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40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学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人教版)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增加文言文的阅读量,正是为了达到这目的。
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策略之一,要转变观念。
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文学教学。“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语文教材用《鸿门宴》、《赤壁之战》等作为课文是取其文学性而入选的……《答司马谏议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王安石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拗相公’的形象跃然纸上。《活板》不是科学论文或科普文章,它本来就是从《梦溪笔谈》这部‘笔记小说’选出来的。”(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172页)文言文的诗、词、曲就更应进行文学教学了。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悟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
策略之二,要走出误区。
误区之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仅此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比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不仅要从字面上读懂全文,还要学习司马迁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个故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性格的选材方法,理解古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胸襟。
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教育学生防微杜渐,虚心听取意见,及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教《岳阳楼记》,启发学生效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热爱祖国,报效人民。
误区之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我们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零开始,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
策略之三,要讲究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我们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知识类化。文言文教学要充分运用诵读法、贯讲法、评点法、译注法、综合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下面择几种作简要介绍。
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学生喜欢读、背《陋室铭》、《爱莲说》的程度绝对高于《拿来主义》、《“友邦惊诧”论》。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诵读《岳阳楼记》时,要领会洞庭湖胜景,岳阳楼阴冷景象、晴明景象等画面的意境,从而帮助自己理解内容。同时也要探索作者行文意图,掌握文章理路,做到灵活记诵。例如在背诵《出师表》时,要抓住诸葛亮由谈论形势到三条治国方针的提出,由叙述21年来的经历到“出师”战略目标的提出,由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到全篇主旨的点明这条行文线索,做到灵活记诵。
贯讲法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法。“讲者,讲其实惠,初讲时用之。贯者,贯其神理,有贯串之意焉。”(崔学古《少学》)“因为文言与咱们的口语不一样”,所以“国文课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工夫。”(《叶圣陶集》第十四卷57页《文言的讲解》)叶老文章中认为讲解可由学生试讲,由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他订正是好方法。贯讲法可以分为直述法、比较法、归纳法。
直述法即直述其规律,使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是”与现代汉语的“是”不一样,是指示代词“这”,教师直述之,那么“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学生便可看懂了。
比较法要比较古今字义异同、语法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如“望桓侯而旋走”(《扁鹊见蔡恒公》)句中“走”是“跑”之意,“委而去之”(《孟子二章》)句中“去”“是”“离开”之意,“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句中“无论”是“不要说”之意,这些都古今异义的词,一定要比较使之清楚。又如古代汉语中有名词作状语的语法习惯,“其一犬坐于前”(《狼》)句中“犬”与现代汉语不一样,要翻译成“像狗一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要译成“用箕畚”,也要比较,使学生明用法。又如多字一义现象,“曩与吾祖居者”、“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两句中“曩”与“向”均是“从前”之意。
展开全文阅读
但更要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又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然都没有一般送别诗的忧伤情绪,但《送孟浩然之广陵》充满了诗情画意,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追忆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学文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案教学设计
下一篇: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特点 (人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