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93  
标签:教学论文
感染共鸣内化——语文教师要把情感教育有机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教学论文)
课堂上常会听到老师问“你们懂了吗”,学生顺着老师多半会异口同声回答“懂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学生真的是经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从内心发出的共鸣吗?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情感文化内涵的科学,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功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为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就强调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往往被视为一个“发展滞后”的学生群体,所以,就要注重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把情感教育有机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情与美的感染中发出心灵的鸣音,进而移情内化为自身的人生信仰,成长成为一个具有无限潜能的发展中的人。

一、先声夺人 以声感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讲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那种愉悦其实就是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活动。语文不是无情物,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提升人,是因为它是古今中外名家们用生命写出的文字,有血有肉,它们是情与美的载体,所以语文首先就是一门朗读的艺术,所谓“先声夺人,以声感人”首先就是指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去体情、去悟情。他们可以在悠扬醇雅的音乐中或是激情的朗读,或是低声的吟诵,用自己的声音构筑起听觉的形象,在语情感悟的基础上用声音去碰触作者的心弦文字,进入文章美的意境,享受美的愉悦。反复朗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心灵和作者发生共鸣的过程,是学生感动于自己用声音体悟美的情感世界的过程。

其次,“先声夺人,以声感人”是就教师的讲课语言艺术而言。情境创设是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虽说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生动的具体形象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一个教师更要善于运用语言表达的艺术,用自己的声音为学生营构出文本的情境,把自己从文本中体验内化而来的东西声情并茂的展示给学生,由于声音的感性和情感的迁移功能,会自然的引起学生愉悦兴奋的情绪,积极地移情入文,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中,发出心灵的审美共鸣。一次听一位有名的教育专家上课,讲到兴起,他先让学生读课文前半部分,自己接读后半部分,当他的声音响起,全场的人几乎是屏住呼吸,完全被他那低沉舒缓饱含感情的声音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随着他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那感人的一幕幕,心头一阵颤抖……;同样,一次在网上观摩全国第六次语文优质课大赛课堂视频,印象较深的一位老师在上《记念刘和珍君》时,刚一开始上课声音中就饱含着无限的激情,当她深情的朗读自己把课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事迹整合而成的一首赞美诗时,全班同学都坐直了身子,昂起了头,数十双眼睛中时而闪耀着敬佩的光芒,时而流露出哀叹与愤怒,他们已完全被老师带入了那个时代,在老师的声音中走进了鲁迅这位大师的复杂感情中,并冲撞着自己感情的波澜。所以,语文老师要苦练内功,练好语文这门朗读的艺术。

二、动之以理 晓之以情

中职课堂教学往往有着特定的标的指向,以致单方面的注重理性的分析,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教育,使语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虽然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但因为抹掉可那层温情脉脉的现世的关爱情怀而变成枯燥的说教。所以教师要善于在传道授业的同时用情与理去打动学生,感化学生。

“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就是在解惑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熟知的“理”的角度感动他们;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从似曾相识的“情”的角度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理解马克思斗争中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时,带领学生回忆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也”等圣贤话语,结合马克思在贫困的情况下拒绝反动政府的财富诱惑事例,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意志的顽强,理解下文中马克思对待敌人攻击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一个“大丈夫”的真正气节,熏陶他们的情操。同样,在理解马克思的“真正使命”时,强调指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指引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是为什么而做。虽然这些道理学生都懂,但教师一旦能够寓理于教,对学生的感染内化之效就不同了,学生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文心雕龙》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入情是实现课堂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例如学习《荷塘月色》,由于生活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于作者说“一个人在苍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就是独出的妙处”不太理解,我就调动学生日常的生活感受,让他们想想“经过一天的学习生活,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是否可以暂时抛开一切,在黑夜中聆听一下自己的心声”;又如在理解淡淡的月光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时,让他们设想一下:当刚刚和三五好友大吃大侃一番兴高采烈的走在夜路上时,与刚刚和妈妈闹了别扭赌气从家里跑出来时,会希望有什么样的月光陪伴着自己呢?以激发学生带着曾有过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移情入文,获取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话语权,以己之情挖掘文本所内蕴着的情,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和鸣。

    此外,朱光潜说过“读诗是培养纯正文学趣味的基本途径”,诗歌往往是伟大的诗人用生命写出的感发的生命,它们熔铸了先人们的希望、情怀、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古诗词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思接千载之中和先贤、和文本展开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洗涤内心的喧躁,获取一份恬静、一份高洁,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获得一种属于人文层面的脉脉观爱,在潜移默化之中把学生引人古典诗词这一方美丽的土壤中去兴观群怨,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和审美情感。

三、移情内化 情动辞发

    当学生的情感经历了美的熏陶感染,发出心灵的愉悦鸣音之时,已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文,此情此文已升华内化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他们会带着新生般的喜悦坚定、从容、自信的行走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上。我们说“情动而辞发”,是学生完成自我情感的内化沉淀之后,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把自己勃发的感情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倾泻出来,在感动自己或别人的基础上完成更深层次的内化之功,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灵,展示语文更高层次的人文关爱。


展开全文阅读
    由于中职语文课的目的性要求,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去观爱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发展。

                                                     

 

赵会荣

标签:教学论文 感染共鸣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善找失误弥补不足 ——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反省(教学反思)
下一篇:《雷雨》(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