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56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兼葭》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一、导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同学们是耳熟能详的。这些都是诗经中描写爱情有名的句子。当然,诗经中不仅仅是表现爱情的,它还有表现生产生活、政治讽刺等方面的诗。

二、《诗经》简介

(一)关于《诗经》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辑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讲解:

0、先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1、《诗经》本名《诗》,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是因为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产生最早也是成熟最早的文学形式。《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但是它所收的诗歌却不是最早的。最早的诗歌是远古时期口头流传的原始形态的民间歌谣。原始的诗歌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的。后来才逐渐分离开来。

2、《诗经》时代的作品仍然还保存着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特色,所以说《诗经》里的作品其实是一些乐歌,(所以,确切地说,诗经是我一部古代乐感总集),乐感就是与乐、舞配合,按一定的乐调歌唱的歌辞。直到后来,曲谱亡佚,加上音乐舞蹈的进化分离,这些乐歌才作为“诗”独立存在,显示出其文学价值,所以我们称为第一部诗歌总集。

3、诗经中搜集的是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乐歌。(看幻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约500多年。

4、篇目问题,通常说305篇,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其实是311篇,只是因为其中《小雅》中6篇是有目无诗的。“笙诗”,不过笙乐之名而已。

5、汉代独尊儒术,所以将其称为《诗经》。(说说经纬,织补机)经典的意思:古人常“引经据典”,学诗的典范,别人不敢批评,且尊奉为“六经”之首。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三、《兼葭》赏析

提问:请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诗歌给你的感觉。

学生读: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文本赏析

第一章详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

兼葭,(芦苇的别称,美称,双声词)

兼葭,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水边生长,杆子中空光滑,风吹过容易倾斜,花紫色,花下面有丝状的毛,象棉絮一般。到了秋天,呈浅黄色,苍苍。

兼葭苍苍,那么茫茫的水边苍苍的兼葭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荒凉而旷远的感觉。(现实的例子)

从苍苍的兼葭这一物象和色泽就点明了时间是在深秋季节,而且是在清晨。

白露为霜,晶莹剔透的露水已经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可见是个凉意袭人的深秋的清晨。给人的感觉是凄凉而清冷的。

这两句就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画面呢?

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一片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这样一个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给人感觉是凄凉哀婉,萧瑟迷离的。

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可以想见接下来要写的爱情故事一定是忧伤的,而不是快乐的。这就是起兴的手法,它奠定了这首诗总体氛围,起到了气氛渲染的作用。同时它为后面要写的追寻爱人而不得的心境也起到了烘托作用。

3/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

“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

“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但没有指明性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在水一方:主人公日夜思念、在河畔徘徊,企慕追寻的伊人在哪里呢?在水一方,在茫茫的秋水的另一方,本身给人的感觉就是缥缈恍惚的。

另外,在水一方,似乎提供了伊人所在的确切地点。可是实际上这一个确切地点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要在水天茫茫,无边无涯,到处长满密匝匝的芦苇荡中,找到一个人,岂不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由此产生一种无端的惆怅之情。

与另一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只在此山中,在绵延的云雾缭绕的深山老林里又怎能找到一个人呢,看似确定的信息其实不确定、缥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形成一种可望而难即的境况。诗人心中荡漾起无可奈何的情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5/6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诗人是不是因此而不去追寻了呢,不是的。还是苦苦追寻。

写“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流追寻,道路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终不可达。这是可望难即境况的常见情境之一,追寻者的怅惆情绪也因此而增强。 

6/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换一种方法

五、六句写 “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景:顺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真的好像在水中央,仍然是似真而幻,终不可近。给人迷离恍惚感觉。

这也是可望难即境况的常见情景之一,追寻者的怅惘情绪也因此而更加强烈。

第二、三章简析:

第二章: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解释:未晞、湄、坻

第三章: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释:未已,涘、右


展开全文阅读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北国之春》)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的作用。

全文总析: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

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另外,从音韵上简单说一下。旷远-哀婉(凄凄惨惨戚戚,轻轻的悄悄的)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时间)

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刻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萧索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央”、“坻”、“沚”的变换三字的变换(空间)

通过地点变化,把伊人难以捉摸、缥缈不定,究竟在哪里呢。

诗歌就通过这样的叠章就把缥缈迷离的感觉表达出来了。

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秋景愈加萧瑟。

白露:霜—晞—已,表示时间变化,大约是清晨到午前的光景。

道路:长—跻—右,追寻的道路越来越艰险。

伊人所在:央—坻—沚,空间推移,伊人身影更模糊,更扑朔迷离

像“长”、“跻”、“右”和,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中心意象:

历代约有三说:

1、?——政治讽喻  诗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

2、贤人——招隐诗 招致一位隐居水滨、不肯出仕的贤人,但担心不能如愿。

3、意中人——情诗 叙写他(或她)在追寻意中人,但未能会面,抒写了其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讲解:

讲解:

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

“兼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毛诗序》)

苏东天解释:不用周礼,治理国家就道理且长、跻、右。用周礼,治国有希望,就在水一方、湄、涘。

“贤人隐居水滨,慕而思见之。”姚际恒《诗经通论》

“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方玉润《诗经原始》  

伊人是贤人,不愿出山。

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

 

我们作恋歌来解释。那同学们会问了,为什么可以这样又那样解读呢?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是指文学接受而言的,其实有很多人读文学作品习惯于去寻找本事,作者为什么创作等等。其实,一个文学文本被创作出来后,作为被欣赏的客体,是可以多方面地去阐释其意思的。在文学接受中是这样,写作中也是这样。(联系自己写作散文《岁末随想》来解说)

文学欣赏,可以寻求创作本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去理解。例如,这“伊人”,我们可以理解成自己的愿望、向往很难达到的一种境遇。涵盖了人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找工作、某种境界等等)

(三)艺术分析(略讲,渗透在文本分析中,此处只为总结)

1、语言形式上,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适应口头文学记忆和传播方便的需要;

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从听觉上强化了音乐旋律感;

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2、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都虚化了,诗中所描述的这种景象,不是眼前所见的实景实事,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人某事的追忆,而是一种由诸多类似人事、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而成的心理幻象。意境也就呈现为一种不粘不滞、似花非花、空灵蕴藉、含蓄多藏的朦胧美。 

抒情诗歌创作大多引发于某种具体情景的感触,总会有一些实在的景、物、人、事。但在兼葭中,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都虚化了。

追求者是谁?为什么追求?伊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难以靠近和得到?甚至连男女都不知道。而且一会儿在水一方、湄、涘,一会儿在水中央、坻、沚,飘忽不定。……

3、诗歌在总体上有一种象征意味

 诗中的“伊人”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既可看作是意中情人,也可看作是贤才高士,还可看作是某种理想境界……

四、拓展阅读

借鉴其手法、异曲同工的现代诗歌名篇《雨巷》(欣赏)

《雨巷》是通过寂寞、冷清、朦胧的长长的雨巷,来表述诗人对一种美的追寻和在追寻中无可依附的缥缈情感。

化用其意旨、二度创作的电视剧主题歌《在水一方》(欣赏)

意境没有原诗那么浓郁,已经淡化了。

 

马月珍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兼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湖南民俗与地方戏曲 学生作文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下一篇:《垓下之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