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2331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二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二课堂实录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冠县一中 陈以波
导入新课:
刚结束的国庆长假里,全国的游客看世博,赏西湖,爬泰山,登长城……玩的可谓不亦乐乎。其实游山揽胜古已有之,只是古人在游览之余还会抒发自己对人生得几多感慨。几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兰亭集序》。看作者王羲之是怎样记述游览之盛况,抒人生之感悟的。
(板书题目《兰亭集序》)
一:教师出示投影,
学生了解王羲之。
教师强调王羲之的文学成就和书法成就。
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兰亭集贴》总结书法特点
学生回答:“飘若行云,矫若惊龙
二:教师范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二三段。
三:疏通文意,强调重点字词、句式。
1、重点字词
群贤毕至
列坐其次
足以极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与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仰视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三:分析为文之法,行文之妙。
1、教师:请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反映作者感情的语句。
学生: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
教师:能否用一个字概括
学生:乐、痛、悲
2、教师:在第一段中,哪些语句能反映出作者之乐?
学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教师:分析完第一段的乐的原因之后请同学们背诵第一段
学生齐背第一段
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强调想象联想的重要性。
3、教师:在第二段中,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教师:作者是怎样表达“痛”这种感情的?
学生: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教师出示投影 写作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4 、教师:简析最后一段表达了哪些人的“痛”重点是哪一个
学生:昔人、今人、古人,重点是今人
四:课堂讨论
我们新时期的青年应树立怎样的生死观
五:作业
以“我的生死观”为副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陈以波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二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二课堂实录
兰亭集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安定城楼》教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蜀道难》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