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739  
标签:备课资料
《吴老太爷进城》(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本课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子夜》的思想内容。 

  理解并掌握吴老太爷的心理感受。 

  鉴赏本文独特的景物描写。 

  概括当时的社会环境。 

  文本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说 

  《子夜》1933年1月出版,它标去着茅盾创作的成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由振兴民族工业到最终破产的悲剧命运为轴心,以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为焦点,展示了1930年5 月到7月的社会生活,通过这两个月的历史横断面充分表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地点是上海。从纵的方面看,是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而做的种种努力,写他如何苦心孤诣经营他的庞大企业,如何吞并小企业,如果用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如何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最终却被外国资本支持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所击败。从横的方面来说,有内地乡镇土豪劣绅的没落,农民的暴动,工人的罢工,交际花的活动,青年男女的恋爱……作品牵涉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众多头绪。可以说,小说的构思是庞大的,它围绕中心事件,把复杂万端的人物、情节等浓缩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2.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从小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期满后因家庭困窘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工作。1921年和王统照、郑振铎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提出了“艺术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茅盾积极开展革命文艺运动,与鲁迅并肩战斗,促进了左翼文学的蓬勃发展。1932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麦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有《林家铺子》。抗战爆发后,茅盾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和《风景谈》。建国后,茅盾先后担任了文化部长、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和中国作协主席。1981年临终前,茅盾捐献25万元稿费设立“茅盾文学奖”。 

  ◇3.背景资料 

  课文节选小说第一章。吴老太爷一直住在故乡双桥镇,30年前,他也曾经是新党。不幸的是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后来又半身不遂:他就再没有迈出书斋半步。25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报纸,不曾经历过书斋以外的人生。“父与子的冲突”在他与儿子吴荪甫之间发生了!十几年来,他一直拒绝与儿子和解。 

  此次来上海,他是迫不得已。土匪嚣张,红军也有燎原之势,儿子觉得让吴老太爷卧病家中,实在不妥当:而吴老太爷半步也不能动,只能听任别人的摆布。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位精心培养的“金童玉女”——四小姐与七少爷。 

  ◇5.主题思想: 

  节选部分的主题 

  吴老太爷是封建社会的遗老,满脑子封建思想,是“古老社会的僵尸”。面对繁华的都市、快速的节奏、时髦的女郎,吴老太爷深受刺激,遭受重创,它表达了封建遗老已难以适应现代文明,必将被时代无情抛弃的主题。 

  ◇6.情节欣赏 

  节选部分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种类似电影“跟镜头”似的表现手法,从吴老太爷的角度,记录了他从故乡到上海,特别是坐汽车回公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封建遗老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大都市时的强烈不适感。那光怪陆离的大都会景象,红红绿绿耀着光的“怪物”和“肉的海”,都使他耳鸣目眩,“神经像要爆烈似的发病”,心脏也“狂跳不歇”。而他教养多年的“金童玉女”(他的一对小儿女)也是一到上海马上受到了诱惑。更使他在头晕目眩之外,增加了道德的反感,结果一到家就断了气。 

  本文描写充满象征意味:在来上海之前,以吴荪甫和《太上感应篇》为代表,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势力与吴荪甫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是尖锐对立的。多年来,吴老太爷虽然半身不遂,虚弱不堪,但却非常的顽固。十几年来他坚决拒绝和儿子妥协,他认为“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因此他绝对不愿到上海来。但乡间土匪猖獗,他不得不屈从儿子的安排,身不由己地来到上海。结果到了就受不得刺激,一命呜呼:作者这样写,其用意在于告诉读者,吴老太爷不过是一具封建的僵尸,一见到空气就风化了,上海是专门“风化”像吴老太爷这样的人的地方,暗喻着封建体制的解体与新兴力量的强大:借着诗人范博文的口,作者进行了胜利的宣判:“去吧!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吧!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这段话是《子夜》开篇的结论,也是整部书的楔子。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也很有特色。它充分利用了色彩与声音的描写,鲜明而生动地写出了吴老太爷初进上海时的心理感受。那“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放射着强光的汽车,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怪异而荒诞,充分写出了大都市的汽车与霓虹灯对吴老太爷这样一位“古董”的巨大刺激,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写作特点 

  (1)独具特色的景物和人物描写。 

  本文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即按照人们第一次见到某物的眼光和感受来描写它。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亮着灯光的窗洞竟成了“怪眼睛”;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在红绿灯的指挥下,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男男女女则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老太爷的眼光,都市男女就显得格外败坏风俗,有伤风化;二小姐身着夏装,仅仅“露出半只臂膊”,老太爷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塞满了心胸;时装少妇,裸露肌肤,“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老太爷就联想到了“万恶淫为首”并令他全身发抖;儿子阿萱仅仅痴迷地欣赏时装少妇,老太爷就内心狂跳,简直要气急败坏了。本文大多采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拍,也生动地反映了被声光电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令人们仿佛能听到他的狂乱的心跳声和急迫的喘息声。 


展开全文阅读
  (2)心理描写十分丰富、细腻。 

  本文在刻画人物心理上主要采用了动作暗示、景物衬托、幻觉刻画等方式。 

  用动作暗示人物心理,如: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老太爷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 

  ②用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如: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 

  用幻觉刻画,如:但是紧抓住了这位老太爷的觉醒意识的第一刹那却不是剐的,而是刚才停车在“抛球场”时七少爷阿萱贪婪地看着那位半裸体似的妖艳少妇的那种邪魔的眼光…… 

  ◇8.重点难点 

  (1)、请以老太爷的感受为顺序,简要剖析感受的变化。 

  开始,老太爷面对都市的摩天大楼、路灯杆和疾驰而过的汽车,被繁华、喧嚣、快节奏吓得全身发抖,进而头晕目眩、耳鸣心跳。后来路过十字路口时,老太爷面对衣着时髦的少妇,特别是“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他联想到了“万恶淫为首”。最不能容忍的是宝贝儿子竟然痴迷地欣赏时髦少妇,老太爷受到了莫大的刺激,神经似乎要爆裂,心跳几乎要停止,简直要了他的老命。让老太爷的感受达到了顶峰的是精神恍惚,占据他的意识的是儿子的眼神和女儿的声浪。 

  (2)、简要分析吴老太爷的人物形象。 

  ①保守、闭塞、落后,跟不土时代的潮流,是封建社会的“残渣和僵尸”。 

  ②顽固、愚昧,满脑子封建思想。 

  ③脆弱。 

 

追忆

标签:备课资料 吴老太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长江三峡》(苏教版高一必修导学案)
下一篇:“我写──我在爱”──大自然的歌者米•米•普里什文(人教版高三选修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