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1440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严丝合缝 环环相扣——谈谈《师说》的论证艺术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和确凿的论据,还要有严密的论证,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篇有说服力的好文章。韩愈的《师说》是韩愈散文中的名篇,也是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可谓是观点鲜明,论据确凿。而本文的论证也可以说是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一、破立结合提观点。
文章一开始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者的目的是要以“古之学者”作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暗示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就是因为他们从师。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题。谈古的目的在于论今,作者肯定古之学者,实则借古非今,暗指当代的学者不从师。
接着从正面立论,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论教师的职能是传道、受业、解惑。接着从第三个职能“解惑”顺势提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反面驳斥不从师者的做法,指出不从师的害处,从而明确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既然从师如此重要,那么择师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接着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除于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这一段层层衔接,破立结合,提出“学者必有师”中心论点,可谓一气贯通,毫无冗余累赘之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对比论证析“症结”
对比论证就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从而使结论彰显出来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论证。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和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
本文的第二段就恰当地运用了三组对比论证。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古之圣人”超出一般人很多却“从师而问”,“今之众人”与圣人相差很远却“耻学于师”,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圣益圣、愚益愚”,要不要从师学习,结论不言自明。再以“爱其子”与“于其身”作对比,一方面“为子择师”,一方面却又“耻师”,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作对比: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揭示出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这三组对比,深刻剖析了“不从师”的症结所在,矛头直指社会上“耻学于师”的现实风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而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三、举例引用明意义。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它是指用真实、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事例给人的说服力往往比简单的说理更让人信服,因而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第三段以孔子为例。孔子作为圣人,特别是读书推崇的圣人,尚且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他们学习,那么作为在各方面还比不上孔子的士大夫之族就更应该从师学习了,道理不言自明。文章精心选用孔子的事例,可谓是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阐明了从师的意义,也说明了从师的原则,同时又与第二段的“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可谓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引用论证也是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引用名人名言说理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在引用了孔子的事例之后,自然引出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进一步阐述了师道、师生的关系,从而证明“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和论述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而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又照应了第一段,可谓是前后照应,严丝合缝。
四、赞扬李蟠倡从师
文章最后一段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作者写作本文来鼓励李蟠。虽然这一段是附记性质,但却能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蟠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倡导了从师。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呼应对中心论点。
总的来说,本文的论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多样,论证过程环环相扣,首尾呼应,说理透辟,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而它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贺祥春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严丝合缝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指瑕 教学反思(粤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