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990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一)
教学目标:
随着小狗包弟的经历,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随着小狗包弟的经历,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小狗包弟》这篇文章中饱含着作者的深情,是作者对文革的自我反省。今天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再一次走进《小狗包弟》,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巴金先生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忏悔。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2页,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快速回顾全文)
生:作者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名字叫做包弟,在文革期间怕惹祸上身把小狗送走的故事。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作者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名字叫包弟,在文革期间怕惹祸上身把小狗送走的故事。
2、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下小狗包弟都有过哪些经历?(板书:包弟经历)
让我们随着小狗包弟的经历一起来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首先,包弟是朋友送给作者的(板书:送来)
那么我想问问包弟是只怎样的小狗呢?
生1:活泼可爱,聪明乖巧,而且还很通人性
师:对,包弟是一只活泼可爱,聪明乖巧,通人性的小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从第3段中它的行为动作可以看出它很可爱。
师:从第3段中它的行为动作可以看出它很可爱。那小狗包弟和它的主人相处的好吗?
生:好
师:好。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从第3、4、5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师:从第3、4、5自然段中可以看出小狗包弟和作者一家人相处的非常愉快。(板书:愉快)
这么一只可爱的小狗,最终的遭遇如何呢?
生(齐):被送上了解剖桌。
师:怎么会这样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同学们不妨从第7自然段到第9自然段中找找答案。
生:
师:文革中,作者无法自保,包弟可能会把抄“四旧”的人引到家里来,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和可爱的包弟,作者难以抉择,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包弟了,这个时候,包弟的命运变得难以预测。(板书:命运难测)面对这样两难的抉择,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学生回答:忧虑。
师:有的同学说了,担心、忧虑。(板书:忧虑)对,那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胆战心惊、害怕 (第7段)、暗暗地流泪(第8段)、睡不好觉 (第9段)
老师总结:很好。同学们把握的很准确。胆战心惊、害怕 、暗暗地流泪、睡不好觉 。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小狗包弟最终还是被送走了。(板书:送走)
那么送走包弟之后作者的心情又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0自然段。
哪位同学找到了答案,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回答:轻松、沉重、自责
老师总结:很好,这位同学找的很好。送走包弟之后,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从轻松到沉重再到自责的过程。(板书:轻松——沉重——自责)
(1)、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会感觉到轻松呢?
学生回答:因为包袱被甩掉了。
老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了,因为包袱被甩掉了,当然就轻松了。不错,前面第七段中已经谈到红卫兵抄四旧的时候,小狗包弟成了作者家的一个大包袱,使作者很忧虑。现在包弟被送走了,包袱没有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2)既然感觉很轻松,那作者的心情怎么又沉重起来了呢?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嗯,很好。正是因为作者想到了解剖桌上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了包弟,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疚使他又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3)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是表明作者自责的?并且把这句话大声的读出来。
学生回答:“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老师总结:(大声读出这一句话)巴金把小狗包弟送走感到非常的内疚;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小狗,因此,不断的自责,自我忏悔。
收束这节课:试想一下,如此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忏悔,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毫无过错的老人!巴金,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爱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深深的自责和忏悔。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巴金先生这种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五、作业
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请每个同学都拿出一张纸来,以一颗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直接交给或寄给你曾经伤害过的老师、同学、父母、朋友。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板书:
小狗包弟
巴金
包弟经历 作者情感
送来 愉快
命运难测 忧虑
送走 轻松→沉重→自责
马月珍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狗包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青年教师要常写“教后感” (人教版)
下一篇:
《荆轲刺秦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