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979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变色龙》(人教版七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与时代背景,熟悉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体会奥楚蔑洛夫形象、细节描写、对比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教学导入】 

    在自然界中,有这么一种奇特的动物,它的皮肤的颜色能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最善于欺下媚上、见风使舵,鄙视他们的人给他们起了一个和那种动物一样的名字,就是“变色龙”。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1、作者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全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2、时代背景。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熟悉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3、借助工具书掌握字词,给文中的疑难字词正音正字。

3、标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的部分,体会其中的对话语气。

过渡语:刚才我们听了本文的社会背景介绍,同学们也熟悉的课文。他所写的是发生在军警宪兵当道的俄国警察统治时期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声调要符合人物身份、地位及当时环境;注意删节号所表示的停顿、省略、转折等语气,看本文描述的是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故事。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尽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朗读提示: 

注意语言的停顿,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学生分组试读,师生共同评定。 

3、指定学生朗读。 

五、布置作业 

1、请其他的同学在认真听的同时注意划分小说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板书)

小黑板出示字词:劈开(pǐ) 戳(chuō) 戮(lù) 胚子(pēi) 蔑(miè) 恐吓(hè)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奇怪,完全不切实际。 

洋溢:充分流露。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娇贵:看得贵重,过度爱护。

指名回答小说结构。(板书)明确:第一部分(1—5段)奥楚蔑洛夫发现案件。

第二部分(6—27段)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

第三部分(28—29段)奥楚蔑洛夫恐吓受害者。 

二、教读课文 

1.提示与思考: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有几次变化?

讨论,明确:六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板书)

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宣判:狗是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              

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 ——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2.提示与思考: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 

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板书:

狗的主人 对狗的评价 对赫留金的态度

第一次 不知是谁 野畜生、疯狗、弄死 肯定被狗咬了

第二次 像是将军的 小狗 是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第三次 不是将军的 下贱胚子 受害者,绝不能不管

第四次 是将军的 名贵、娇贵的狗 混蛋,怪自己不好

第五次 不是将军的 野狗、弄死算了 (不予表态)

第六次 将军哥哥的 不赖、怪伶俐的 早晚要收拾

3.提示与思考:从奥楚蔑洛夫对待老百姓和对将军的不同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 (1)对老百姓的话语: “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 、“我们决不能不管。”、 “我早晚

要收拾你!” ——(板书)表现出奥楚蔑洛夫专制横蛮、欺凌百姓的性格特点。 

(2)对将军的话语: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这是他老人家的……” 


展开全文阅读
——(板书)表现出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献媚讨好的性格特点。 

4、由此可见,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有什么社会意义?

教师小结:

奥楚蔑洛夫多变善变,他为了将军家的一条狗,竟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地变来变去。他对上阿谀奉迎,奴颜婢膝,对人民威风凛凛,蛮横欺凌,这是一条媚上欺下,善于看风使舵的变色龙。他本人就是沙皇政府的一条忠实的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厚颜无耻看家狗。

 

作者塑造了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透过这条变色龙,使我们看到了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深恶痛绝的辛辣的讽刺。

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点包含两个方面:他是沙俄统治的爪牙,在上层权势面前奴颜婢膝,俯首帖耳;他是沙俄统治的代表,在广大群众面前专横凶狠,作威作福。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描写剥削阶级的“走狗”:“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两句话可以借用到这个沙俄警官身上。 

5、提示与思考:

(1)作者为了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还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它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以脱穿大衣作掩护,掩盖了他惴惴不安的恐惧心理和出尔反尔,强作镇定的尴尬窘态。板书:忠实走狗。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细节描写,刻画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 (板书)

第一次:穿在身上     ——身份标志、装腔作势的道具 

第二次:脱下      —— 掩饰狼狈 

第三次:穿上   —— 内心恐慌 

第四次:裹紧    ——掩饰恐慌 

6、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分小组讨论。

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环境描写,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在这种情况下连乞丐也不上门),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所以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冷漠萧条,到处充满着饥饿和贫穷。

作者用细节描写――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范小龙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变色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送行》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越王勾践》(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