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2092  
标签:课堂实录 七年级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土地的誓言》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鸡泽县第二中学 张刚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

师:大地母亲,故土情深,离家的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请欣赏歌曲《我的家在东北》走进端木蕻良的思乡世界。(板书)《土地的誓言》

生:聆听歌曲,带着好奇和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师:根据三级预习导学,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8分钟)完成初级预习展示!

根据展示,小组根据A、B、C评价机制自主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3组最好,获得红星一枚。

生:我们组字词预习到位,但资料掌握不全面,写作背景通过工具书已经明确,整体上全部完成了初级预习,自我评价B

生:我们组认为三组同学展示的词语解释少,不够全面。

生:我们组关于作者的资料整理很全面,课下请其他组同学和我们交流(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的初级预习展示非常好,在中级预习中老师想看到你们更精彩的表现。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根据中级预习要求,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问题讨论(10分钟),然后根据小组策略进行展示。

教师巡视指导

生:我们组讨论认为东北的特点是物产丰饶。

生:我们组认为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整体介绍东北,第二部分是“我”在东北的生活。

生:“我”流浪很多年,对故乡的情感愈来愈深。

生:(评价)我认为这个环节每个小组都谈出了自己对文章的认知,应该为回答问题较少的4组加一颗红星(掌声)

师:同学们在讨论时很注重合作,不搞个人主义,并且整理好后让寡言的同学回答问题,表现非常好,为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鼓掌。这篇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很多,最能打动你的那哪些句子呢?找出来,谈体会。

1分钟后,同学们争抢着回答问题。

生:“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运用反复,就像像音乐的旋律一样,读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生:“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生: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展示了“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谈了自己的认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解读了作者对故乡的那份感情--------

生(齐):思念、眷恋。

师:精而准。同学们的中级预习展示非常好,面对作者强烈的故乡情谈一下你的感受吧!由于时间关系,按小组序号顺序每个组推荐一名代表来展示。

生1: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不仅是离别,更是不愿看到故乡被侵略。

生2:我们组认为看到丰饶的故乡不能回去,作者的心情是悲痛的。

生3:我们组的结果很简单,就是故乡在“我”心中。

生4:渴望祖国强盛,永不遭受侵略。

生5:背井离乡的日子是一种折磨心灵的刑罚,作者渴望回到故乡。

生6:家乡是温暖的港湾,作者时刻盼望能回去。

师:同学们的展示真是太棒了,期待同学们在高级预习环节展示更加精彩。同学们根据小组策略,合作探究高级预习中的问题吧!一会进行展示

3分钟左右各小组代表全部举手

生:本文中心思想是(结合工具书):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生:我认为“不得不回去”带有一定的被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有一定的之意,带有命令的口气。语气逐级加强,态度愈加坚定。

生: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掌声)

师:你们刚才的展示,在我心中形成了无形的评价,你们的表现都是No.1(掌声)。通过三级预习完成了我们的学习目标,可能还有一些同学有疑问,给大家3分钟时间,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写到各自的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到练习本上,课下思考,实现疑难共享,自习课时我们在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学生小组内热烈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把解决不了的疑难写到黑板上,并在练习本上记录。

师:通过学习本文,我们都被作者对土地的想想感情有了深刻的认知,那么,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关于思乡的诗句吧,展示一下吧!

2分钟以后…

生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生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生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师:同学们对故乡情深意浓,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逐一展示,请同学们在每天的语文活动时间在小组内交流。

师: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松花江上》感受浓浓的故乡情(放录音)

下课。

教学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用三级预习导学方式上课,课前我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学生的热情让我很顺利的完成了小组合作教学目标,这不仅是一节素质教育课,更是我在教学道路上的一个突破,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僵化教学方式,探索出了一个适应当前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当然在课堂的驾驭方面还不熟练,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在今后会更加努力,把语文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高级教师张瑞藏点评:

学生自主,张扬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叫做新课堂,这样做的教师才能称之为新教师。这堂课就是在新教师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氛围中,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展示反馈”这样的理念,在层层递进的环节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如果能在质疑问难这一环节再加关注,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课堂效率将会提升更快。

 

张刚

标签:课堂实录 七年级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土地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课堂因你而改 (人教版)
下一篇:浅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随笔(人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