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131
标签:
教师随笔
读书快乐 教师随笔
校长问我,学生放假,该读些什么书,该如何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世界广袤,人生辽阔,学校课本里的那些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多读一些有益的、有趣的、有价值的书,能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开阔心胸,丰富情趣,使自己成为一个渊博的人,我想,寒假和暑假,正是读书的好时光。
还是先说说我自己学生时代的读书经验吧。四十多年前我上学时,学业远不像今天的学生这么紧张,平时也有不少读课外书的时间。一到放暑假,读书的时间就更多。记得读初一的那年暑假,我到一个街道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可以凭卡借书。那时读书,有点不加选择,只要是文学作品,中国的,外国的,来者不拒,借到就读。读书时如饥似渴,拿到一本书,一头钻进去,全身心投入,把自己融化在书中,从早上读到深夜。吃饭时读,上厕所也读,一天便能把厚厚的一本长篇小说读完。旁人看我,大概木头木脑像个书呆子,然而沉浸在书中的我其实乐趣无穷。书中的故事,有时使我忍俊不禁笑出声音,有时使我泪水盈眶。一个暑假下来,竟然能读几十部厚厚的长篇小说。这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快速读书法。似乎不科学,然而很有好处。好处之一,是养成了快速读书的习惯。不能说一目十行,一目两三行还是可以的,一本书,一般人可能要读二十个小时,而我可以用六七个小时读完,这样,同样的时间,我的读书量就要比别人多好几倍。好处之二,是积累了大量知识。少年时代,记忆力强,即使用很快的速度读书,也能将内容大致记住,读后想一想,依然回味无穷。一个有学问的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学富天下,必定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这种积累,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早一点开始这种积累的过程,终身受益。
当然,用我们这辈人的老经验来让现在的学生照搬,肯定不行。然而我想,在假期里抓紧时间多读好书这一条,还是今昔如一的。对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书,可以精读,读得仔细一点,有时不妨写一点读书心得,对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读书的过程,不仅是欣赏和接受的过程,也是思考和领悟的过程。现在,可供学生选择的好书比五六十年代多得多,可是,无聊庸俗、不适合青少年读的书,也比那时多得多;市场的书架上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然而鱼龙混杂,所以,选择读什么书,非常重要。有感于这一点,这两年,我参与主编了两套以中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的书,一套是已经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少儿阅读全书》,另一套是《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编这两套书的主旨,是想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优秀之作,让他们用较少的时间欣赏到文学的精华,从而对文学,对生活,对辽阔的世界产生了解的欲望和参与的激情。在这两套书中,我将很多曾感动过、陶冶过我们这一代人的优秀作品选入其中,在浩如烟海的文学瑰宝中,它们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却是经历了岁月和人心检验的佳作。我相信,曾经感动过我们这代人的这些文字,一定也能感动现在的年轻读者。凝结了人类智慧、理想和才情的佳作,是不会过时的。
对一个渴望成长,渴望进步,渴望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读一本有趣的好书更快乐呢?同学们,花一点时间,去追寻、享受这种快乐吧。
追忆
标签:
教师随笔
读书快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下一篇:
2011中考满分作文的写作技法 作文指导(人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