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805
标签:
教学论文
在参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刘师佳
我们进行参与教学法的实验主题是:“遵循规律,引导参与;适应特点,按需施教;整体改革,全面优化;提高质量,培养特性。”其中“培养特性”就包括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实验过程着眼于“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强化参与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逐步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达到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一、强化参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分为全面参与、部分参与和象征性参与;根据参与的时间分为课前参与、课中参与和课后参与;根据学生的基础分为独立参与、引导参与和扶持参与;根据参与的形式分为语言参与、书面参与、行为参与和生活参与。这样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小数乘除法”一章中,我们将教材分为三类:较为抽象的部分则让学生象征性参与,过渡性教材则引导学生部分参与,较容易的教材则放手让学生全面参与。在课前抓好“预习”参与,在课中抓好“讨论”参与,课后抓好“应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语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字条提出疑问。并在游戏、秋游、野炊活动中渗透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让他们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记下每天所学的内容、要点、疑难、体会等,使学生的思维随时得到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让学生掌握主动权
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指明对象,提供材料后,让学生遐思畅想,独立思考,使其获得较多的主动权。如讲“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可以提示“要把除数变为整数,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而后的学习过程则全部由学生去完成。这样学生掌握了主动权,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思路不受拘束,自然就会活泼、灵敏。
三、提高发散思维
在参与数学法的实验中,由于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较多,应该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练、一题多式的练习,诱导学生进行发散的求异的思维训练。可以将例题变形式、变角度、变叙述方法、变难易程度、变已知条件、变所求问题,使思维的过程更加直捷。
四、鼓励标新立异
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不要定框框,不要设卡子,不追究所出现的错误,不要求全面准确;可以寻根究底,可以推广发散,可以归纳类比,可以联想假设,鼓励标新立异。要求学生对问题不要总是死盯在一点上思考。一处想不通,另寻一 处;一面不行,另找一面;一种方法难理解,多想几种。可用图解法、分析法、假设法、转化法等。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锐。
五、激发应变能力
生活总是复杂的,常会遇到出人意外的问题。如果总是按照常规慢条斯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时会把大事给误了。历史上有名的司马光小时候破缸救人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个问题,常规的做法是使人怎样离开水,而司马光则急中生智,打破水缸,让水离开人。学生在解题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在遇到与自己头脑中己形成的知识模式稍有出入的问题时,便不知所措。这时需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通道。
六、引导独创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的系统讲授和系统辅导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开辟学生独立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自己探讨问题,使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不局限于书本、教师和名人的结论,敢于找老师的“岔子”,钻书本的“空子”,寻名人的“漏子”。
标签:
教学论文
在参与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考生放弃录取 高校也当居安思危
下一篇:
在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