生:不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

﹡生讨论回答,师补充。

﹡比较古代文弱诗人和革命领袖不同的胸襟和气度,从而理解诗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写照,领会本诗流露出的诗人的革命豪情。

生: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生: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补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25年,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国共第一次合作,共产党内部关于革命领导权问题的争论。

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更为开阔,气势梗为恢宏,哲理更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尽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和个性特点的立体秋色图。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内:意境描述——再次默读上阙,将眼前再现的情景描述出来。

3.课外:将你的“意境描述”进一步完善、丰富,写成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课下相互交流。

﹡生齐读。

﹡总结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后记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万小二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沁园春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下一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