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657  
标签:教学论文 九年级教学论文
浅谈议论文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论文)
 浅谈议论文教学

关键词]议论文、感知、研读、提高、迁移

[内容提要]初中议论文教学,我把它归纳成四步:整体感知、细部研读、总结提高、迁移深化。这四步的教学体现了对学生由读到写的训练过程,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通过阅读进而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写作的能力。

[正文]初中学生较少接触议论文,要阅读分析它,有一定的难度。要降低这个难度,就要求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张志公先生在谈语文课时说的话很富有启发性:“读一篇文章,要先通读全篇,得其大要,再逐层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提法新颖的词句,最后再通读领略一番。”叶圣陶先生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思想核心:“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些话所蕴涵着的方法,用之于议论文的阅读教学,我归纳生成四步:整体感知、细部研读、总结提高、迁移深化。这四步,是阶梯式的承接关系,现详述于下。

整体感知  就是在阅读一到两遍原文后,对文章有个整体的了解,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对论点的把握,教师恰当地点拨引导很重要。因初中涉及的议论文一般篇幅较短,思路较明确,只要点拨引导得当,学生就能把握准确。点拨引导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之前找论点的方法以“老”带“新”,可以根据论点出现的位置作为参考,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均应扣住文意进行。

以<<怀疑与学问>>为例。通读课文之后,教师点拨引导,前面我们学了<<谈骨气>>,联系一下,本文采用何种方式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怎样的?——这是以“老”带“新”。再找分论点。教师点拨引导: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即有几个分论点?大家可以根据第6自然段第一句话归纳——这是自己概括。通过以上点拨引导,学生可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细部研读  在完成了整体感知之后,再细读原文,深入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论证层次和遣词造句等。这种分析按作者的思路进行,特别要突出重点段落的剖析。

论证方法,应扣紧课文如何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进行论证来把握。如<<怀疑与学问>>第一个分论点的论证方法: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传说经不住怀疑的例子——举例论证如何对待传说;再正反说理,引用孟子名言——道理论证如何对待书本、学问。第二个分论点的论证方法:先正反说明——道理论证,然后举戴震善疑的例子——举例论证,再正反说理——道理论证。

论证层次,可通过概括段意和抓关键语句来体会,如怀疑与学问,根据第6段第一句话,可知文章两个分论点部分是层递关系。第一个分论点部分按这样的层次分析:做学问有时只能靠传说——如何对待传说——如何对待无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第二个分论点部分按“说理——举例——说理”的层次来分析。通过以上概括,课文的论证层次就一目了然。

课文如何遣词造句,可渗透到文章分析讲解之中去理解,也可单列为一项来理解。但均应关联上下文,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进行。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怀疑与学问>>)句中的“是”与“非”,关联上下文,它们不再是单表判断了,而是“是事实”和“不是事实”的意思。又如“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此处同上)句中“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是什么意思?扣住本句及其所处语境,让学生明白:它们分别指“辨伪去妄”与“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总结提高  这一步紧承前两步,总结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站在全文的高度,对在前两步中所学内容的重点、要点进行归纳,使学生得以把知识“沉淀”;二是教师把前两步的教法进行归纳,使学生获得议论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把教师的“教法”变成自己的“学法”,以便运用。

这一步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很重要。因为学生学习议论文,目的在于通过教材上“范文”的学习,从而能自己阅读议论文,写议论文。这就要求教师应透过“范文”的分析讲解,告诉学生“这篇”议论文人家怎样写,我们应该“这样”去阅读。只有这样总结,学生才会得到议论文读写“方法”上认知的提高,从而有效地“动手”进行第四步了。

迁移深化  这是承前三步之后,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法如“整体感知、细部研读”法,去阅读分析其它议论文;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课文知识如怎样提出中心论点、怎样设立分论点、怎样使用论证方法、怎样安排论证层次等,去写作类似的文章。前者由阅读迁移到阅读——阅读迁移,后者由阅读迁移到写作,这是写作迁移。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因为它更富创造性,它可用仿句、仿段、仿篇等方式进行。通过迁移训练,学生读写议论文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便是深化了。

综观以上议论文阅读教学“四步法”,它体现了对学生由读到写的过程。它的效果不可能“一篇”登天。教师应在教学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反复运用,使学生在运用中由“不自觉”变为“自觉”,从而才能使学生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写作”的能力。

 

徐映华

标签:教学论文 九年级教学论文 浅谈议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下一篇:感受生命中的“寒风”――赏析《寒风吹彻》中的“寒风”意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