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07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体会白居易 “天涯沦落” 的贬谪之感

2.鉴赏诗歌描写音乐的艺术技巧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在诵读中探究诗人的精神世界,品味白居易语言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全诗中“琵琶女出场演奏”和“自述身世”两个片段

教学难点:

从文字中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从音乐的起伏中感受琵琶女的身世浮沉;从“我”的情绪变化中体会士大夫的“贬谪之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一段《琵琶行》的器乐合奏音频文件,让学生先感性地体会音乐的高低起伏变化。课文写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这位流落异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丙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他的讽谕常常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自然也包括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这其中有《杜陵叟》、《上阳白发人》等,同时也在诗中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三、诵读示范和诵读引领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

四、诗歌的整体解读

⑴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邂逅琵琶女的时间、地点、和简单过程,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

⑵抓住序文与各段内容上的关联性,概括各段的大意。 

明确:第一段——主客忽闻琵琶声; 

第二段——邀见弹者听琵琶; 

第三段——琵琶女自诉身世; 

第四段——听者顿起相怜意;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五、品赏课文,把握重点句子

1.全诗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无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都曾经有过风光无限的人生阶段,现在都远离长安、漂泊在外。(“同是天涯沦落人”) 

2.重点把握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体会音乐的起伏变化和琵琶女人生变迁的关联契合

3.体会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的生活内容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表面是音乐(琵琶声)。 (可谓桥梁)

实际上是昔盛今衰的人生变迁感。(真正根源)

分析: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投影)

5.琵琶声有如此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体会诗歌描写音乐的艺术技巧:

(1)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注意调弦定音,信手续弹,曲终收拨几个细节。

(2)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体会诗人描写乐声的手法。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叠词的运用),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3)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4)诵读描写音乐的这段文字,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6.自读文章后三段内容,重点探究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内涵。

(1)阅读琵琶女“诉说身世”一段,体会身为“长安倡女”的她传奇的人生变化和凄苦的现实遭遇。(2)体会作者在琵琶女的音乐表达和真情诉说的两重作用下,内心的“贬谪之感”被激活后的情绪表达。

(3)由“琵琶女”的“良久立”、“不似向前声”和“江州司马”的泪湿青衫看出二人由音乐而形成的心灵契合。

六、总结和重读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先是闻声不见人;而后则见人再闻声;最终升华到知人重闻声。全诗琵琶声中塑造出琵琶女漂流沦落的凄苦形象,也刻画了诗人自己遭遇贬谪失落寡欢的形象。

    选择“琵琶女低眉奏曲”、“自诉身世之悲”和“江州司马自诉贬谪之苦”几个片段,要求学生读出情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

1.体会景物描写对诗歌内容的表达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 背诵全诗

 

谢实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琵琶行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风神初振”的初唐诗》第三课时(苏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下一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苏教版高二必修学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