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1609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苏教版高一必修导学案)
         茌平一中张贵昌

教学目标: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秦军氾(        )南         失其所与,不知(       )

共(          )其乏困     夜缒(         )而出

秦伯说(        ),与郑人盟   若不阙(        )秦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使杞(     )子、逢(        )孙戍之                                                                                                                                                                                                                                                                                            

2.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            共其乏困(   )

秦伯说,与郑人盟(  )      失其所与,不知(   )  

3. 古今异义

⑴行李之往来    (行李,               )

⑵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 古义:    ;今义:     )

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 古义:       今义: 

⑷亦去之(去 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越国以鄙远(             )             

与郑人盟(      )    唯君图之(      )

臣之壮也(   )     越国以鄙远(   )

共其乏困(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夜缒而出(    )       

5、重点实、虚词

⑴鄙

①名词   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动词   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以••••为边界(边邑) 例如 越国以鄙远

③  形容词庸俗,鄙陋。(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微

① 细小,轻微(同现义)   例如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展开全文阅读
④幽微,精妙 ,深奥。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             )

②敢以烦执事      (              )

③越国以鄙远      (              )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⑷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

④且焉置土石     (                 )《愚公移山》

⑤谨食之,时而献焉 (         )《捕蛇者说》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6、文学常识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我国先秦史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与《公羊传》、 《 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相传为鲁国左丘明所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传:对经书的解释。

讨论互动板块

1、理清结构

2、分析第一处语言    抓住人物的心绪感情和思想性格

佚之狐——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心绪感情和思想性格:

烛之武——  臣之壮也,尤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心绪感情和思想性格:

郑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 、 分析第二处语言      烛之武       

⑴、秦晋围郑   郑国必亡      ----欲扬先抑,提出问题   

⑵、亡郑对晋有利 对秦有害无益-----分析危害,动摇秦伯

⑶、存郑利秦      ---------- 以利引诱秦伯

⑷、晋忘恩负义     --------察言观色,巧言挑拨

讨论诵读处理:

4、分析 第三处语言      晋文公

讨论诵读处理:

 

张贵昌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烛之武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下一篇:诗文鉴赏方法—古代散文学习漫议(高三作品赏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