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1747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怎一个奇字了得——《蜀道难》赏析(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李白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曾以高昂饱满的情绪,奇突跳跃的构思,洒脱自由的笔法,写下了大量的诗作来歌唱自己的心声,《蜀道难》即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写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元天宝年间。当时诗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梦一样虚无缥缈,并非像自己所设想的那样“为帝王师”来“忧黎元”、“安社稷”,于是,他在诗中借蜀道的艰险难走,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诗人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将蜀道的高峻险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首诗不管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显得汪洋恣肆,变化多端。因此,唐时的殷璠曾在《河岳英灵集》中如此评价:“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在此,我就以本诗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试分析它的“奇”异之处。

一 情感奇 

李白作为一位天才诗人,他在思想上兼容并包,融汇古今,并且诗思敏捷,洞察力极强,杜甫曾称赞他“敏捷诗千首”。所以他的诗总体上感情高远壮大,如决堤江河,滔滔汩汩,一泻千里,但其自身经历复杂,理想和现实反差很大,其诗的感情也时常大起大落,时喜时悲,将自己的酸甜苦辣尽含其中。

《蜀道难》这首诗旨意丰富,一直成为众多研究者争论的对象,有的认为是讥讽严武的,有的认为是讽刺章仇兼琼的,也有人认为是讽玄宗幸蜀的,不一而足。我们不去引经据典,条分缕析,单从“诗言情”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在字里行间,诗人就流露出了对友人的关切、担忧,希望他能早日“还家”,离开“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锦城。同时,联系诗人的实际情况,知人论世,也不难看出这首诗是托物抒怀之作。诗人是借蜀道的高险难行来抒写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借对友人的关切来自陈自勉,自况自叹。真是言微而旨远!

二 风格奇

唐朝社会可以说是以“安史之乱”作为转折点的。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巅峰。当时的国人,特别是士人,个个怀揣蓬勃向上的理想,或立志建功于朝廷,或决心报国于疆场。总之,都想为大唐江山干出一番事业,作出一份贡献。李白也不例外,他在这股盛唐之风的吹拂下,早就胸怀大志,充满抱负,用豪放飘逸的风格、挥洒自如的笔法作诗,吟咏自己的心志。但社会并没有垂青这个才子,还让他处处碰壁,常常失意,尝尽了人间酸楚。美好的愿望和残酷的现实在激烈碰撞之后,他的诗在激荡澎湃之余,也泛起了消沉抑郁的涟漪。

《蜀道难》中,诗人极力渲染蜀道高险难行,诗思豪壮雄奇,但其中的低沉思绪也显而易见。诗人面对黄鹤“尚不得过”,猿猱“愁攀援”的蜀道,只好“以手抚膺坐长叹”,他“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没了,“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锐气也没了,面对荆棘丛生的仕途,他是那么无奈,也是那么无助,他只能反省自己,诘问自己“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回去吧,回去吧,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不如辞京还山,去寻找自己别样的人生,随杜甫、高适等人游历梁宋、东鲁。“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怀仙歌》)何其舒坦、自由。

这种豪放后的低沉,在其他诗中也常有流露。如: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

 倏烁晦暝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梁甫吟》)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

三、构思奇

《蜀道难》写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元天宝年间,为了充分表现诗人当时的复杂心情,诗歌构思奇异 ,非同凡响。

作品一开篇便以“噫吁嚱”三个原本独立的叹词连缀一体,势如惊雷,劈空而来,突出了蜀道的高峻险阻,奠定了全诗雄浑豪放的基调。接着诗人以散文化的句式反复咏叹,叹蜀道的高险难行,蜀地的环境险恶。一曲终了,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并把对入蜀者的关切,期望早日归来的思想融入其中,也以此来表达自己在仕途中的不顺。

即使在吟咏蜀道高险雄伟的过程中,着笔点也大不相同,那延绵“四万八千岁”的蜀国历史,那“地崩山摧”的开路传说,从不通人烟的“鸟道”,到钩联秦蜀的“天梯石栈”,都纵横于诗人笔下,为古老蜀道染上了神奇浪漫的色彩。而在描述蜀道的草木、鸟兽以及剑门关的“峥嵘”“崔嵬”,诗人又大量运用现实主义的笔墨,那里的山峰孤傲兀立,河川雄奇秀丽,云彩飘忽不定,甚至还言其“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把自然景观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担忧蜀道易守难攻,警惕藩镇凭借地势忤道朝廷,犯上作乱,从社会意义上进一步深化了作品内容。诗人用如椽巨笔点染山川,融汇古今,将豪放飘逸的个性汇入蜀道特征鲜明的景观,于蜀道山水中寄寓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诉求。

四、语言奇

这首诗采用乐府旧题,伸缩自如,长短不拘,它不仅满足了李白飘逸浪漫的情思,也方便了他复杂感情的抒发,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

1、想象奇异的夸张

李白很多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不是照相似的复制,而是融入诗人的生命感悟和审美体验,根据自己情感抒发的需要,把笔下的事物加以放大,进行艺术性的凸显。本诗中就有多处这样的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以极度的夸张,不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而且诗中反复吟咏,成了全诗的线索,贯穿诗歌始终。又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呯崖转石万壑雷”等句,诗人也是用极度的夸张,极力突显蜀道的高峻险要,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 。

2、舒卷自如的句式     

李白在这首诗中,对古体诗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散文化句式的大量运用,可谓是其显著的特点。全诗以七言为主,夹杂了三言到十言不等的句子,既体现出整齐匀称之美,又有错落的变化之美。这种用法在他的七言歌行中尤其突出,《行路难》、《将进酒》中都有体现。 


展开全文阅读
3、变化多端的韵脚

古诗,不管是律诗、绝句或是歌行,都有较为严格的韵律要求。李白对古体诗进行改造之后,形成了独特的歌行体,长短不一,句式不齐,用韵也时常变化,一改过去的“一韵到底”,形成了中间换韵的写法,表现出卓然不群得特点。《蜀道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诗一开始押“烟”“连”韵,爽脆遒劲,写出了蜀道的艰难。后改押“雷”“豗”韵和“麻”“家”韵,宽宏响亮,以此表达自己仕途不平,失意落寞的悲愤。

综上所述,李白在《蜀道难》中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在情感的抒发,诗歌的构思,风格的体现,韵律的使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奇异之处,为中国诗歌留下了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也。

 

王辉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怎一个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人教版课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教学论文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老人与海》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