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阅读:518  
标签:教师随笔
宽猛刚柔谐于节——谈和谐课堂的建立(教师随笔)
    和谐课堂,其意言,常规的课堂中,人与人即:师与生、师与师、生与生之间;以及人与物:即师生与教材、师生与环境等的融洽问题。它的重要在于能否将现行所业已存在于课堂中诸多因素之间的各良好关系持续下来,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一句话,“和谐生才”。然“和谐”话题的探讨,其“为什么”并非难之所在,而“如何”的问题,才是大家鼎力出“辙”的立足点。以下权拟四个标题简谈之 ………

[一]宽猛济“谐”

先说两个例子。有这么一个老师,素以“敬畏”著名,虽身为科任,然其威惧力却远胜于班主任。每临课堂,学生肃然无声,唯命是听,莫敢稍违。于是赋予一个“合格”胜任的称号。事物总是两面的 。其所制下的学生绵若羔羊,板若木门,没有任何新鲜活泼创意可言。而与其相反的另一个老师倒是潇洒可亲。学生易近,师生互相以哥姐相称,彼此不分。由于师生无分,为生不生,为师不师,故而课堂混乱,难以制静,课时任务不能完成。于是乎给予“不合格”之称。就上面的例子稍析可见:前者为师制生过严;后者为师纵生过宽。过严则生畏,畏则至于萎;过宽则生亵,亵则至于滥。严萎宽亵,焉谈和谐?二者皆有违“过”之病,当然于教学而言是害而不利的。孔子曾言:“政宽则民漫,漫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孔子的言语在告诫我们,宽亦或猛,“和”字为中。如何致“和”?一字在“济”。不妨前师减严厉而增慈柔,后师添严肃而损潇洒。如此猛宽不过,严亲不逾,还愁课堂不“谐”吗?

[二]谐在于“皆”

刘勰尝言:“谐,言之皆也。”(《文心雕龙》)可见“谐”生于“皆”。皆者,一也。直白言之 :一致。大凡事物,一致谓谐,而参差不可称。有歌道: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讲的就是谐同制胜道理。现实生活中不一致的现象是常有的。体育课,为师抱怨举步不齐;语文课,为师责咎朗读不一;音乐课,为师申斥发声不和……一言蔽之:举动不能“皆“。如何皆同致谐呢?同心协力是条路,一也;善其所长,二也;约以制度,末也。

凡事心到行举。如何动其心?莫过申其事重。即重其用,重其意。譬如讲:某事某事重大如何如何;某事某事紧关于你如何如何,并且言实相兑,不可虚诺。如此心得其重,“谐”字也就来到了。其次,善其所长。长者,技也。此长之“长”,一定是和众之长,不和不能称之“善”。人知,赛歌之先,备练一年,为什么?磨己之特,纳众之长。待高低、薄厚、清浊、急徐等因素一致共同时,其“谐”不远矣。其他领域莫不如此。再次,在“制”。制者,约止也。约制,往往用于特体。群体之中总有个别,不羁于则,游离于众。如此之特,碍于谐同。方法倒有两个:一者迫制令其从,适用于绵性之人;一者巽制使其顺,概适用于耿强之人。因为“委曲巽入则易通也”(《易•睽卦》引《折中》)一致之道,谐径之一,岂能不重之?

[三]谐在于“节”

节者,节律之谓也。节,在天为则,在地曰规,在车称轨,在人为德。可见万物依辙而运,人类依法而行。一般说来,节与人之间是和谐互融的,二者相依,彼此不分。然而,在人谐遵于节律之时,的确存在着节不遂人的问题。封建专制时代的苛律就是明显的典例。现实生活中因节不顺人而影响和谐的事也随时可见。例如:下课铃响,为师照喧;体育音美,主课夺占;通学白昼,夜半熬煎;学进行时,中途辍断,为应上级,洒扫楼馆。等等系列,不一而足。如此种种有怎能节顺于人呢?当然诸种,既有原因的大背景,也缘于主观的小官人。革律利谐,势在必行。中共中央,楷模下层,弘览全局,绘制和人之策,源于基层,用于群众,为律反复验改,故“发而皆中节”。(《礼•中庸》)其律,福谐一代百姓,功不可没,志在春秋。但基层却往往武断专制,杜撰出不顺人情的章款来,以约束他的下属。结果,上下相悖,彼此不通,自然和谐也就无从谈起了。可见,节为建谐之用多么重大呀!

[四]“谐”在折中

折中,作为儒家思想的支派,其终极在于谐和。作为一种解释有《辞源》道:折中,调和二者,取其中正,无所偏颇。可见折中在和中取谐的宗法地位。他们的办法,即当面对悖乱或矛盾的一方,搬出崇尊的圣人来,加以折中,谐服对方。史书《前汉•贡禹传》道:“微孔子之言,亡以折中”,见圣人之言在折中致和的重要作用。但顺而思之,圣人之言,本非一家。孔子冠儒,李斯昌法,庶人中情。于是乎不妨和分为三:儒、法、情。以下微述开来。

⑴折中以儒  儒道之于人们似乎生疏,然不自觉地予以运用了。什么三纲五常、仁义礼智,还是熟常的。用儒家思想道德折中课堂,和谐的相貌也就出现了。比如,某某某打仗骂人,可以折断为不仁,那么行为者趋仁;某某某失信朋友,可以折断为不信,那么为朋者崇信;某某某张狂街庭,可以折断为不礼,那么举止者循礼;危害国家出卖民族者,可以折断为不义,那么负咎者重义。其实折行断咎就是折咎中和的过程。社会、家庭如此,学校、课堂不也一样吗?就儒德曲线在我国的发展史上,状呈股市。四九年前,曾因倡白弃古,儒德蒙摈;归来不久,儒家又因“四人”梢带获罪;始又复生,逢改革年代,崇钱重财,与时俱进,儒德的股票一跌再跌,失弃根本了。作为学校,也紧随形势,重智轻德。如今畸智走路,德肢漂流了。从这个角度言,方针不能折中,有些失谐了。“曲线”之言,算为偏曲。

⑵折中以法  法律作为谐国、谐家、谐校一种手段,作用不可低估。常曰:以法律为准绳,公民不可逾,就是一个道理。法,用来折中课堂,又小称“守则”。学生违则,势在难免。轻则批评,重则记过。常见有:队形不整,声喧走廊,随手抛物,亵渎师长……违时总不免衡以守则,一番折中之后,和谐景象。

作为和法的“折中”,不仅上述两种,但囿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就搁笔不累了。

 戴庆飞

  
标签:教师随笔 宽猛刚柔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说明文、小说、议论文文体知识点及应试方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总结)
下一篇:《丑小鸭》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