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391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设计)
仙桃市八中 李方玉
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蔡元培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名族的无穷财富他是我国著名的明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名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名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2、教材概述
本文在行文结构上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以校长身份对学生约法三章,层层深入,说明了演讲的意图,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乃至学校的前途,有针对性,能抓住听众的心理每段的开头句都是该段的中心句,不旁逸斜出,便于听众把握演讲的要领,并能引发听众的思考演讲的内容中心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讲得清清楚楚,有一定的感召力,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强烈反响在语言上,没有生僻词语,虽是浅易文言文,但由于多用短句,并不觉得晦涩,相反对于北大学生这样的听众来说,更是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无穷有些口语富于表现力,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严肃中还有体贴,可谓语重心长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本文来自五更风茶轩,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
分析关键语句,本文来自五更风茶轩,深入理解校长的要求,以及文中蕴含的强烈情感;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
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溯渊源
提希望
拟计划
2、找出能反映北大现状和社会现实的词语或者句子
针对性
3、假如你是当时的北大校长……
语速、语调、重音、情感
4、假如你是当时的北大学子……
学:(板书内容)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为求学而来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图诸君求学便利
学有心得
旁稽博采
逻辑性
5、此时此刻,我们是读者……
三、结束语
溯渊源:关注教育之情
提希望:拯救教育之思
拟计划:改革教育之举
针对性、逻辑性
暂保密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就任北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设计)
下一篇:
《苏东坡的童年与青年》自主阅读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