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531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高一)
一、学习目标
1、文章背诵及名句默写。
2、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二、预习展示
1、给加点字注音:
壬戌 窈窕 万顷 船棹 追溯 袅袅 嫠妇 愀然 舳舻 酾酒 渔樵 匏樽 旌旗 宝藏 枕藉 狼藉 慰藉 麋鹿 扁舟 蜉蝣
沧海一粟 冯虚御风 暴虎冯河 横槊赋诗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七月既望 (2)举酒属客 (3)纵一苇之所如
(4)正襟危坐 (5)固一世之雄也 (6)曾不能以一瞬
(7)酾酒临江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侣鱼虾而友麋鹿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三、合作探究
1、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 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然: ①其声呜呜然 ②何为其然也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 凌万顷之茫然
(3)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 而今安在哉
(5)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四、精讲点拨
疑问代词引领的宾语前置句归纳
五、当堂练习
1、翻译下列句子: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默写:
(1)举酒属客, ,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
(4)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 ,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高考链接】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耸人听闻的事。
C.陈水扁每搞一次“台独”分裂动作,就会同时在两岸关系上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掩护。
D.来自陕西的“羊倌歌王”在原生态歌手比赛中,竟然指鹿为马,把英国、澳大利亚国旗说成中国、日本国旗,引起一片震惊。
然然胖胖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赤壁赋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1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