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63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三教师随笔
优秀的教师如何提问(高三教师随笔)
山东省牟平市成教中心 张华琛
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参与,除了创设环境,运用多样性使学生保持动力,还要善于提问,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教师有效使用提问的能力是构成良好课堂气氛的组成部分。优秀的教师会建立并保持高度互动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为特征,而不只是教师在讲话。有效的问题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信息并思考答案。好的问题会促进学生参与,提高思考水平,帮助学生组织思路,引导学生更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使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以便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如何运用较高水平的问题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考呢?可从三个方面来讨论:问问题,得到答案,继续或补充提问。
一、如何问问题
教师必须将问题说得清晰、简洁。清楚的问题运用的语言是自然的、不模棱两可的,是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的。要达到有效,所提问题应该要求学生处理或思考他们所学内容,然后给出答案。这意味着教师应该避免使所问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或者都是反问。封闭式问题,就是只需要回答是或否、对或错的问题,它使学生猜测答案而不去分析内容。即使学生回答这种封闭式问题时,确实思考了他们从前所学的内容,他们仍然倾向于选择答案,而不是通过思考得出答案。反问,就是那些不必回答,只为获取效果的问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为它过度抑制了学生的回答,学生不清楚这些问题是否需要回答。同样的原因,教师应该避免将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或者自问自答。
另外,教师应该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许多时候,教师连着问了多个问题。当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却想着所讲内容的另一个方面。结果,是想要一个答案回答所有的问题呢,还是一个答案回答一个问题就不得而知了。同样,当教师问一个问题,随后又重新表述时,学生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情况会产生两个问题:1.学生思考最初问题的思路被打断;2.重新表述的问题常常与最初的问题不同,这使得学生纳闷,它是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对提问需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问题的类型,或者是需要学生思考的水平。目的不同,问题的类型也不同。问题可能是低层次的或高层次的,收敛型的或发散型的,狭窄的或宽泛的。在回答收敛型问题时,学生的思考过程是从宽泛到狭窄,从一般到具体,这些问题只需一个或很少数量的答案。问谁、什么、什么时候、哪里以及封闭式问题都属于收敛型问题。这些问题适合在加强内容的具体、重要性方面时使用。发散型问题要求思路从狭窄到宽泛,从具体到一般,他们要求学生辨别或产生几个可能的答案,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是正确的。这两类问题的区别,在我们的数学中经常遇到。假设学生遇到7×9,收敛型问题可能会问:“7乘以9是多少?”教师期望学生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是一个低层次的问题。然而,相同的表述作为发散型问题,学生可能会用简单的加法、交换特性、算术法则的组合或其他创造性的方法去寻求答案。不同于收敛型问题只集中于单个正确答案,学生必须从最初的事实扩展或发散,从而得出答案。
为了保证正确描叙和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我们应该在做课程计划时,考虑问题本身和提问的方式。毕竟,好的课堂讨论和交流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学生的评论或问题在课堂上自发产生的,这些不可能事先计划。然而我们可以将许多关键问题写入课程计划中。以上做法至少有以下四个重要原因。第一,在课程中加入计划好的问题,可以增加实现互动教学的可能性。第二,若预先准备好问题,我们更可能将问题集中于课程的主要目标。如果完全依赖于自发产生的问题,我们可能很容易偏离目标,对某一方面问太多的问题而忽略其他方面。第三,在课程计划中加入一些关键问题,更可能使我们问不同水平的问题。发散型、高层次、过程类的问题比收敛型、低层次、内容类问题更难产生。提前准备一些这样的问题,即使不会全部用到它们,也会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更高水平的思考。第四,提前写关键问题使我们更可能清晰、简洁地表叙问题。
二、获得好的答案
教师问过问题之后,必须让学生来回答它们。问题清楚、水平多样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这里教师经过一段等待时间,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是尤为重要的。
等待时间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使之得出答案所使用的停顿时间。它包括:1.教师问问题与学生回答之间的停顿;2.一个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反馈之间的停顿。
为了使等待时间更有效,问完问题之后,可以环顾教室,默默数5下,再叫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在重复、重新表述另外的问题之前,至少要停顿几秒钟,否则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妨碍他们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千万不要打断他们。当他们回答完毕,要停下来,用几秒钟思考一下他们的答案,让别的学生也思考一下这个答案,然后再考虑应该如何继续。
教师应该使等待时间与所问问题的难度相匹配。一般来讲,低层次、收敛型问题比高层次、发散型、过程类问题停顿时间短。因此,应使用不同的等待时间,以满足学生处理问题、思考答案的需要。
等待时间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然而,大多数教师仍然主要让学生自愿回答问题。这一作法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平等。有效的提问要求问到尽量多的学生,尤其是那些不主动举手回答的学生。一个好的做法是,提出问题,停顿,让所有的学生思考,然后让一个学生来回答。为保证所有的学生有均等的机会,我们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卡片上,随机抽取卡片,让学生回答问题。这一做法能够使我们知道哪个学生回答过问题了。为使所有的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我们的提问方式要多样性,随机抽取学生回答下一个问题。提问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非自愿回答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它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我们交流或获得成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机会。
三、补充学生的回答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对回答作出反应。提问过程的这一阶段称为补充阶段。我们的补充行为会鼓励或妨碍学生的参与,从而影响我们的长期教学。
教师最常见的、也是无效的反应是“好极了”。不要使用这些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反应,我们应该尽力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如何进行补充,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精确度和自信心而定。
展开全文阅读
1.当学生自信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接受并承认这个答案后,再继续,不要过多地赞扬。
2.学生回答正确,但很犹豫,要及时提供反馈或者用别的问题鼓励学生确定答案是正确的。在继续进行前,要让学生理解答案为什么正确。
3.学生回答得很自信,但答案并不正确,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肯定,然后用别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避免直接替学生说出答案或者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我们要强化的是学生的参与和努力,而不是强调答案的正确性。4.学生回答的既不正确,又粗枝大叶,我们要给出正确答案,然后继续进行。我们要避免试图纠正那些错误答案。
一般说来,学生不能正确或自信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进行补充。这些补充行为可以划分为四类:提供正确答案、深入探究、重新引导和重新表述。只有当学生粗略地、不正确地回答问题时,提供正确的答案才是明智的。
深入探究是指:提问回答问题的学生额外的问题,以帮助其扩展或提高回答的水平。这些补充的问题常常是针对原有问题的重要方面,能够使学生改善原有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这类问题常常是进行简单描叙述的收敛型问题,而且需要用不止一个问题对原有问题或答案的重要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更正确的或者更完整的答案。
重新引导是纠正错误答案的另一个方法。当教师重新引导时,可以让另外一个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这种补充方法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尤为有效,那些在学业上很自信的学生受到这种做法的挑战,从而会更加努力学习。然而,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学生,这一做法并非有效。事实上,它可能会导致这些学生降低自信和动力,从而减少参与,不再积极努力学习。
重新表述只意味着将问题用不同术语再重申一遍,学生不能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是由于原有问题的表述方式欠佳。因此,将问题重新表述能够使问题更清晰、更简单,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方面。一般说来,重新表述不是一个继续探索的有效技巧,应该竭力避免。较好的方法是引出某类问答,然后继续探索,以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总之,提问是有效、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带来许多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以用于多种目的。
邰晶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三教师随笔
优秀的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整体的调整》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下一篇:
《材料的有机转化》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