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10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中考诗词赏析题解题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一、 导入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典诗词,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
赏析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题中常有诗词赏析题出现。那么中考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有哪些呢?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中考例题:
分析考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1. 先看第一小题,同学们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吗?
(学生回答后评价)这道题的难度不大,但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从第一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同学们能分析出考察了古典诗词的哪些知识点吗?
2 中考诗词赏析考点 1.文学常识2.内容理解3.情感把握4.拓展运用
这四点正是中考中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文学常识平时多有积累,这里不再罗嗦,本节课将重点复习后三个基本点。
二、 第一关 字词关
复习第一个基本点。
1. 提问:理解诗词内容首先要扫清什么障碍?
对字词障碍,这是理解诗词内容的第一关。(幻灯)中考虽一般不直接考字词解释,但它是理解诗词内容、进行诗歌赏析的基础。
例如:去年重庆中考试题中第10题有这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提问: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不是冬天呢?从哪一个字看出来的?
(教师分析)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如”的意思,误以为这是春天之景,解题就会出错。
2、字词理解如何强化复习呢?
1、细看注释 加强积累 2、结合语境 大胆推断
加强积累,以前我们以多次强调,现在我们来小小检测一下: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 第二关 情感关
1、过了字词关,初步理解了诗词内容,这只是诗歌赏析的第一步,面对同一景物,不同诗人笔下却是情态各异。比如同是花,白居易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与愉悦,李清照却是“人比黄花瘦”的黯然销魂。
⑴、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
(明确)是诗人在诗中注入的感情不同。因此我们迈过的第二关则是情感关。
⑵、面对一首诗,可以从哪些细节来把握诗中的情感呢?同学们有什么经验?
(不错)老师也概括了一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初步揣摩作者的情感
㈠、知作者 明风格
1、诗歌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抒情作品,而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如果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我们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
李白:雄奇夸张 愤世嫉俗 苏轼:一贬再贬,旷达豪放
岑参:抒写边塞将士雄风 辛弃疾:悲壮豪放 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李清照:细腻情怀,婉约凄切 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
2、提示:这里有一点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㈡、看提示,定基调
提示从何而来?
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解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标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能否从中找到感情的提示吗?
对,“左迁”一词,被贬,已暗示了诗人无罪被贬的怨愤之情。
练一练
1、《春夜喜雨》——杜甫
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辛弃疾
㈢、品语句,悟感情
展开全文阅读
前面两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引子,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是“品诗句,悟感情”。诗贵含蓄,诗人之情常常是“藏于山,隐于水”,清朝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字面,悟出情感是我们跨过情感关的重点。
那么怎么来品诗句悟情感呢?
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分析景物的特点,联想组成的画面,领悟诗词的情感。这正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们来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早飞的莺,新来的燕,初开的花,刚长的草等,皆是早春之景。这些景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出游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最后的两居诗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当堂练习)品味下列诗句,分析诗人情感
(同学们讨论完成。)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是写秋,两位诗人选取的景物却不相同?这是为了表现各自的情感决定的。
一句之景:“天”为晴空,,“鹤”则排云而上,这两个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明媚画面,正是这明亮旷远引发诗人的碧霄之情。情与景和谐统一,抒发了诗人的进取、乐观的精神。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所写之景
二句之景:“荒凉古道,西风已起。马已疲惫。夕阳下前途一片暮色苍茫”。这些景色所组之画面,萧瑟,凄凉。这正是天涯游子孤独心境。又是一天将尽又是一年将完。断肠人却在天涯之远,故乡亲人遥不可见,抒发了天涯游子的孤独漂泊之悲,思家之苦。
五 第三关 拓展运用关
走进诗,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这决不是赏析诗歌的终极目标,赏析诗歌之美还需要我们拓展运用再创造,这就是诗词赏析的第三关:拓展运用关。在中考中常见的两类题型是
1、描述类。就是给出一句诗,让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表现的画面。答题要求(再现诗词优美意境,准确把握诗中景物特点及诗人的情感并加以想象,语言要生动优美,能恰当第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2、点评类。就是从形式或内容两方面评价给出诗句
这一关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最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及表达能力。例如前面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第二小题》: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这一题就是拓展运用题中的点评类题。。
怎么点评呢?①形式上(修辞、生动形象等)
②内容情感上(表现何种精神、揭示什么哲理、给人何种启示)
③比较鉴别(同类题材比较情感精神上的异同)
我们来分析例题,易于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对从②③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情感上看;是写离别,表现了朋友间的真挚友情;与其他离别诗相比较。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六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路走来,经过了诗词赏析的三道关口,特别是最后一关是诗歌赏析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究竟把这些方法掌握了没有下面我们来一次实战演习考一考同学们。
(课堂练习)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写出了秦淮河上的朦胧夜景。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一景象。
(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朦胧的江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水边夜色在月光暮霭中一片迷蒙冷寂……)
2.谈谈你对“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
表面对商女的埋怨,实际上则是批评了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的忧患和嘲讽
最后,对同学们强调两点:
第一、 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第二、 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仪文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中考诗词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中考现代文阅读 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
乡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