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852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案——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简介诗歌术语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代诗歌了,那么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什么叫意象?意境又是什么呢?
(请学生说说对此的理解,然后教师举例总结)
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如: 咏雪 唐•张打油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问:这首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带有作者的感情吗?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下雪后大地一片雪白的情景。“江山”、“井”、“黄狗”、“白狗”这些都是形象,而非融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简言之,就是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
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空山、明月、清泉、松、竹、浣女、渔民,这些都是意象。
这些意象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图画:山中秋雨过后,一片清新,洗衣女笑语喧哗着回家了,而渔民们则趁着月色打渔去了。这里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勤劳的山民,多么清幽宁静啊!这就是作者所展现的意境。
整首诗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二、理论指导和实例鉴赏
(一)理论指导
1、什么叫“置身诗境’呢?请同学们阅读P22。
明确: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2、什么叫“缘景明情”呢?请同学们阅读P22。
明确: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二)实例鉴赏
1、鉴赏韦庄的《菩萨蛮》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诗中的江南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笔下的江南。
明确:江南春水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 。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让人流连忘返啊!
(2)如何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诗。
明确:一种理解是:游人没到老年就不要离开江南回到故乡,否则一想起江南的美好景色和人物,就会后悔不及。一种理解是:诗人生活在唐朝末年,因藩镇割据,曾在江南避乱达十年之久。此词就是避乱江南时所作。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此诗表达的正是诗人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
邓长清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中国石拱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一剪梅》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