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875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两弹元勋邓稼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二)、解释词语,并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词:见课文。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三、分析理解:本文共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1、文章的结构形式有何特点?提示: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部分主体内容共同组成。2、课文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提示:(1)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2)干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4)搞科研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                     

        3、文中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突出环境的艰苦,更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崇高精神。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四、作业: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展开全文阅读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本段的作用?

       3.默读第三部分,分析邓稼先的精神,并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2. 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五、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六、布置作业:

       

方会娟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两弹元勋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7、我的老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部编七上《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