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422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过程和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过渡段作用。

2.赏析文章语言美,通过仿写,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描写的运用及作用;理解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简介臧克家、闻一多

三.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1.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3.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4.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洋溢着赞美之情。 

(4)富于音乐美。

①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②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四.小结。

五.作业。

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赏析课文。

1.思考: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

2.找出课文中的议论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3.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三.教师小结。

四.作业。

课外收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尤兴广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白杨礼赞》教学教案设计
下一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