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600  
标签:教学论文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思考(教学论文)
肇庆市实验中学   姚星海

【内容摘要】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加大课堂内信息的容量;有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但,随着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广泛开展,逐步暴露出其缺点和不足:直观的视觉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用录音代替范读,用录像代替讲解,用投影代替板书;预设的投影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程式化,不利于师生共同探究;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弊病 优越性

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日渐成为时尚、潮流,许多学校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评选语文优质课的必备条件。前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某地开展语文教学竞赛,由于当天停电,主办者无奈只好把竞赛推迟一天。是否离开了多媒体,我们的语文老师就不会上课了呢,抑或语文课堂离开了多媒体辅助就无法开展了?毋庸置议,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等特点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扩大了课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随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日益广泛而深入的使用,它的弊端也逐渐呈现出来。

    一、直观的视觉限制了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视频、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然而语文课是一门艺术学科。她的美,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她的美,蕴藏在语言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中;她的美,蕴藏在文与人心灵的瞬间的碰撞。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总是把最真实的事物展现在你的面前,使学生的思绪无法得到放飞。

听一位教师上姚鼐的《登泰山》。文中描写日出的一段文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绚丽壮美。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领悟作者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上课老师选用一组美丽的日出照片做成一个色彩艳丽的课件,让学生通过图片去体会、理解。很美丽,很具体,但总觉得美中不足,学生的想象力发挥不出来,未能深刻体会到日出时那瞬息万变的鲜艳色彩和日出的动态。课堂上,学生当然是很兴奋的,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哇!好美啊!”但学生们在很投入地看,他们有没有很投入地想呢?在欣赏的同时,学生们只会告诉自己,原来日出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不能不说,是多媒体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在学生的思想中就把它固化为“这个样子”的。

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二、用录音代替范读,用录像代替讲解,用投影代替板书。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听一位教师上《定风波》,她用多媒体反复播放录音,让学生去体会去模仿,但效果不佳。而在广东省阅读课教学竞赛上,一位教师也上也上《定风波》,她先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遍,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水平很快提高,而且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不断深刻。整堂课就在师生研读朗读中高质量地完成。该堂课获得评委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一等奖。

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而且,教师范读时的表情、体态语等,都是录音无法带给学生的。听一位教师上《陈情表》,她以深情的朗读打动了在场的师生。朗读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不知怎的,她眼泪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课堂一片寂静,学生被老师的情绪深深打动。

教师范读少了,学生的朗读也日渐减少甚至销声匿迹。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媒体辅助中,课堂教学的板书也被预设的投影所代替。教师事先准备好课件内容,忽略板书,甚至舍弃了板书。板书既是授课者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本课学习后的消化依据,许多时候,板书是师生在教学互动中共同参与的结果,它是活动的,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而不断充实完善的,学生根据板书能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复习课堂教学内容,而预设的投影是无法做到的,它甚至会使师生互动变得僵硬,影响学生对试课文更深刻的理解。

三、预设的投影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程式化,不利于师生共同探究。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备课时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参考书上对课文的分析设计成若干张投影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文,而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导到预设的答案上,从而顺利地展示预设的投影,完成教学。又以前面上《定风波》的教师为例,她在备课时可谓做足功夫,做了大量准备。她把对苏东坡的介绍、对《定风波》的分析理解等等大量信息预设成若干张投影片,然后想方设法要引导学生得出预设的理解,以便出示投影片。谁知学生并未按教师预设的答案对理解课文,教师反反复复“启发”“引导”都无法出示投影片,最只好说“现在我展示我对这首词的理解”,把预设的投影展示完毕就下课了。这样的机械化程式化的投影展示,是难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效果,也违反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展开全文阅读
人们经常说,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观念、想法不同,每个人的体会也不同,作品在每个人心目中所塑造的形象也不同,我们不能用预设的答案去“引导”学生。课堂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避免不了一些同学提出比较个性化的问题,也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显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也是我们一直大力提倡的。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老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事先设计好了,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语文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其“实施建议”中进一步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预设答案的投影正是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拦路虎。现在许多所谓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正充斥这类预设答案的投影,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反思。

四、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以来都是较为提倡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尤其是语文教学更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象。教师忙着操作机器,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自然大减,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我提出以上弊病,不是要否定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是要语文教师回到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中,只是提醒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时,在设计课件时,更想想新课标的要求,要估量自己学生的实际,要更灵活,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发展空间。毋庸置议,多媒体辅助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也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也在不断摸索着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不断的探索、反思中有些许个人体会,希望得到行家的指教。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渴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望。适当利用多媒体有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祝福》的一个教学难点是祥林嫂的眼睛。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可谓别具匠心,叹为观止。祥林嫂眼神的变化反映出祥林嫂命运的变化,我们读样林嫂的眼睛,就读出了祥林嫂一生的坎坷磨难,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刻画祥林嫂眼睛的时候,鲁迅先生仅仅借用了几个动词“顺”“直”“瞪”“瞥”“轮”,就体现出旧社会是怎样让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力量的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的;即便是同一个动词,也有丰富而不同的含义。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在教学中把电影《祝福》里表现祥林嫂眼睛的几个镜头进行了剪辑,组成一组教学片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内信息的容量。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将来自投影仪、录音带、录象带的各种文字、声音、图象以及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它还能对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建立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了起来,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通道,而且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容易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更多信息,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教学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葛朗台的形象,我把果戈理《死魂灵》的泼留希金的形象、莎仕比亚《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儒林外史》的严监生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透过细节描写理解各个吝啬鬼形象,并从中获得对他们各自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各自所属的那个阶级的某些侧面的认识。

三、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阅读分析文章时,往往会“卡壳”,这是因为在大量枯燥的文字面前难于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所致。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学、声音、图象等方面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形象、直观的功能,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这样难于理解的也就容易理解了。教师在讲解文章的重点内容时有时候用语言描述的话也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理解,这时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优势,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把握重点,使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顺利突破,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写作文时,学生如果对该作文内容缺乏直接经验,在表达时势必会束手无策,对作文望而生畏。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这一难点,用软件的形式将作文的素材展示出来,或文字或图画,或三维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生动、鲜活的素材面前,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很难理解贾府的平面布置,从而无法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有个教师上公开课,把贾府的平面布置图以及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设计成动画,难点就迎刃而解。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带来强有力的冲击之后,也对广大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这一工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怎样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快乐王子

标签:教学论文 多媒体辅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初探(教学论文)
下一篇:2011年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七) (高三必修作文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